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獅與富邦悍將的開季首次對戰,幾乎是2018年的翻版,年輕小獅江辰晏再度技壓對手,幫助球隊拿下首勝。富邦打線雖然擊出比去年多的安打,不過打線不串聯,加上三振過多,即使後來統一更換投手,還是未能越城池一步,今年宇宙邦打線首戰就慘被完封。
這場比賽富邦排出先發分別為陳品捷(L)、于孟馗(L)、胡金龍、蔣智賢(L)、林益全(L)、高國輝、林哲瑄、林宥穎及楊晉豪(L)。其中很特別的是面對對方的左投手,不知是逆向思考,或是只是純粹依慣例安排打線,前五棒中就有4位左打者,整個打線有5位左打者,完全與一般調度背道而馳。
長久以來的棒球大數據顯示是「左投剋左打」,主要原因是左打者面對左投手時,因為視線夾角較小,因此對於球的變化較難掌握,所以成績會有所影響。雖然還是會視控球、球威、球路等原因,左投不是絕對必能壓制,還有些左打者完全不畏懼左投。但就歷史統計來說,左投仍占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各國棒球就常以此做為調度,再搭配個人表現。
從林益全的成績就可以看的出來左投有剋到左打,然而教練團卻寧願讓他上去三振,也不願讓其他右打球員試試。
近期在美國職棒引起討論的一人左(LOOGY),就是當比賽面臨危機或比分極為接近時,輪到強力左打登場打擊,守方會換上左投來面對,但僅投完該打席後就下場,換上其他中繼投手。3月26日Lamigo中信之戰,6局上猿隊攻佔一二壘,兄弟就曾用一人左對戰打者朱育賢,成功瓦解危機。旅美投手王維中2017年在大聯盟時,也曾經擔任過該角色。順帶一提,新球季將規定後援投手至少要投3位打者,因此應該會有新的模式,還需要持續觀察。
富邦的左打者中,陳品捷及蔣智賢是比較不怕左投的打者,但陳品捷對戰成江辰晏成績較不理想。于孟馗及林益全則是對戰左投就很明顯有落差,以林益全為例,雖然去年他打了江辰晏一支全壘打,但他整年打左投就這一轟,而且對戰右投打擊率高達0.342,對左投只有0.236,被三振率也提高。
從這樣看調度似乎已經有點怪怪的,更怪的是即使悍將打線去年對戰江辰晏普遍表現都不佳,但不是沒有球員打得好。范國宸對戰他成績8打數5安打,對上牛棚王鏡銘、邱浩鈞及陳韻文都超過5成打擊率,這樣的數據竟然連代打都沒機會,只能在第八局上場守備,令人好奇教練團的筆記本究竟是如何記載。
雖然范國宸熱身賽表現不佳,但球隊久攻不下時,遇到他對戰成績極優異的投手,何不換他上陣?
唯一能解釋的情形是,長期以來富邦調度比較迷信大牌球員,即使這場比賽打者明顯貧打,卻除了蔣智賢因傷退場,8局王正棠代打外,只有狀元郎戴培峰初登板的一次代打,完全沒有想讓其他球員試試手氣的感覺。去年就曾經提起,悍將的打線平均年齡較長,應當要多給年輕球員一些機會,不過當其他三隊都已經能靈活調度先發時,悍將仍多以大牌球員的印象分數作為優先。
攤開富邦悍將打線確實十分傲人,而且都非常有經驗,但球隊最佳陣容,不等於最好的對戰陣式。教練團應該都做足筆記,比賽時還是應以相關數據、對戰成績為依據,擺出能夠攻克對手的態勢。像富邦對戰如此不佳的狀況下,甚至可以讓一些新人上來試試,出奇才能制勝。
悍將去年不斷嘗試新的先發組合,許多年輕球員也有上場機會,但如果能因應對手不同而做適當的調整,效果應該會更好。
不只球員,富邦的教練團都很有經驗,除了打擊教練陳該發外,總教練陳連宏昔日也是打擊教練出身。他們對於打擊調度應該要有所修正,每場比賽都做足功課,找出最有利的打線,才有機會幫助球隊成為真正的悍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