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2-15 08:53:21

26歲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頂樓,雙手各握著一重一輕的球伸出塔外。千餘年前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由落體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今天伽利略要在群眾面前測試其真偽。他同時放開雙手,三秒後,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兩顆球竟同時落地!

這個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推翻了人們一直以來的錯誤觀念,證明自由落體的落下速度與重量無關。其實伽利略可能沒做過這個實驗,因為他已經用思 想實驗證明了亞里斯多德肯定是錯的:把輕物與重物繫在一起,一方面因為輕物的拖累,整體落下速度會比單獨重物還慢;另一方面整體重量變更重了,落下速度應 該比單獨重物還快。兩者互相矛盾,可見物體越重、落下速度越快的假設是錯的。

不過,伽利略倒是真的做過斜面運動的實驗,而提出慣性定律,以及加速運動的行進距離與時間平方成正比,不但為牛頓的運動定律奠下根基,他將運動拆解為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創見,更是為往後的物理研究提供一個有效的方法學。

伽 利略打破千年迷思的,還包括源自亞里斯多德,再被聖經大力鞏固的宇宙觀。1609年起,他不斷改良荷蘭人的望遠鏡,成為窺見天體面貌的第一人。他發現月球 表面崎嶇不平、太陽散布著「黑麻子」,足見天體並非如教廷所宣稱的完美無瑕;又發現木星有四顆衛星,證明並非所有天體都以地球為中心環繞,駁斥了地心說。 而他也觀測到哥白尼一百年前預測的金星盈虧,證實金星是繞著太陽轉,進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伽利略將他的觀察與論點出版發 表後,教廷馬上重申哥白尼的學說是異端,不得公開談論,伽利略只好暫不作聲,直到他的好友烏爾班八世繼任新一任教皇後,他才又於1632年出版《關於托勒 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宣揚日心說。結果他還是被押到宗教法庭接受審判,迫於壓力,他不得不撤回主張;據說他退下時仍喃喃道:「可是地球依然在 轉啊!」

伽利略從此遭軟禁在家,度過十年餘生。他在這段期間總結過去四十年來的研究,撰寫成《兩門新科學的對話》,成為啟發後世 研究科學的經典著作。1992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才正式發表聲明承認教廷的錯誤,然而他的歷史地位早已獲得世人肯定,牛頓、愛因斯坦與霍金這些一代巨 擘都尊崇他為「現代科學之父」。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Galileo.jpg (69.9 KB, 下載次數: 1)

Galileo.jpg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mibohxlxxe60438 + 1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8:58:15

在之前我在分享這一系列【科學史上的今天】,就一直提到這位科學偉人伽利略的名字。

今天容我花比較大的篇幅來介紹這一位我們物理史上的傳奇人物。

在西方,物理學的關鍵性發展始於伽利略對力學所做的奠基工作,他進行物理與天文研究時,非常注重歸納、演繹及數學技巧的運用,並主張物理定律需用實驗來加以驗證,所以他被稱為物理實驗之父。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8:59:40

1609年8月伽利略製成了第一架放大率為3倍的望遠鏡,望遠鏡很快在軍事上和航海上顯示出它的實用價值。1609年底,伽利略把放大倍數提到32倍,這是伽利略型望遠鏡的極限值。

具有重要意義的不是他製出了第一架高倍率望遠鏡,而是他首先把望遠鏡對準了浩瀚的星空,開創了用望遠鏡研究天體運動的新紀元,創立了望遠鏡天文學。

伽利略型望遠鏡.jpg (19.4 KB, 下載次數: 1)

伽利略型望遠鏡.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03:42

伽利略首先觀察了月球,發現月球表面並不像亞里士多德學派所描述的那樣光滑、完美而沒有瑕疵,而是像地球表面那樣,高低不平,有高山有深谷,也在繞軸自轉。

伽利略把月球上兩條主要山脈分別以"阿爾卑斯"和"阿平寧"來命名,並繪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圖。他根據月面上明暗斑紋的變化,推測出月球自身是不發光的,它的亮光是反射太陽光的結果。

他接著觀察行星,發現在望遠鏡中看到的行星要比肉眼看到的大得多,而恆星則差別不大,推斷出恆星離地面極遠,而銀河是由無數顆恒星所組成。

第一幅月面圖.jpg (238.75 KB, 下載次數: 2)

第一幅月面圖.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06:58

1610年1月7日這一天是伽利略一生中最偉大的一天,也是天文學史上重要的一天,他從望遠鏡中發現了木星有衛星,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衛星共有四顆,並在繞木星緩慢旋轉,這多像是一幅哥白尼體系中小型化太陽系的畫面。

這表明不像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所設想的所有的星體都圍繞著地球轉。藉由觀察木星,使伽利略堅信哥白尼的日心說。

伽利略衛星是木星最大的四顆衛星.jpg (56.33 KB, 下載次數: 1)

伽利略衛星是木星最大的四顆衛星.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08:29

1615年紅衣主教貝拉明發表聲明,稱哥白尼學說不成立,除非「有物理證據證明太陽不是圍繞地球,而是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行」。

伽利略認為他的潮汐理論足可證明地球運動。這個理論十分重要,以至於他最開始將著作命名為《關於海洋潮汐與流動的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關於潮汐的字眼最終因為宗教法庭的指令而被刪除。

伽利略認為,由於地球圍繞軸心自轉並圍繞太陽公轉,導致地球表面運動的加速減速引發海水潮汐式前後湧動。但伽利略的理論並不正確,因為如果理論成立了,那麼每天只能出現一次漲潮,而事實上每天會漲潮兩次,時間間隔為12小時。

