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1-30 08:34:59

身材修長的英格巴特一路走到舞台上的電腦桌前坐下;其實桌上只有電腦顯示器、鍵盤、滑鼠與 keyset,電腦遠在五十公里外的史丹佛研究中心。顯示器亮了起來,舞台上的大銀幕同步秀出畫面,上面分割出左右兩個視窗,左側是一份空白文件,右側則是遠方同事的即時影像。

英格巴特先示範了文件的輸入、編輯與存取,然後讓遠方的同事一起參與編輯。接著他打開一份老婆交代的購物清單,先讓上面的物品自動依名稱重新排列,接著銀幕出現一張地圖,上頭已標示出購買物品的商店與路線圖。他點選了圖書館,馬上出現一份書單。之後英格巴特仔細講解整個系統架構,包括硬體、軟體與網路,以及未來建構 ARPANET(internet 前身)的計劃,全場觀眾早已為之目眩神迷,演示結束後,會場爆出如雷掌聲,久久不息。

我們現在會覺得這些演示一點也不稀奇,但這可是 1968 年,將近半世紀之前!那是用打孔紙片輸入電腦指令、電腦螢幕只能顯示單色字元、既無滑鼠更無網際網路的個人電腦史前時代,而英格巴特就展示了網路連線、圖形介面、多重視窗、視訊會議、文書處理、協同作業與超文本的整合系統。難怪當場的所有觀眾會被徹底征服,因為這根本是未來世界或是科幻小說才會有的場景啊!1968 年 12 月 9 日的這場演示也因此被稱為「所有演示之母」(Mother of All Demos);賈伯斯日後膾炙人口的演示正是發端於此。

賈伯斯所受的影響不只於此。當時印表機的龍頭全錄(Xerox)公司深恐英格巴特的技術普及後,將造成辦公室的無紙化時代來臨,動搖本業,於是在 1970 年成立帕羅奧多研究中心(PARC)負責先進技術的研究。恰巧英格巴特的研究預算遭到刪減,旗下的小組成員將技術一起帶進 PARC,於是才有後來的賈伯斯前來參觀,大受震撼而將滑鼠與圖形介面引進蘋果電腦,從此改變了個人電腦的面貌。

是的,天才即是見人所不能見,而先知總是看得太遠,兼具兩者的英格巴特超越時代太多,他所展示勾勒的電腦與網路如何融入工作與生活之中,必須再過二、三十年,當技術、成本、網路等等各項條件都成熟了,才得以一一實現。但他的名字已被埋沒太久,至今英格巴特在人們的心目中仍未得到應有的地位與榮譽。如今人們會以「滑鼠之父」稱呼他,但他的影響與貢獻豈僅止於滑鼠?!正如蘋果電腦的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對他的悼念:「我們現在在電腦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發想。對我而言,他就是個神。」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Engelbart.jpg (58.57 KB, 下載次數: 0)

Engelbart.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30 08:41:13

二戰期間,恩格爾巴特在菲律賓當一名海軍無線電技術員,他從萬尼瓦爾·布希的文章As We May Think中,獲得了啟發。

科學史學家Thierry Bardini認為,恩格爾巴特複雜的個人哲學(乃個人研究的動力),及其對技術的應用,正是共同演化概念的現代實例。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30 08:44:12

恩格爾巴特認為,科技決定我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反過來決定我們開發改進新技術的能力。因此他致力於開發基於計算機的技術,以對信息直接進行處理,同時提高個人以及組織的處理能力。

網絡智能的概念,歸功於恩格爾巴特的開創性工作。

網絡智能.jpg (324.51 KB, 下載次數: 0)

網絡智能.jpg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9-1-30 12:17:26

真的是了不起的人物
腦袋裡天馬行空的虛幻世界
轉化為真實世界的動力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30 15:27:11

費波南西 發表於 2019-1-30 12:17
真的是了不起的人物
腦袋裡天馬行空的虛幻世界
轉化為真實世界的動力

科技之所以可以持續進步,就是靠這些有天馬行空想像力的人。

台灣的教育太過於僵化,只注重考試而不注重實作,很難培養出這樣子的天才人物。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1-30 20:46:22

感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9-2-1 08:27:45

僵化的填鴨教育的確是台灣教育的大隱憂
很多國外的教育除了啟發之外還鼓勵主動學習
終身學習在我們是口號~別人早已是習慣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 08:52:57

jkfmen 發表於 2019-2-1 08:27
僵化的填鴨教育的確是台灣教育的大隱憂
很多國外的教育除了啟發之外還鼓勵主動學習
終身學習在我們是口號~ ...

現在大部分的大學都把自主學習當作畢業的門檻,要求要有一定的時數參與不同領域的演講及研討會才能畢業。

結果就是惹來學生的反彈,還是認為只要考試過關,學分拿到,大學就可以畢業了。

從小填鴨式教育到高中,到了大學突然叫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確是有一條跨不過的鴻溝。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