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4-6 10:56:52

今日我們都已知道發現 DNA 構造在人類歷史上是多麼重要的里程碑,從生物到人類學的研究、從基因醫療到基改作物、從追溯過往到改變未來,各種無限可能正是從 1953 年 4 月 25 日這一天,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華生與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共同發表 DNA 的雙螺旋結構開始。不過很多人可能不曉得,發現者之一的華生,他的一生就跟雙螺旋的發現過程一樣,充滿曲折與爭議。

據華生自述,他是在大三時讀了薛丁格的《生命是什麼?》這本書,興趣才從動物學轉往遺傳學。然而無論他在攻讀博士時或到哥本哈根作博士後研究,都未涉及遺傳物質的化學結構問題,直到他在 1951 年偶然在義大利參加了一場 X 光繞射的研討會,聽到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 此人日後將扮演關鍵角色)發表實驗結果,證實 DNA 是有規則的結晶體,才改變他原本以為 DNA 分子太複雜,不可能靠 X 光繞射揭開神秘面紗的認知。於是他轉往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恰好分配到與有物理背景、又與威爾金斯熟識的克里克同一個研究室,開啟了兩人的發現之旅。

此時對化學鍵瞭若指掌的大師鮑林已經找出蛋白質中氨基酸的 α 螺旋結構,開始往 DNA 進攻。國王學院的威爾金斯與羅莎琳・弗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則在 X 光繞射實驗上遙遙領先。華生與克里克只能參考他人研究資料,擺弄原子模型,在三組團隊中最為落後。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 1953 年 1 月 30 日這一天,華生帶著鮑林最新發表的 DNA 三螺旋模型論文衝到國王學院,告訴威爾金斯與弗蘭克林他發現鮑林犯了一個初級錯誤,但他們必須彼此合作、加緊腳步,才能搶在鮑林發現錯誤之前找出 DNA 的正確結構。與弗蘭克林素來不合的威爾金斯見她不為所動,竟然未經她同意就將她所拍攝的一張清楚的 X 光繞射相片給華生看。於是有了這張著名的《第 51 號相片》,華生與克里克清楚知道如何建構 DNA 的雙螺旋模型,反而成為最先摘得桂冠的發現者。

1962 年,他們與威爾金斯共同獲頒諾貝爾醫學獎;弗蘭克林四年前已因卵巢癌過世,自是無緣獲獎,但華生不但未在致辭時感謝弗蘭克林,甚至在之後的自傳中還給予男性沙文主義式的批評。華生後來仍不改本色批評肥胖者、外貌不佳的女性與愚笨的人。2007 年 10 月更聲稱:「我們的社會政策,根據的事實是,他們(非洲人)的智商跟我們相同,然而種種測試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雖然華生已在輿論壓力下隨即辭去於「冷泉港實驗室」任職 40 年的主管職務(不知這是否導致他在 2014 年底必須將諾貝爾獎章拿出來拍賣?),然一個發現 DNA 結構並領導小組繪製人類基因圖譜的科學家都會有此歧視心態了,我們豈能不對於科學家在其專業以外的言論謹慎看待呢?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Watson.jpg (35.42 KB, 下載次數: 0)

Watson.jpg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alkim98 + 10 感謝大大分享
idwang + 10 感謝大大分享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6 11:04:51

華生和克里克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羅莎琳·富蘭克林和雷蒙·葛斯林收集的DNA的X射線衍射資料來構建雙螺旋DNA模型,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就已經減半了。

華生還覺得肥胖者「讓人看了感覺很糟,不想雇用他們」;對於所有「相貌不佳的女性」,還有「愚笨的人」,他認為應該以基因工程來治療。

這些歧視的言語,不但讓他丟掉工作,2019年1月,冷泉港實驗室剝奪他在冷泉港的名譽校長、名譽教授和名譽受託人在內的所有榮譽頭銜。

不論你的地位有多麼的崇高,不當的發言會導致無法彌補的後果,論壇的好友們互勉之。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9-4-6 23:41:30

/偏見,偏激!毀了別人也毀了自己!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7 19:20:22

alkim98 發表於 2019-4-6 23:41
/偏見,偏激!毀了別人也毀了自己!

量子力學是二十世紀和DNA並稱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它展現給我們一個更深入內涵的微觀且更客觀的世界。

但是華生一直以來充滿歧視的言論,損人損己,現在90歲的高齡,所有的榮譽都被剝奪,可謂是晚景淒涼!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4-9 00:31:12

言語在我看來是個人的選擇
他應該也知道這樣的言語會對他不利
但是他選擇了

或許他認為他的研究
能改變生命或生物的進程
只是生命或生物本身
也會大幅受後天的影響

可惜時代真的不對
幾百年前或許會被推崇
還可以流行百來年
現在推翻率極快的時代
還是慎言吧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2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do
威爾斯親王 | 2019-4-9 05:50:38

抱歉搞錯了!我看到華生,以為是福爾摩斯的助手華生....(我只知道這位XD)
話說會不會是同一人來著?華生是當醫生的,和這位生物學者也相通~又是同英國人。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9 20:36:28

ado 發表於 2019-4-9 05:50
抱歉搞錯了!我看到華生,以為是福爾摩斯的助手華生....(我只知道這位XD)
話說會不會是同一人來著?華生是 ...

諾貝爾沒有偵探獎,就算有華生也要和福爾摩斯一起得!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