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49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9-3-25 18:40:24

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

毛澤東的抗日著作

十大軍事原則,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毛澤東在解放戰爭中總結提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指導的十項基本原則。它是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毛澤東於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會議上所做《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正式提出的。


毛澤東的十大軍事原則是: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復多次纔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  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采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 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 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毛澤東的十大軍事原則,是根據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的經驗,在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不久提出的,集中地體現了建立在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基礎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戰術,是人民解放軍徹底打敗國民黨軍隊的主要方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戰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在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大軍事原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核心是強調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圍繞這個核心,毛澤東就作戰方針、殲擊目標、作戰形式、作戰方法、作戰準備、戰鬥作風及補充休整等方面的問題,規定了明確的指導原則。  毛澤東的十大軍事原則,科學地解決了以下幾個關繫:  打弱敵與打強敵的關繫。強敵與弱敵是相互依存並可以相互轉化的,選擇攻殲目標的基點,一般應放在先打弱敵上。首先殲滅了孤立分散、守備薄弱和據守中小城市之敵,則集中強大、守備堅固和據守大城市之敵即變弱了,這就為下一步攻而殲之創造了條件。若先打強敵,則不僅強敵難以迅速解決,弱敵也會變成強敵,反而使我方陷入被動。當然,有時在確有把握的情況下,也可視機先打強敵。  殲敵有生力量與保守和奪取地方的關繫。在敵大我小、敵強我弱條件下,殲滅敵人和奪取地方這兩個目標,一般不可能同時達到。隻有在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之後,纔能最後保守或奪取地方。尤其是在戰略防御階段,即使有些地方一時被敵占領,但隻要消滅了敵人,失地就能收復。因此,奪取地方是殲滅敵人的結果。從人民解放軍各個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經驗來看,戰爭初期一般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到戰爭中後期,隨著敵我軍事力量總對比的強弱轉化,則逐步轉變為殲滅敵人與奪取地方並重。就殲滅敵人有生力量而言,在某些情況下,由於敵情變化或全局需要,也可實行半殲滅半擊潰的方針。  集中兵力與分散兵力的關繫。集中優勢兵力,是古今中外一切戰爭中克敵制勝的普遍法則,而在中國革命戰爭中,要戰勝國內外的強大敵人,集中兵力尤其具有重要意義。隻有集中兵力實行戰役戰鬥上的殲滅戰,纔能逐步改善戰略形勢,粉碎敵之戰略進攻,並使自己轉入戰略反攻或進攻。但集中兵力不是絕對的。通常情況下,往往需要通過必要而主動的分遣使用兵力,為在決戰的時間和地點達成集中優勢兵力創造條件。例如,為了保證打大殲滅戰,須以小部兵力牽制敵之其他部分,以便集中大部殲擊一個主要目標。  運動戰與陣地戰的關繫。二者是正規戰的兩種主要作戰形式,它們互相滲透,相互作用。人民解放軍從遊擊戰爭轉為正規戰爭之後,作戰形式主要是運動戰,輔以必要的和可能的陣地戰。但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特別是轉入戰略進攻後,根據奪取敵人據點和城市任務的需要,陣地進攻的地位明顯上升。這時,隻有提高陣地戰的比重,纔能大量殲滅敵人,以加快革命戰爭的勝利進程。當然,大規模的運動戰仍是殲滅敵人的重要作戰形式,要把大規模的運動戰和大規模的陣地戰結合起來。 周密的計劃和準備與不打無把握之仗的關繫。沒有事先周密的計劃和準備,就不可能做到打有把握之仗。人民解放軍不打無準備之仗,也不打隻有準備但無把握之仗。因此,一切作戰行動預先必須有周密的計劃,盡可能有充分的準備;同時,必須預計到最困難最復雜的情況,並把這種情況當作一切部署的出發點。有時,在無把握的情況下,寧可推遲作戰時間而不浪戰。但又絕不容許以準備為借口消極避戰。  補充休整與連續作戰的關繫。補充休整是為了養精蓄銳、總結經驗,更好地連續作戰。在戰爭形勢迅猛發展、作戰頻繁和必須進行連續作戰的情況下,部隊的人力物力補充和休整等更要同這種客觀形勢的要求相適應。人民解放軍人力物力的補充則主要強調取之於敵和依靠根據地的支持。利用戰役間隙整頓訓練部隊,提高軍政素質,增強部隊戰鬥力,是實行再戰的必要條件。但是,為了不讓敵人喘息,給敵連續殲擊,有時即使在未得到補充休整的情況下,亦須發揚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的作風,實現連續作戰。  毛澤東的十大軍事原則,來自戰爭實踐並經受了戰爭實踐的檢驗。它所體現的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基本原理和實事求是的方法論原則,將是長期適用的。但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是停止的,而是向前發展的,十大軍事原則,也要根據今後戰爭的實際情況,加以補充和發展,有的可能要做適當的修正。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jason000
準男爵 | 2010-2-12 13:29:10

感謝天王分享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