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5-28 08:10:28

在夜空下仰望繁星若塵,除了讚嘆宇宙之浩瀚,不免也會猜想某個遙遠的星系是否也存在著其他智慧生物吧?美國天文學家德雷克自八歲起即如此幻想著。他大學念天文學,畢業後在軍艦上當了一陣子通訊官;結合這兩項學經歷,他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攻讀無線電天文學,終究成為以科學方法尋找外星文明的第一人。

1960年,德雷克將直徑26米的無線電望遠鏡對準12光年外位於鯨魚座的天倉五,與10.5光年外位於波江座的天苑四,搜尋是否有值得注意的特殊訊號;這成了「搜尋地外文明(SETI)」計劃的濫觴。第二年德雷克召開首屆SETI研討會,會中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公式」,用以估算我們有機會以電波接觸到的外星文明數量:

N = R* × fp × ne × fl × fi × fc × L

R*:銀河系平均每年誕生新恆星的數量(NASA估計7個)
fp:擁有行星之恆星的比例(幾乎等於1)
ne:每個恆星擁有允許生命的行星數量(難以估計,從億分之一到1/10都可能)
fl:其中真的孕育出生命的比例(難以估計,但有天文學家估計0.13以上)
fi:其中發展出文明的比例(難以估計,從億分之一到1都可能)
fc:其中發展出發射電波至外太空的比例(一般估計10%~20%)
L:這樣的科技文明平均存續時間(難以估計,從千年到億年都可能)
雖然這樣得出來的答案範圍太廣,從幾乎沒有到數百萬個都有可能,難以達成共識,但德雷克公式至少為原本天馬行空的胡亂猜測提供一個系統化的討論基礎。

德雷克本人的估算當然是極為樂觀的,他一生至今也都將全部心力奉獻於此。1972年發射的太空船先鋒十號上放了一塊由他與卡爾·薩根共同設計的鍍金鋁板,上面刻劃了氫原子能階、地球位置與一男一女圖像。希望若有穿梭星際的外星人捕獲它,能因而知道我們的存在。次年發射的先鋒十一號也裝了一塊同樣的鍍金鋁板,往宇宙另一個方向飛去。1974年,德雷克透過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Observatory)向古老的M13星團發射無線電波,希望該處數十萬顆恆星之中有智慧文明能接收到,並成功解讀用二進位編碼的訊息。

德雷克代表人類撰寫的銘版有如瓶中信尚在無垠的太空中漂流;阿雷西博訊息距離目的地也還有二萬五千年要走。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持續傾聽來自外太空的微弱訊號,希望能從中發現外星文明的話語。如果你認同德雷克的信念,你也可以到SETI的網站下載程式,用你的電腦一起幫忙尋找外星文明……。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Drake.jpg (30.75 KB, 下載次數: 0)

Drake.jpg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靜敲敲 + 3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ilman + 1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41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8 08:12:25

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onald Drake,1930年5月28日-)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與天體物理學家,以創立搜尋地外文明計劃與發明德雷克方程式及阿雷西博信息而聞名於世。

德雷克與薩根博士在1972年共同設計了先驅者鍍金鋁板,這也是人類首次將物理訊息送入外太空。先鋒號鍍金鋁板是讓外星生物可以理解我們的媒介。德雷克後來也負責監督航海家金唱片的製作

航海家金唱片.jpg (199.08 KB, 下載次數: 1)

航海家金唱片.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xuale + 30 這絕對是錯誤的做法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8 08:16:31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xuale + 30 可惜,這影片推理錯誤一堆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5-29 04:39:58

外星文明
窩在沙漠綠洲找大海


是不覺得找到或者被找到
有什麼好處
如果是商旅那貿易有可能
但是也要對方可以用或有需求
不能用是希望對方帶幾個紀念品嗎

如果是軍閥海盜
那對方搶完就算了
但加上駐紮奴役屠殺


當有能力走出綠洲
那也只是有能力走出而已
走出了沙漠就能適應高山大海或極地嗎


當然上述只是本人的猜測
也有可能帶回改變沙漠或綠洲的東西
真的要找
最好也是找到而不是被找到
歷史上也有這個例子
大航海時代
引言 使用道具
xuale
王室 | 2019-5-29 04:44:27

為何外星文明遲遲未露面?
1. 黑暗叢林法則
2. 科技文明爆發理論

參考來自:三體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9 11:35:11

jkjkjk110 發表於 2019-5-29 04:39
外星文明
窩在沙漠綠洲找大海

所以霍金博士一直反對人類尋找外星文明,因為後果可能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9 11:59:03

xuale 發表於 2019-5-29 04:44
為何外星文明遲遲未露面?
1. 黑暗叢林法則
2. 科技文明爆發理論

如果外星人有能力到達地球的話,說明他們的科技水平比人類發達非常多。

想想人類自己能夠探索太空不過是近五、六十年的事,地球的環境就在短期內被破壞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我在想一個文明發展到一個地步,是否就會自毀滅,就如同地球上的許多古文明一樣。

若外星人和人類處於差不多的科技水平,那也只能和人類一樣在茫茫宇宙中搜索著其他文明,只不過技術有限,還沒找到而已。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5-29 18:41:59

732 發表於 2019-5-29 11:35
所以霍金博士一直反對人類尋找外星文明,因為後果可能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

我覺得霍金博士沒把話說完
後果在相對條件下
其實也有可能可以承受

我上面說的
窩在沙漠綠洲找大海
當綠洲枯竭條件惡化
不得不出走適應環境
那時就必須找尋新的環境

當然未雨綢繆是對的
適當外出找路是必須的
綠洲可以當作後備基地來發展
所以找到跟被找到
條件差太多了


有人提到三體
我想說在滅亡時刻
任何瘋狂的舉動都存在可能性
火災都有人跳樓求生
在找不到食物的黑暗森林裡
那就是賭博了

在絕境下發出訊號
跟有可能找到出路下發出訊號
就要比較兩者差異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xuale
王室 | 2019-5-29 21:38:18

732 發表於 2019-5-29 11:59
如果外星人有能力到達地球的話,說明他們的科技水平比人類發達非常多。

想想人類自己能夠探索太空不過是 ...

