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3-19 09:17:58

1935 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約里奧-居禮夫婦等著頒發給他們兩人的化學獎。佛雷德里克微笑望著妻子伊蓮娜(Irène Joliot-Curie),心中感慨萬千。十年以前他還是居禮夫人的研究助理,姓氏仍是約里奧,而伊蓮娜──居禮夫人的長女──的姓氏仍是居禮。志趣相投也好,近水樓臺也罷,他們倆很快墜入愛河,並於第二年結婚,一起將姓氏改為約里奧-居禮。此舉更引來嘲笑他是攀龍附鳳的「駙馬」。而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應該可以讓那些人閉嘴了!

他們是在 1934 年用具有強烈放射性的釙所產生的 α 粒子轟擊一片鋁箔,結果產生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磷,也就是說他們製造了一個人工放射性元素!以往要作放射線研究,只能利用鈾、釙、鐳等困難取得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如今可以自己依不同需求隨時備製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不但核子研究將會更迅速發展,在醫療用途上也會降低成本而造福更多人。此一「人工放射性」的價值普受肯定,因此他們才會這麼快在第二年就應邀來到瑞典。

司儀正在介紹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佛雷德里克立即回過神來。唉,他們夫婦倆在 1932 年的實驗中轟出中子,卻誤以為是一種特殊的 γ 射線,查德威克聽了他們的報告後不以為然,進一步實驗後確認是中子才因而獲獎。他們就這麼眼睜睜的失去「中子發現者」的桂冠。

事實上,他們失之交臂的不只這一樁。早在安德森(Carl Anderson)於 1932 年公佈他在宇宙射線中發現正電子之前,他們夫婦倆就已經拍到正電子的軌跡,卻只當它是同樣帶正電的質子而未加留意。佛雷德里克打量周遭,揣測安德森何時會因為這項發現也來這裡領獎(結果安德森隔年 1936 年就得獎)。

不過,這些遺憾都比不上他的良師與岳母居禮夫人就在去年病逝,來不及見到他與伊蓮娜得獎。她如果天上有知,一定會感到欣慰與光榮的。佛雷德里克再次轉頭迎向伊蓮娜的目光,從她的微笑知道他們倆想的是同一件事⋯⋯。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佛雷德里克與伊蓮娜,攝於 1935 年.jpg (35.04 KB, 下載次數: 0)

佛雷德里克與伊蓮娜,攝於 1935 年.jpg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ilman + 1 感謝大大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7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9 09:23:23

居里夫人一家五人,四次獲諾貝爾獎,居禮夫人一家人都投入對於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對於人類的貢獻無可估計。

然而一百多年過去了,加起來只有11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項,包括中國的屠呦呦。不能不說,這個進展,與居里夫人希望帶給後來的女性科學者的勇氣和能量,是不匹配的。

全世界的女性,都在為一種「女性不適合搞科研」的刻板印象所拖累,而未能始終投入全力,這很令人遺憾。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3-19 11:28:37

這家族基因太強了吧! 四次獲諾貝爾獎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19 11:40:45

hamidh 發表於 2019-3-19 11:28
這家族基因太強了吧! 四次獲諾貝爾獎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之前居禮夫人誕辰曾經分享過居禮夫人家族的故事。

基因強大不是重點,而是居禮夫人那偉大的人格才能夠名垂千史!

https://www.jkforu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677672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