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4-26 09:07:08

1986年4月25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一百公里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按計劃準備停機進行保養。廠方打算趁此機會測試看看停電時,汽輪發電機的慣性動力能否在備用的柴油發電機接手供電之前,提供足夠電力給緊急爐心冷卻系統。於是他們在反應爐降載至50%時關閉緊急爐心冷卻系統的供電,從此開始一連串的陰錯陽差而踏上毀滅的道路。

先是技術員操作不當導致反應爐的輸出功率降得太快,為了回復到測試計劃所需的功率,又一下子拔出太多控制棒以致輸出功率快速增加,而緊急冷卻系統已關閉,當他們發現情況不對,想把控制棒插回去時,卻因管道變形而失敗。於是反應爐輸出功率暴增,溫度也急遽上升,冷卻水不斷化作水蒸氣,到了第二天4月26日淩晨一點多,終因水蒸氣的壓力過高而炸開了屋頂。幾秒後,燃料護套的鈷合金與水蒸氣反應產生氫氣,與氧氣作用而產生第二次爆炸,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而成為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事故發生後,當局立即疏散附近11萬6千名居民,同時派遣24萬名軍、警、消防人員與核電廠員工投入清理工作。但因為車諾比核災發生在蘇聯時代,在蘇維埃當局刻意隱瞞與封鎖之下,外界難以得知確切的死傷人數。經過20年的長期追蹤調查,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原子能總署於2006年提出報告,確認有28名清理者死於急性輻射病變,並估計除了上述那些暴露於高輻射劑量的人之外,輻射劑量高於天然背景輻射的居民還有27萬人。這62萬6千人中,有4千人將來可能因輻射罹癌死亡。

不過對許多人而言,受車諾比核災影響的絕不只上述那些在災區附近的人,因為輻射塵也會飄落至整個歐洲地區。只不過真正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就見仁見智,各自表述了。尤其歷經美國三哩島事件、日本福島核災後,支持核電與反對核電兩派之間的歧見日益加深,對於風險、效益與危害的評估更是南轅北轍。

科學家發現了核能,究竟是像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的天火呢?還是像潘朵拉打開不該開啟的盒子?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車諾比核災.jpg (410.86 KB, 下載次數: 2)

車諾比核災.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26 09:10:30

車諾比核災後,蘇聯政府為了處理事故,花費巨額金錢,並在其他因素的結合作用下,對蘇聯經濟造成嚴重且難以逆轉的傷害。

更重要的是,此事故迫使蘇聯的政治比過去更透明開放,並且間接地向全球展示核子戰爭會造成的浩劫,與引發全球對核能發電的疑慮。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26 09:15:54

在事故後,隔離區內變成部份野生動物的天堂。

雖然動物也飽受放射線之苦,但比起人類來說,放射線對牠們的傷害是非常輕微的,所以對牠們而言事故的發生反而是好事。在隔離區內的動物比如老鼠已適應了放射線,牠們的壽命和沒受放射線影響地區的老鼠比較大約相同。

隔離區內再度出現的動物:山貓、貓頭鷹、大白鷺、天鵝、棕熊、歐洲野牛、蒙古野馬、獾、河狸、野豬、鹿、麋鹿、狐狸、野兔、水獺、浣熊、狼、水鳥、灰藍山雀、黑松雞、黑鸛、鶴、白尾鵰等。

凡事都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這件嚴重的核災事件,引起了世人對核能使用的警覺性,也讓野生動物有一個棲息的家。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4-26 09:19:20

所以台灣在沒有核能的幫助下

無法鮭魚回鄉的台商

逐漸跑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設廠

導致經濟無法好轉

有核能又怕會出事

日本也是再三權衡之後,才再次重啟核電

核能真的是一體兩面

可能帶來災害,但是不啟用又會降低經濟發展

也真是兩難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26 11:49:43

idwang 發表於 2019-4-26 09:19
所以台灣在沒有核能的幫助下

無法鮭魚回鄉的台商

現在的核能電廠技術和幾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現在台灣對於核能是個禁忌的話題,無法以科學和理性來探討。

避免踩到板規紅線,還是不提了。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4-27 06:49:34

本篇最後由 jkjkjk110 於 2019-4-27 06:51 編輯

陰暗下的天空突然閃亮
一聲巨響伴隨熱浪而至
驕陽熄滅眼前一片黑暗
空氣瀰漫無數刺鼻氣息
耳邊的轟然巨響也消失
熱浪推臥在空曠大地上
不久天空下起傷人的雨
沖刷著大地出現的傷痕


上面是我編的
對核災其實我沒看法
不過我想說動物其實沒地方跑
在被獵捕的危險
和在危險的地方生存
我想他們會選後者
至少環境不會更差了

相較於生命的長度
活下去對他們而言比較重要
而且人會貼標籤 動物不會
如果不考慮生命長度
和其他人對這片土地的看法
或許也會有人生存

最後
人改造環境而活
動物適應環境而活
當人無法改變環境
那要學會適應環境的傷害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2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27 07:43:40

jkjkjk110 發表於 2019-4-27 06:49
陰暗下的天空突然閃亮
一聲巨響伴隨熱浪而至
驕陽熄滅眼前一片黑暗

好友早安,非常感謝您的回覆,每次都可以從中學習。

的確如好有所說,核災現場人類不敢去,反而變成動植物的聚集地。

沒沒有人類的捕殺,即時有比較強的放射性輻射,但是對這些野生動物而言,還是利大於弊。


生命總是會找到出口,這句話說得真是沒錯!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4-28 01:44:08

732 發表於 2019-4-27 07:43
好友早安,非常感謝您的回覆,每次都可以從中學習。

的確如好有所說,核災現場人類不敢去,反而變成動植 ...

時間會撫平傷痛
同時也帶走青春歲月
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和疤痕

生命總是會找到出口
可惜是無法回頭的單行道
可能是驕陽烈日
可能是漫天寒霜
也可能是一片漆黑
走過而不自知
等再回首一切都是歷史的點綴
更可能淹沒在歷史的洪流



好吧
我又閒閒無事了
發動以前語文老師教我的技能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好友太有才了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6-3 00:35:16

本篇最後由 jkjkjk110 於 2019-6-3 00:39 編輯

有時間可以看看
或許影片比文字更讓人明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