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5-22 08:23:22

1972年,全錄公司(Xerox)才新設立兩年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簡稱PARC)來了一位年輕人梅考菲(Robert Metcalfe)。這份工作並不是他的第一志願。他原以為自己會順利拿到博士學位,然後回到母校麻省理工學院教書的。

當他於1969年進 入哈佛大學研究所時,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才正要串起西岸四所大學的電腦主機,梅考菲決定他的論文題目就是將哈佛大學的主機連上 ARPAnet。不過校方哪放心讓他這毛頭小子動學校貴重的電腦,梅考菲只好試著回頭問麻省理工學院;可能是教授深知他的能耐,竟大表歡迎。於是他雖然念 的是哈佛的研究所,反而常泡在麻省理工學院;不到三年,他就成功做出網路介面卡,而且傳輸速度300K bps,雖然ARPAnet只能跑到50 K bps。

梅考菲自信滿滿的將博士論文提交出去,沒想到口試時竟沒有過關,於是他才來到PARC上班。不過他發現PARC裡的人個個深藏不 露,原來都是「滑鼠之父」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門下,如今他們也已經實現了他在1968年那場「所有演示之母」中的部分構想:配備滑鼠與圖形介面顯示器的個人電腦;而且還將全錄 原有的影印機改造成世上第一台雷射印表機。梅考菲的任務就是將每個人桌上的電腦與那台雷射印表機用網路連接起來,當然,還要能連上ARPAnet。

梅考菲算了一下:雷射印表機每秒可以列印一張500 dpi的信紙,因此理想狀態下,網路速度必須高達23M bps(8.5吋 X 500個點 X 11吋 X 500個點)。即使犧牲一些時間,ARPAnet的速度仍然差太多了,勢必得另外設計一套高速網路。

1973年的今天,梅考菲在紙上畫出這個高速網路的架構圖,並命名為「乙太網路(Ethernet)」,典故出自以前認為光是透過乙太傳播。他找來一位剛畢業的研究生David Boggs幫忙,在克服許多技術障礙,如編碼、除錯、時鐘同步、……等等問題後,他們兩人終於在半年後建構了多達一百個節點的乙太網路,彼此間用同軸電纜連接起來,成功實現了3M bps的資料傳輸。

1983年,乙太網路正式成為區域網路的統一標準,只是同軸電纜改為雙絞線,日後並隨著技術進步而提升傳輸速度與距離。在Wi-Fi普及之前,每台電腦必定配備乙太網路埠,以接上網路。回顧來時路,1973年5月22日這一天就被視為乙太網路誕生的日子。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乙太網路.jpg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id1223 + 30
shadow915 + 24 + 24 感謝大大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4  金幣 + 2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2 08:32:10

梅考菲(1946年- ),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美國科技先驅,發明了以太網,成立3Com且制定了Metcalfe's Law。

2005年3月14日,美國布希總統在白宮慶典時頒給他全國科技獎章,以表揚他創新以太網路及將其標準化及商業通用化上的領導地位。

根據IDC,在2004年全世界上有2億個新的以太網路的埠被製造出貨。

Metcalfe.jpg (367.26 KB, 下載次數: 0)

Metcalfe.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kid1223 + 30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3645077
大公爵 | 2019-5-23 23:34:30

○○有時天才的際遇,就是那麼崎嶇,心中所想的目標沒有實現,轉個彎結果成就了不同的事蹟。

○○還有說來好笑,隨著時間推演,科學理論的更新,現在科學家早已拋棄了〝乙太〞這種鬼東西了。因為有更好的理論去選擇?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4 09:04:26

s3645077 發表於 2019-5-23 23:34
○○有時天才的際遇,就是那麼崎嶇,心中所想的目標沒有實現,轉個彎結果成就了不同的事蹟。

○○還有說來 ...

乙太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設想的一種物質,為五元素之一。

19世紀的物理學家確定了光的波動性,但是當時的認知波必須要有介質傳遞。

這就如同聲波傳遞必須要有空氣,水波傳遞必須要有水,而乙太是當時認為是電磁波(光)的傳播媒質。。

但後來的實驗和理論表明,如果不假定「乙太」的存在,很多物理現象可以有更為簡單的解釋。也就是說,沒有任何觀測證據表明「乙太」存在,因此「乙太」理論被科學界拋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s3645077 + 10 過往的歷史~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hadow915
高級版主 | 2019-5-25 09:47:17

197X年,考試需要帶2B鉛筆,因為開始有電腦閱卷了⋯⋯當年的電腦課,在終端機寫好幾行程式,然後送到主機排隊等運算,等個幾分鐘之後主機傳回運算結果⋯⋯我記得當時寫程式是:
10 DIM A
20 DIM B
30 A=1
40 B=2
50 PRINT A+B
60 END

嗯⋯⋯就是讓電腦算出1+2等於多少。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kid1223 + 30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5 10:04:38

shadow915 發表於 2019-5-25 09:47
197X年,考試需要帶2B鉛筆,因為開始有電腦閱卷了⋯⋯當年的電腦課,在終端機寫好幾行程式,然後送到主機排 ...

我們經歷過一樣的時代,上機是要插紙卡才會運算。

現在一台蘋果X Pro手機的運算能力就超過197X年全世界電腦的計算能力。

現在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大行其道,20年後又不知道是如何一番光景!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s3645077 + 10 20年後,機器人將統治世界。(認真可能性.
kid1223 + 3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