當時克卜勒提出了正確的觀點,即月球導致潮汐運動,最後牛頓由萬有引力給出潮汐力的大小。

潮汐.jpg (182.82 KB, 下載次數: 2)

潮汐.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11:15

1632年3月《對話》出版。此書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首版銷售一空,供不應求。《對話》的成功,引起羅馬的極大驚恐,教會中極端仇視伽利略的人在教皇面前誣告《對話》是針對和諷刺教皇的,說伽利略欺騙和愚弄了他。這使教皇十分惱怒,下令立即停止發行,這時是當年的8月份。

10月份宗教法庭傳伽利略赴羅馬受審。當時伽利略有病在身,拒絕去羅馬。但是教皇絲毫不肯寬容,1633年1月20日伽利略被擔架抬著赴羅馬受審。2月13日到達羅馬,4月開庭受審。經過三個月的嚴酷刑訊,於6月22日結案。在教會的脅迫下,他違心地在悔罪書上簽字認罪,宗教法庭宣判《對話》是禁書,禁止出版和發行,並判決他在教會的監視下終身監禁。

對話.jpg (239.03 KB, 下載次數: 1)

對話.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13:11

在1633年,伽利略因追隨「哥白尼學說」被指控有異端邪說的嚴重嫌疑,哥白尼學說與真相及《聖經》權威相反,最終伽利略被判終身軟禁。本於對科學事實的信念,無懼於教會的壓制迫害,而公開宣揚辯論,最後在軟禁下度過餘生。

天主教堂在1758年《違禁書籍索引》中去掉了對於維護日心說專著的禁令,但仍明令禁止未經審查版的《天體運行論》以及伽利略的《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這些禁令最終在1835年取消。

審判伽利略.jpg (60.54 KB, 下載次數: 1)

審判伽利略.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15:12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在經歷高燒與心悸後死去,享年78歲。托斯卡納大公費迪南德二世希望把他葬在佛羅倫斯聖十字大殿,挨著他的父親及其他先祖們,並為他樹立一座大理石紀念陵墓。

由於伽利略被天主教會判為「有強烈異端嫌疑」,教宗烏爾班八世抗議,該計劃被否決。因此,他被葬在主堂南翼與聖物儲藏室之間的走廊末端。1737年,伽利略的紀念碑被重新樹立,他的遺體被改葬在主堂。

佛羅倫斯聖十字大殿.JPG (364.61 KB, 下載次數: 1)

佛羅倫斯聖十字大殿.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16:42

伽利略的貢獻:

慣性、自由落體、單擺等時性皆是伽利略的傑作,我們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就是為尊崇伽利略在科學上的成就。

伽利略畢生提倡以科學方法解決問題,以實驗檢驗真理,開創實驗物理學。

伽利略對物理學發展的主要貢獻為奠定了經典力學基礎,及建立了正確的科學方法論,開創了實驗科學。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17:45

伽利略養成了一個奇特的能力,就是無視權威,特別是亞里士多德學派的權威。在更廣義上,他的研究工作更進一步推動了科學從哲學與宗教中分離出來;這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進步。

他常常願意根據自己的觀察來改變想法。為了進行試驗,伽利略為長度與時間制定標準,以便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實驗室所做的工作可以複製,這為數學歸納法提供了堅實基礎。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09:19:03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19-2-15 09:20 編輯

“Propositions arrived at by purely logical means are completely empty as regards reality. Because Galileo realized this, and particularly because he drummed it into the scientific world, he is 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indeed, of modern science altogether.”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稱伽利略為現代科學之父。


“Galileo, perhaps more than any other single person,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 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認為,伽利略對現代科學誕生的貢獻,比其他人都多 。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9-2-15 10:06:31

伽利略真的很了不起
尤其是在教廷的權威之下
歐洲能進步這麼快
擺脫教廷的控制是一大重要的原因吧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10:59:41

費波南西 發表於 2019-2-15 10:06
伽利略真的很了不起
尤其是在教廷的權威之下
歐洲能進步這麼快

好友說的完全正確。

伽利略的研究掙脫了宗教對人類心靈的束縛,徹底改變了人類歷史。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2-15 18:24:29

伽利略溫度計

擷取.JPG

以前玩交換禮物的時候愛用的禮物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5 20:27:30

idwang 發表於 2019-2-15 18:24
伽利略溫度計

伽利略也根據熱漲冷縮的原理,發明了溫度計,他用一支玻璃管,裡面注滿了水,隨著氣溫的變化,水位會上升下降。

現代的水銀溫度計是托里切利所發明,運用的原理和伽利略溫度計相同,而且托里切利也是伽利略的學生。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2-15 20:41:30

對他只有一句話 " 時不我與 ", 追求真理/科學界的可憐人之一
引言 使用道具
gebygeby1
王室 | 2019-2-15 23:23:18

732 發表於 2019-2-15 20:27
伽利略也根據熱漲冷縮的原理,發明了溫度計,他用一支玻璃管,裡面注滿了水,隨著氣溫的變化,水位會上升 ...

原來是這樣唷⋯⋯一直是以為伽發明的、不過也算是受到老師的啟蒙。
引言 使用道具
gebygeby1
王室 | 2019-2-15 23:24:09

idwang 發表於 2019-2-15 18:24
伽利略溫度計

護士系列看多了...比較像針筒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2-15 23:37:30

gebygeby1 發表於 2019-2-15 23:24
護士系列看多了...比較像針筒


護士系列......


我還覺得像003呢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