正如732您回覆的,人類在50-60年間的科技進步是巨大的。
但是相比“有生命的星球”與“星際旅行”的時間來說,這50-60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是所謂的科技爆炸理論,在對外發射地球具有生命訊號這件事,在不知道外星生命的善惡前,這絕對是錯誤的
所以會有黑暗叢林法則

記得先前跟您預測的星球探索,必須現從開礦開始,也是來自您留言的邏輯推測
人類在短時間就把地球表層開採破壞,進而影響地球氣候環境
這邏輯推論下,破壞環境的代價高到一個程度后,
有兩個結果:1. 繼續開採,人類受到環境反撲報應
2. 人類會開始停止開採,並開始對外星球開採,
如果地球破壞程度深,那就包括星際移民,與星球環境開發
如果該星球有低等智慧生物,那就是殖民侵略
如果該星球有高等文明,那就看他們是否會反侵略
(這又連接回到黑暗叢林法則)


建議732大大可以參考“三體”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9 22:14:35

xuale 發表於 2019-5-29 21:38
正如732您回覆的,人類在50-60年間的科技進步是巨大的。
但是相比“有生命的星球”與“星際旅行”的時間 ...

三體這麼出名的科幻小說我當然聽說過,雖然原著沒有時間看,但是電影倒是看了過。

外星人議題迷人之處就是在於他們應該存在,但是我們又沒有確切的證據。





引言 使用道具
xuale
王室 | 2019-5-30 00:20:33

本篇最後由 xuale 於 2019-5-30 00:24 編輯
732 發表於 2019-5-29 22:14
三體這麼出名的科幻小說我當然聽說過,雖然原著沒有時間看,但是電影倒是看了過。

外星人議題迷人之處就 ...


按照我們科技進步的速度推測,要發展出十分之一光速的宇宙星艦的時間對比時間洪流也是可以忽略不計
再按此推估,在宇宙一百多億光年的歷史時間里,基本上可以做到跨越至少十億光年(理論上)
所以發現外星人或是外星人發現地球的機率是有的。

原因各方面推估有12種,我鏈接附在最後

1. There aren't any aliens to find. 宇宙太大,所以可能性小

2. There is no intelligent life besides us. 這對我們有利,低等生命星球利於星際移民

3. Intelligent species lack advanced technology. 根據科技爆炸理論,這沒有意義

4. Intelligent life self-destructs. 由地球發展方向推估,地球人自毀可能性高。如果限於本星球,由於資源有限,生命不能無限擴張,自毀可能性是有的。

5. The universe is a deadly place. 生命星球在還沒發展起來,就被流星毀滅,等等不可抗拒原因毀滅。


6. Space is big. 有可能,不過在科技爆炸理論下,這只是機率問題

7. We haven't been looking long enough. 可能性高,科技發展才幾十年,說不定,我們錯過了

8. We're not looking in the correct place. 也是有可能,不過人類不可能花時間在這低投報率的事情上。

9. Alien technology may be too advanced. 也有可能。他們在看我們,但是我們看不到他們

10. Nobody is transmitting. 黑暗叢林理論

11. Earth is deliberately not being contacted. 黑暗叢林理論

12. Aliens are already here and we just don't realize it. 各種神系傳說理論

source: https://www.space.com/37157-poss ... t-found-aliens.html

還有一個理論,依據1990年代經系學家羅賓˙漢森(Robin Hanson)提出的「大過濾理論(Great Filter Theory)」,文明進步到某一極限後,自我毀滅是無法逃避的結果。意思是,或許外星文明在抵達地球前,就已面臨自毀的命運。
這在做細菌在培養皿通過抗生素進化實驗可以看到類似現象。
如果人類在發展出跨星際交通工具前,把自己的資源用光了,或是內鬥自毀了,這就是大過濾理論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9-5-30 11:55:15

xuale 發表於 2019-5-30 00:20
按照我們科技進步的速度推測,要發展出十分之一光速的宇宙星艦的時間對比時間洪流也是可以忽略不計
再按 ...

其實還忽略了
生命的型態

生命的型態
包含時間的價值

在可以星際航行前
要先確保時間的流逝可以轉換
就像遊戲裡面的暫停按鈕
或者減緩時間對航行的影響

假設科學家創造了一個可以自足的空間
並且可以調整時間的流逝
在裡面創造
外面提供材料並應用
那才有可能實踐星際航行

而生命的型態
機械 能量
或者人工智能代替

用有限的生命
其實很難探究宇宙
除非能轉換生命的型態
或者加速演算的可能



當然總會有更先進的文明想到這個可能
他們可能時間也真的暫停或減緩了
只有探索隊在外面
或者用其他生命的型態來探索
就像你第九條說到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xuale + 30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