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3-10 10:22:59

「華生先生,快過來,我需要你!」
("Mr. Watson - Come here - I want you.“)

──1876年的今天,蘇格蘭裔的加拿大發明家貝爾(Alexander G. Bell, 1847 –1922)因不小心打翻一瓶酸性溶液而緊急呼叫他的助理。在隔壁房間的華生赫然聽見桌上那具還在改進中的受話器竟然清楚地傳出貝爾的聲音,他們打造的電話機成功了!於是如今我們都知道這句著名的史上第一通電話,而貝爾當然是電話的發明人。

然而,「發明者」這個頭銜往往取決於誰是專利戰的勝利者。就在貝爾於 2 月 14 日委請律師提出專利申請的同一天,另一份由伊利夏・葛瑞(Elisha Gray)提出的電話專利申請書也抵達了美國專利局。孰先孰後不得而知,反正結果是由貝爾取得專利──就在他意外成功通話三天之前。

不過,貝爾這頂桂冠頗具爭議。十年後,當時的專利審查員威爾伯(Zenas F. Wilber)坦言自己長期酗酒而且債臺高築,而貝爾的專利律師也是自己的債主之一;而且威爾伯還向貝爾透露其競爭者葛瑞送來的專利申請書內容。貝爾完成「史上第一通電話」時,送話器所用的電解液正是葛瑞的設計,而非自己在申請書中所寫的水銀──這其實行不通。

葛瑞並未因為專利審查員的自白而贏回專利權。事實上,葛瑞也不是最先發明電話的人。早在 1856 年,義大利裔的發明家穆齊(Antonio Meucci)就在紐約的住所架設了史上第一套電話;因為他的實驗室在地下室,為了方便樓上長期臥病在床的妻子與他聯繫,才特地發明了電話。只是他籌不出申請專利所需的 250 美元,只能在 1871 年底花 20 美元提出「專利預告」先保障申請專利的權利,但之後卻因為破產,連每年 10 美元的延長費用都拿不出來,終於喪失了權利,將電話專利拱手讓人。

2002 年美國國會通過 269 號決議案,正式承認穆齊才是電話的發明人。這個歷史公道來得遲,而史上的第一通電話卻應該更早,至少還要往回推 20 年。那是由穆齊與妻子各在電話兩端說出的話語,我們只能想像他們當時的關懷之情,實際的語句已飄散佚失於歷史之外了⋯⋯。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Bell.jpg (39.02 KB, 下載次數: 1)

Bell.jpg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ilman + 8 感謝大大分享
deeperinloveu + 12 + 12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kid1223 + 30 我很認同+1
idwang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0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0 11:09:57

歷史上這種發明人有錯,且一次就錯個幾百年的事情可多了,例如愛迪生不是最先發明燈泡, 而是從一個名叫「戴維」的人身上搶過來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研究科學史的原因。

很多老師教我們的東西未必是正確的,如果穆齊能夠每年繼續繳10美元的專利費,那麼發明電話的人就是穆齊了。

Meucci.jpg (35.79 KB, 下載次數: 1)

Meucci.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0 11:15:14

貝爾帶著參考穆齊方法製作的「新電話」也來到了西部聯合電報公司,貝爾擁有的鉅額資產完全有辦法讓他順利支付出250每元的專利費。

穆齊悲憤交加,1887年,美國法院即將把電話專利權判給貝爾的前夕,穆齊上訴了。然而在上訴的過程中,因為穆齊生性懦弱,不善言辭,不會運作,缺乏資金支持,致使上訴陷入僵局。

1889年穆齊在上訴過程中患病,同年十月,穆齊病逝,也因此,原本整個99%進度條的上訴過程立馬變成了0%,貝爾無條件勝訴,自此刻起,穆齊畢生的心血隨著他的生命一起化為了虛無,而後世的人也只知有貝爾,不知有這個在歷史當中被掩沒的天才!

穆齊發明的電話.jpg (19.99 KB, 下載次數: 1)

穆齊發明的電話.jpg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3-10 13:20:06

記得好像是先有電報(發報機),才有電話?這轉換看來不容易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kid1223 + 15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0 15:02:14

hamidh 發表於 2019-3-10 13:20
記得好像是先有電報(發報機),才有電話?這轉換看來不容易

沒錯,是先有電報才有電話。

早在1753年,一名英國人便提出使用靜電來拍發電報。他的設想是使用26條電線分別代表26個英文字母。發電報的一方按文本順序在電線上加以靜電。接收的一方在各電線接上小紙條。當紙條因靜電而升起時,便能把文本謄錄。

美國人摩斯發展出一套將字母及數字編碼以便拍發的方法,稱為摩斯電碼,1837年取得專利。

之後馬克士威於1865年預測電磁波,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於1887年在實驗中證實存在,電報才可以穿越大西洋由歐陸傳到美國,進入新的通訊時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kid1223 + 3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9-3-19 22:59:33

長知識了!感謝大大天天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9 23:08:36

alkim98 發表於 2019-3-19 22:59
長知識了!感謝大大天天分享!

感謝好友捧場,這樣我的分享才有意義!
引言 使用道具
qq331415
騎士 | 2019-3-19 23:29:11

科系就是這麼新奇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