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3-29 10:11:50

回顧過往,人類足跡所至之處,總是有如死神般給當地的生物帶來死亡的威脅;一部人類的開拓史幾乎就是物種的滅絕史。直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人們才開始了解各種物種之間互相牽連,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生態的破壞最後都會危及我們自己的生活,甚至未來的生存。這樣的進步,英國生物學家艾爾頓可說是居功厥偉。

他在 1927 年出版了經典之作《動物生態學》,引進「食物鏈」的概念。原本用以表達弱肉強食的中國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到他手中搖身一變為食物鏈的簡明模型,凸顯一層一層環環相扣的依附關係,某一物種的興衰也會間接影響看似無直接關係的物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毛澤東在大躍進時期以麻雀會啄食稻穀為由,動員全民撲殺麻雀達十九億隻。結果害蟲沒了天敵,導致第二年農作物嚴重歉收,造成大饑荒。

艾爾頓後來將食物鏈的觀念擴充為食物網,因為大部分生物的食物都不只一種,相對地,每種生物的天敵也不只一種,因而構成一個錯綜複雜的食物網。不過正是這種複雜性才能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因為如此才不會由於某一物種的消失就造成整個整個生態系統失調;相對地,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都會降低穩定性,當食物網的結構變得太簡單,生態系統就很容易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引發劇烈波動,甚至崩潰。之於此,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

艾爾頓可說是第一位以科學方法研究生態學的生態學家,因此他的主張也更有力地啟發了許多人投入研究,才使得人們懂得生態環境、食物網、生物多樣性、⋯⋯等等生態保護的觀念,開始彌補過去犯下的錯誤。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Elton.jpg (24.41 KB, 下載次數: 1)

Elton.jpg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ilman + 1 感謝大大分享
alkim98 + 10 樓主太有才啦!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7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3-29 10:21:41

1927年艾爾頓出版《動物生態學》,標誌著這個學科的誕生。

動物生態學研究動物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包括對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及生態系統的研究。

100年前的人能夠想到食物鏈的觀念,100年後的我們,對於愛護我們的地球環境有任何的覺悟嗎?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9-3-29 13:53:20

對生物多樣性本來一知半解!

閱讀後已經有進一步人認識!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west5556
準男爵 | 2019-3-29 21:35:22

辛苦且精彩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