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lassu
見習騎士 | 2016-4-11 09:27:47

2016-04-11
〔記者李容萍/中壢報導〕市府文化局今年配合台灣燈會在桃園,以桃園特有地形特色「陂塘」在中壢青塘園規劃「新桃花源燈區」,雖然獲得賞燈民眾好評,但台灣燈會落幕後,青塘園卻也「現醜」,被破壞的草皮光禿禿,人行道有管線拆除留下的陷阱,附近居民也擔心保留在埤塘的水上蓮花、蜻蜓等,恐怕會因缺乏維護,淪為水上垃圾。中壢區公所表示,已編列八百萬元經費,近期內會進行青塘園的復原整修。

青塘園原名埤塘公園,園內設計維持既有調節滯洪功能,在水岸周邊創造親水緩坡、觀景平台、木棧道、花崗石人行步道及戶外劇場等多樣性的水岸休閒遊憩空間,埤塘水岸並引進台灣萍蓬草等百種原生性水生植物。

青塘園成為台灣燈會燈區後,知名度爆紅,但燈會結束後,居民們抱怨原本小朋友喜愛奔跑的大草坪「走山」、雨天更是泥濘,且人行步道還有凸出的管線孔,危機四伏。而埤塘內的蓮花、蜻蜓等大型花燈,已歷經一個多月的風吹日曬雨淋,恐怕很快就成了水上垃圾。

蓮花等造型花燈 待自然損壞後拆除

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新桃花源燈區」是由藝術家運用不同媒材創作,有傳統工藝紮燈、稻編工藝、竹編大型藝術品的迎賓入口意象,台灣燈會落幕後,為延長藝術作品「賞味期」,部分原地保留,其中的「四眼呱呱─青蛙王子」九月將配合地景藝術節移往八德埤塘公園展出,互動水母也會移至桃園火車站,但原本打算配合桃園蓮花季移至觀音區的蓮花等造型花燈,考量重組經費過高,將待自然損壞後拆除。

中壢區長林香美也說,區公所將進行青塘園草皮、人行步道、植栽與埤塘周圍的大整修,保有原來的生態面貌。

台灣燈會落幕後,原為「新桃花源燈區」的青塘園草皮,出現光禿禿情形,人行道上管線拆除後管線孔凸出,容易造成路過民眾受傷。(記者李容萍攝)

台灣燈會落幕後,原為「新桃花源燈區」的青塘園草皮,出現光禿禿情形。(記者李容萍攝)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