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2-18 08:58:26

1745年2月18日,伏特生於義大利科莫的一個貴族家庭。他有兄弟姊妹8人,大多從事神職,只有他後來成為了科學家。

伏特從小並不出眾,4歲時才會說話,家裡人都認為他智力遲鈍,很擔心。但到了7歲,他趕上了其他孩子,接著就超過他們。

上學時他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14歲時就決心當一名物理學家。當他讀完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的電學著作後,還寫了一首關於電的長詩,受到人們的好評。

1769年,年僅24歲的伏打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

1774年被科莫大學聘為預科物理學教授。第二年發明了起電盤,這個裝置由一塊覆有硬橡膠的金屬電極板和一塊絕緣手柄的金屬電極板至於其上,正電荷便吸引到下表面,負電荷被排斥到上表面,上面的負電荷可通過接地排除。這個過程不斷繼續,直到柄極板上很多電荷為止。這種電荷蓄貯器取代了萊頓瓶,成為電容器的前身,今天仍然使用著。

他於1800年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伏打電堆,使人們第一次獲得比較強且穩定的而持續的電流,為科學家從對靜電的研究轉入對動電的研究創造了物質條件,導致了電化學、電磁聯繫等一系列重大的科學發現。

伏打電堆,使他的名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召見他,觀看他的表演,授予他一枚精緻的金質獎章,還封他為伯爵。

伏特則非常謙虛,他說:“是伽伏尼發現了兩種不同的金屬能產生電,是命運以伽伏尼的手推動了事情的發展,就這樣,伽伏尼發現了電池,而他本人卻並未覺察到這一點。這個裝置應該叫做伽伏尼電池。”

1827年3月5日,伏打在科莫逝世。為了紀念伏特為電學發展做出的貢獻,後人把電壓、電動勢、電位差的單位命名為“伏特”。

伏打.jpeg (31.51 KB, 下載次數: 0)

伏打.jpe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18 09:00:54

伏打電堆由很多個單元堆積而成,每一單元有鋅板與銅板各一,其中夾著浸有鹽水的布或紙板。伏打電堆每個單元可以產生0.76V的開路電壓,擁有六個單元的伏打電堆其開路電壓大約是4.56V。

這是我們現在用的電池的前身。

伏打電堆.JPG (566.26 KB, 下載次數: 0)

伏打電堆.JPG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2-18 09:59:09

e = -0.76V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