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3-1 10:16:45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19-3-1 10:18 編輯

1896 年的今天,巴黎的上空仍是佈滿厚厚的雲層。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Henri Becquerel, 1852-1908)望著窗外陰沈沈的天空,嘆了口氣。他打開抽屜,拿出放在裏頭已經二、三天的東西,猶豫著要如何處置⋯⋯。

五個星期前他看到侖琴用 X 射線拍出其夫人之手的骨骼相片,震撼不已,決心研究這神秘的放射線。侖琴用 X 射線來命名,因為他自己也不知其來源為何,究竟它是在電子發射時同時產生?或其實是陰極射線管中的氣體或是螢光物質被電子激發所致?貝克勒直覺認為與螢光脫不了關係,他已研究燐光礦物多年,不禁聯想到:也許這些燐光礦物在吸收光線後發出螢光的同時,其實也發出看不見的 X 射線?不過 X 射線顯然比螢光強得多,燐光礦物可能得吸收更強更充足的陽光才行。恰巧他手邊就有鈾礦,何不拿來實驗看看!

於是他將感光底片緊緊夾在兩張黑色厚紙板之間,先放在太陽下一整天,確認沒使底片變色。接著再將鈾鹽放在黑紙上一起曬幾個小時,底片顯影後果真出現鈾鹽的黑影。他按捺住內心激動,仔細想了一遍後,心知還得排除是鈾鹽本身蒸發穿透厚紙板的可能性,於是他又在鈾鹽與黑色厚紙板之隔了一片玻璃再如法炮製,結果仍然有影像!這似乎已經可以證明了他的猜想:鈾鹽吸收光線後會發出 X 射線!

他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他所作的實驗後,被邀請於 3 月 2 日前往正式發表。為了慎重起見,他想在啟程前再做幾次實驗確認無誤,但材料準備好後卻天空不作美,只好收進抽屜裡,無奈接連幾天仍是陰霾的天氣,如今已是最後一天,是要直接將它丟棄掉,還是⋯⋯?

他決定還是將底片洗出來看看,結果大出他的意料──放在黑暗抽屜內的底片竟然呈現鈾鹽清楚的廓影!這完全推翻了他原先的理論,原來鈾礦會自己發出放射線,與吸收陽光完全無關!他先是錯愕,但在釐清這事實後反而露出微笑,因為明天他仍可以如期出席發表演說,宣布一個更重大的發現。

他的一念之間促使科學家重新思考原子的內部結構,居禮夫婦也因為他的發現才能展開進一步研究放射性物質。1903 年,他與居禮夫婦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鈾鹽發出的放射線所造成的曝光成像.jpg (27.92 KB, 下載次數: 1)

鈾鹽發出的放射線所造成的曝光成像.jpg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lkim98 + 10 樓主太有才啦!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eeperinloveu + 6 + 6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6  金幣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 10:23:45

貝克勒搞清楚了鈾鹽輻射的性質後,在同年5月18日科學院的聚會上再次報告,宣布這種貫穿輻射是自發現象,只要有鈾這種元素存在,就會產生貫穿輻射。以後,這種輻射被人們叫做貝克勒射線,以區別於當時人們普遍稱呼為X射線的倫琴射線。

貝克勒發現放射性雖然沒有倫琴發現X射線那樣轟動一時,但意義卻更為深遠,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接觸到核現象,為後來的發展開闢了通路。

貝克勒.jpg (11.83 KB, 下載次數: 1)

貝克勒.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 10:28:36

貝克勒爾的發現由於居里夫婦的工作迅速地擴大了戰果。居里夫人首先證實了貝克勒爾關於鈾鹽輻射的強度與化合物中鈾的含量成正比的結論,但她不滿足於侷限在鈾鹽,決定對已知的各種元素進行普查。

居里夫人相信,既然不止一種元素能自發地放出輻射,而這又是一種原子現象,肯定它具有普遍性。就在這一篇論文中,居里夫人首次使用了「放射性」一詞。

居里夫人.jpg (233.09 KB, 下載次數: 1)

居里夫人.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 10:34:05

接著,居里夫人在居里先生的協助下,進行了艱苦的提煉工作。他們從鈾礦渣中分離出含量僅佔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新元素。1898年7月,分離出鉍的成分帶強烈的放射性,比同樣質量的鈾強400倍。

居里夫婦進一步證實,放射性並不是來自鉍本身,而是混在鉍中的一種微量元素。經過反複試驗,終於從沈澱物中找到了那種放射性物質,居里夫婦寫道:「我們相信,從瀝青鈾礦提取的物質含有一種迄今未知的金屬,在分析特性時跟鉛有關聯。如果這種新金屬的存在得到證實,我們建議稱之為釙(Polonium),這個名稱是根據我們之一的祖國命名的(居禮夫人是波蘭人)。」

釙.jpg (81.53 KB, 下載次數: 1)

釙.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 10:38:54

居里夫婦繼續進行試驗,又發現在鋇鹽中有更強的放射性。他們認為還有第二種物質,放射性更強.化學性質則與第一種完全不同。

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分離,得到越來越活潑的氯化物,其活性竟此鈾大900倍以上。種種理由使我們相信,新的放射性物質中有一種新元素,我們建議命名為鐳(Radium)。

為了提煉出足以進行實驗的純鐳鹽,居里夫婦不得不從成噸的礦渣石中用人工進行提煉。經過4年的奮鬥終於從8噸礦渣石中提取了0.1克的純鐳鹽。1902年,居里夫婦宣布,他們測得鐳的原子量為225,找到了兩根非常明亮的特徵光譜線,這時,鐳的存在才得到公認。

釙和鐳的發現大大促進了放射性的研究。

鐳.jpg (86.44 KB, 下載次數: 1)

鐳.jpg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3-1 17:25:47

所以有時候跌倒,怕摔裂骨頭而去照的X光

始祖原來是亨利・貝克勒

長知識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 18:23:38

idwang 發表於 2019-3-1 17:25
所以有時候跌倒,怕摔裂骨頭而去照的X光

始祖原來是亨利・貝克勒

好友,發現X光的是倫琴,貝克勒是發現穿透力更強的放射性。

骨頭摔裂了沒有人會用鐳來照的。

今天分享這一篇的目的是要讓各位好友知道最早發現放射性的是貝克勒,不是居禮夫人。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3-1 18:45:50

732 發表於 2019-3-1 18:23
好友,發現X光的是倫琴,貝克勒是發現穿透力更強的放射性。

骨頭摔裂了沒有人會用鐳來照的。


侖琴用 X 射線拍出其夫人之手的骨骼相片

果然是..............
引言 使用道具
ado
威爾斯親王 | 2019-3-1 20:14:09

嗯嗯!長知識了!多謝分享!
有他在醫學才能成長。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9-3-17 22:46:07

樓主太有才了!見文先奉上 10 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