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4-8 11:16:14

1983年的今天,美國的生化學家穆利斯(Kary Mullis, 1944-)從位於舊金山灣區的公司下班後,載著也是化學家的女友珍妮佛沿著蜿蜒山路開往紅杉區,準備在林中小屋度過週末。他四年前才來 Cetus 公司從事 DNA 的大量合成複製,這雖然是種苦力的工作,但他還是甘之如飴,畢竟這可比前一個殺鼠取腦的工作有趣多了。

不過他還是不時在想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嗎?現在的做法得先用限制酶剪開 DNA,取得想要的片段,然後用連接酶將此片段插入質體,接著再將質體送入大腸桿菌細胞中,等大腸桿菌大量繁殖後,再從中分離純化出所要的 DNA 片段。整個過程繁瑣耗時又效率不佳。

車燈照著漆黑的路面,身旁的女友已熟睡,穆利斯的腦袋繼續想著這個問題。突然一個絕妙的想法逐漸成形:DNA 交纏的雙股在高溫下會分開,稍微降溫後加入事先準備好的「引子」;引子是短短的單股 DNA,其序列恰與目標片段的首尾兩端互補,所以會黏結到這兩個位置,就像用括號把句子前後括弧起來。於是我們有了兩個單股的 DNA 模板,此時再放進 DNA 聚合酶,使 DNA 材料結合到模板上,結果就形成兩個與目標片段一模一樣的 DNA。如此繼續如法炮製下去,所要的 DNA 就會 2、4、8、16、⋯⋯不斷地倍增,兩小時之內就可以得到上億個 DNA!

穆利斯興奮地把車停到路邊,顧不得會吵醒珍妮佛,彎身從她前面的置物箱中找出紙筆,將整個步驟寫下來。於是一個從此改變生物科技產業的發明於焉誕生,這個稱為「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簡稱 PCR)的方法大幅縮短合成 DNA 所需的時間,還能做到自動化,從此即使只有一點點 DNA 樣本,也能輕易大量複製以供各種實驗,從生物學、醫學、藥物研發、遺傳學,人類學到犯罪學都因此受益而突飛猛進。紐約時報如此比喻它的重要性:「生物學從此分為前 PCR 時期與後 PCR 時期。」穆利斯也因此獲得 1993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如果是電影,此時應該就打上 “The End”;不過若是傳記電影,通常還會在片尾打出字卡,交代主角後來如何。那麼穆利斯後來呢?呃──我只能說他越來越不像科學家。他不相信愛滋病與 HIV 病毒有關、不相信臭氧層破洞與氣候變遷,他認為這些都是環保份子、科學家與政府機構為了自身利益編出來的謊言。但他倒是相信占星學、相信迷幻藥令他心智大開,甚至宣稱他曾在那間林中小屋遇見外星生物。

另一方面,這也不是有著快樂結局的愛情電影。見證他靈光一閃的歷史時刻的女友珍妮佛在當年年底就離開他了。他想必受傷很深,才會在十年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致辭時,最後幾分鐘都在回憶當時失去她的痛苦,「PCR 時代將臨的甜美氣息也無法取代珍妮。我那時非常寂寞。」這是他最後的結語。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Mullis.jpg (25.94 KB, 下載次數: 1)

Mullis.jpg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eeperinloveu + 12 + 12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alkim98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8  金幣 + 1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8 11:26:35

大家都覺得搞科學的學者們注重邏輯,客觀公正、富有責任感、充滿理性,但其實科學界也不乏許多離經叛之輩,就如同今天分享的穆利斯。

穆利斯念完博士後,卻轉行寫科幻小說兼職麵包師傅,經過幾年的放浪人生,穆利斯離了三次婚,他收心回到一間生技公司上班,但他上任之後不是認真研究,而是勾搭上一位同樣狂野的女同事珍妮佛;兩人在公司實驗室偷偷合成迷幻藥,嗑完藥兩人駕著車狂馳而去。

「我的視線模糊了,思緒飄回實驗室...突然,我好像看到DNA分子就在眼前,藍色的、粉紅色的,都是那麼亮麗,糾纏在一起...」沒錯,日後為他贏得諾貝爾獎的PCR技術,就在這時成形了。

這是穆利斯的自述,但是事實是不是如此就不得而知,但是確定的是毒品絕對不能碰!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4-8 11:28:30

"他收心回到一間生技公司上班,但他上任之後不是認真研究,而是勾搭上一位同樣狂野的女同事珍妮;兩人在公司實驗室偷偷合成迷幻藥,嗑完藥兩人駕著車狂馳而去。"
天才很多時候想法就是和常人不同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8 11:33:55

hamidh 發表於 2019-4-8 11:28
"他收心回到一間生技公司上班,但他上任之後不是認真研究,而是勾搭上一位同樣狂野的女同事珍妮;兩人在公 ...

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這個科學浪子的得獎感言是「感謝你們,在我還能盡情享受生活的年齡,把諾貝爾獎頒給了我!」

真不是普通的狂人天才!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9-4-8 12:25:18

這是 科學的故事!但Kary Mullis把這個故事當成愛情故事!而且是悲淒的愛情故事!

奇葩般的科學發現!由一個奇葩般愛情觀的科學家!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8 12:42:24

alkim98 發表於 2019-4-8 12:25
這是 科學的故事!但Kary Mullis把這個故事當成愛情故事!而且是悲淒的愛情故事!

奇葩般的科學發現!由一 ...

我特別選一張Mullis年輕時候的相片,那可是帥得很。

所以這可不是悲淒的愛情故事,Mullis這輩子除了對科學有重大的貢獻,另外就是在女人堆裡打轉!
引言 使用道具
ado
威爾斯親王 | 2019-4-8 13:52:38

這是複製自己(人類),達成長生不老的一種可能方式!不過現今倒是往器官生成的方向在走。
是生物學上重要延伸發展的第一步基礎。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8 22:06:24

ado 發表於 2019-4-8 13:52
這是複製自己(人類),達成長生不老的一種可能方式!不過現今倒是往器官生成的方向在走。
是生物學上重要延 ...

所有現在有關基因工程的研究,都源自於我前天分享的DNA雙螺旋結構發現。

之後新的研究發現不斷延長人類的壽命,但是長生不老這種違反天道輪迴之事,還真的需要經常嗑藥的瘋狂分子生物學家才敢做這類的研究!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4-9 00:38:43

732 發表於 2019-4-8 11:33
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這個科學浪子的得獎感言是「感謝你們,在我還能盡情享受生活的年齡,把諾貝爾獎頒給 ...

這樣個性的人我也很喜歡

雖然我小時候的家庭環境不太好

物理也不太行,以前學的還不錯的高等工程數學、微積分都還給了教授

仍讓我有這個機會

讓我在盡情享受生活的年齡

也能讓自己的工作遊刃有餘

生活不至於匱乏

希望將來可以與朋友們可以並駕齊驅

甚至超越他們,享受與他們一樣的生活

方可不枉此生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9 20:46:06

idwang 發表於 2019-4-9 00:38
這樣個性的人我也很喜歡

雖然我小時候的家庭環境不太好


真的要趁年輕的時候做一些瘋狂的事,自己還有體力的時候享受人生。

像我現在出國旅遊就覺得體力有些不支,人生只有一次,絕對不能虛度!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