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826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LtDcC
王爵 | 2009-8-10 21:38:48

茅山方術,由來已久。元朝《茅山志》道山冊內記載有眾多方術經典。煉丹方面有《上清大洞高上三十九章經》、《上清金母求仙經》、《上清道君守三元真一經》:授?方面有《上清二十四高真玉?》、《上清三天正法?》等;易學方面有陶弘景《蔔筮要略》一卷、王遠知《易總》十五卷、司馬承幀《周易義略》三卷。鄭樵《通志藝文略》記載陶弘景在易學方面還著有《周易林》一卷、《易林體》三卷、《易髓》三卷、《星經》五卷、《三命立成算經》一卷、《三命抄略》二卷、《三命煞歷》一卷。由於歷史變遷,朝代更替,大部分書籍已經散佚,但從這些書目中反映了茅山歷代高道對中國道術的重要貢獻。同時也表明茅山高道們對這些術數的重視和運用。歷史上茅山流傳方術眾多,其中大部分已失傳,從現存的資料分析,茅山在符咒傳授方面直至近代才中斷;元明之際,茅山道教尚流傳奇門遁甲術,其中茅山道士起局法,格外引入矚目。下面僅從茅山符咒與奇門遁甲術中茅山道士起局法,來分析歷史上茅山上清派高道對於這一道術的貢獻和運用。

一、茅山符咒

l、何謂符咒

以敬天祀神,修齋建瞧,表達悃誠,天人感應,神人互通,感通神天,驗諸事物,即是符咒道術的宗旨。符咒,即畫符唸咒,一般情況下,施符往往就要唸咒。因畫符時需要唸咒,統稱符咒。經過如法如儀,按照畫符成規書寫的符又稱靈符、符法。與此同時,符咒與符?也是有區別的。道教認為,符?是天神的旨令與眾神的名錄,其作用役使鬼神,驅邪降魔,祈佑平安。也可以說符咒是陰陽契合靈應的一種表現方式。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符咒,有人深信不疑,有人報以感激,有人視為無稽,有人對之抱怨,但它始終還是在道門中流傳了下來。《道法會元》內「書符筆法」對此一段評說:「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被之神。以我之氣,合被之氣。神氣無形,而形於符。」又說:「咒者,祝也。」也就是說:咒語是頌神制邪的文字,又是道法使用最廣泛的的秘語,具有通神達靈的作用。如《茅山午朝科儀》內咒語:

衛靈咒:華陽境天,地肺名山,三峰混合,萬古聖鄉。氣運巴蜀,境接東皇,祥輝八表,煥合神光。三皇太初,肇啟靈場,群禮皈仰,福慶讓讓。恭伸三謁,不滯幽靈,傾心頂祝,百日翱翔。

焚符咒:太靈真,太虛真,吾奉紫微君,敕召諸吏兵,汝等吏兵諸帥將,護送表文到天庭,不得有違,吾道令急急。

2、靈符淵源

上清派認為:符乃天府玉京山自然梵氣,是赤氣化生之氣;若與天為徒,內修三光以成道,外運三光以為符。符有時與?合稱符?,符是天神的旨令,是眾神的名錄,又是記錄修道的名冊,凡信道者其名已注天曹,成道即歸天庭,天神有符,時而為圖,時而為文,在天空以雲彩顯現出來,高道慧眼之士,隨即而錄傳,遂成今日《道藏》所記載的神符;有時天神感應,遂將神符傳給修真煉養之士,以濟世利人。由此表明符是天神所降,精氣所成。其功用是主召九天,求仙致真;主召星宿,保國安民;以卻邪偽,安鎮五方。

宣和二年(公元l120年),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賜福良辰之夜,上清大洞三景法師路時中,設壇焚香,入室想出真煉養。驀地,異香滿室,見祖師與金光梵氣之中對他說:「我是昔日吳地趙升,現為金闕侍臣,我過去曾修道生活在天目山中,當時有道經秘符,升天得道時,我將這些秘文藏於江南句曲山之頂,你有道緣,希速取。」言畢,即失所在。事後,路時中專程來茅山謁峰頂,夜半時分,神光亙天,入山開掘三丈許,得一石函,帛書一卷,約長六七丈,書中央有細沙,他將所獲道書秘符整理分為二十四品,以傳好道之士。 (事見《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天津古籍出版社《道藏》第四冊、三頁)

此外,符在古代是帝王下旨令的憑證,其具有無尚的威武和權力。《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符」。當時是以銅虎符發兵,長六寸,竹使符出入征發。

秦漢之際,方仙道中的方術之士已有神符的記載,傳說葛洪的祖父葛玄擅長於符法,有一年大早,他與吳主孫權看見百姓成群結隊焚香祈禱,在向老天求雨。孫權說:「百姓們企盼下雨,你能讓他們得到雨嗎?」這時,葛玄畫了一張符,貼在祭土地神的廟裡。頃刻間,濃雲密佈,天色陰暗,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道路上的雨水流成尺餘深的小河,孫權又問說:「能使水中有魚嗎?」葛玄又畫了一道符扔到水裡,忽然,便有了成百條魚游來游去,葛玄並叫人捉來烹煮。像這樣變化的故事很多。

在符?中,通常與其並用的有咒、令、訣、印。咒有稱禁咒,或祝詞。

東漢興起的太平道與五鬥米道已有神符使用的例子,《太平經》中收有許多神符,如星像符、五神符等,並以符水為人治病,以符咒召刻鬼神。

3、道書靈符

茅山早期上清派主要經典《上清大洞真經》記述有三十九道真符,這些真符是經過誦經、咒語、存思、咽液等集諸法術與一體,它是早期茅山上清派修道煉養的特點,也是茅山道術不同與道教其它道派的明顯區別之一。《上清大洞真經》強調存思誦經,而且重視咽津服氣,微祝書符,三十九章中均有一道靈圖玉符,由此反映了上清經系的特點及玉符法則。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皇後孟氏誤吞針刺入喉中,沒有大夫可以取出,宮中早已聞知劉混康為一代高道,有司上奏,徽宗下詔進宮,以茅山道符讓盂氏吞服,而後吐出,針刺符上,宮中一時傳為神談,混康由此名聲大振。徽宗為謝其恩,賜號洞元通妙法師,令住持上清儲祥宮,這就是歷史上茅山神符運用的見證。

《上清靈寶大法》中「經句符書門」的靈符,宗於《道藏》卷首《度人經》,因經乃法之本,法乃經之用,後人以經符訣咒,就《度人經》中的經句,一一書符唸咒,謂可以集諸神,顯威靈,修真養生,趨吉避凶,建福立業,招財利市,家庭和睦,普掃不祥,辟邪度亡等靈感。

4、畫符成規

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發祥地,歷史上以符?派著稱,曾有四十五代宗師相繼傳承茅山大法,可以得知茅山正法的傳授極其嚴密,即無師不傳,無德不傳。此外,傳授神符還有許多清規戒律的制約,三皈五戒是要必須遵守的。《道法會元》內道法樞紐說:「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於紙上作用,以為符竅。殊不知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當於身中而求,不可求與他也。」這就明確指出了人體元氣與天地靈氣結合之後,可運化成竅成符,當經過修煉達到出現靈光以後,書符即有意想不到以及超現實不可思議的效果。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義御 + 10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williamwu123
王室 | 2011-1-28 17:21:23

感謝熱情無私的分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xz0166 + 4 + 4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