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西諾
王室 | 2009-9-15 16:19:04

吸血鬼是一種相當普及的人物形象,世界上幾乎每年都得出幾部有它們出場的電影,西方電影裡最多。純粹是一種幻想嗎?一些非常嚴肅的科學家認為絕非如此。實際上,拍成現代電影的那些吸血鬼均取材於中世紀的傳說,而這些傳說都有著其現實基礎。換句話說,歷史上有過吸血鬼,現在世上也還有。

  有科學家不相信有吸血鬼

  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物理教授科斯塔斯·埃弗基米奧不相信有吸血鬼,認為它們的存在有悖數學法則。因為照固定下來的說法,一個人一旦被吸血鬼咬過之後,他自己也會變成吸血鬼,然後也去吸別人的血。結果是:吸血鬼數應該呈幾何級數增加。

  不久前教授進行過計算,假定第一例吸血鬼出現在1600年,當時地球上有6億人。該吸血鬼去咬了另一個人,而被咬的人又去咬別的人,根據埃弗基米奧的計算,那隻需兩年半時間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吸血鬼,都去吸別人的血。既然歷史上沒出過這種事,那就說明不存在吸血鬼,現在也沒有。

  新的吸血鬼根本不能算是吸血鬼

  可是……

  據國際文傳電訊報報導,在俄羅斯新莫斯科加里寧格勒州的一個村落抓到一個年輕人,他用刀砍傷一個婦女後便著手吸她的血。

  又據BBC的報導,英國有個名叫哈德門的17歲的犯罪分子殺了女鄰居,吸乾了她的血,就求個長生不老。而德國的馬努埃拉和丹尼埃爾夫婦喝了被他們殺死的一個男人的血。為了能輕易咬穿血管,丹尼埃爾還把牙齒磨得相當鋒利,而馬努埃拉還配了若干又長又尖有如野獸獠牙的牙冠。

  西方報刊上的這種報導簡直多了去了。那是不是說:果真有吸血鬼呢?

  可據俄羅斯的醫學副博士謝爾蓋·瓦西里耶夫說,那些根本不能算是吸血鬼,而只能算是撒旦崇拜者,是一些神經錯亂的「莽漢」,他們在舉行某種儀式時往往都要喝血。所以不能將他們去混同那些真正有病的人,而那些病人很可能就是過去傳奇故事中出現的吸血鬼的原型。

  過去的「吸血鬼」都是被人放火燒掉

  大約在1000年前便有人提到了吸血鬼。在中世紀,關於它們的傳說已經很多很多。它們被抓起來之後,都被當成惡魔成千上萬地放在火上去燒。在當時宗教裁判官的不少著作裡都提到過吸血鬼的特徵。據說其模樣十分可怕:嘴裡戳出獠牙,眼神顯得精神失常,舉動帶有侵略性,害怕白晝的亮光,夜間才出來活動,常向人發動襲擊,喝他們的血。

  吸血鬼實際上是一種重症———卟啉症的患者

  第一個研究這一問題的是英國醫生李·伊利斯,他認為所謂的吸血鬼實際上是一種重症———卟啉症的患者。1963年,醫生曾向英國皇家醫學會提交一篇題為《論卟啉症和吸血鬼的病源》的論文,開始還很少人相信他,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人開始支持他的觀點,才慢慢相信,歐洲的那些關於吸血鬼和會變化的人的傳說還是有它的現實基礎。

  皮下毒素讓人變得黑面獠牙

  科學家認為,卟啉症很可能是一種遺傳病症,是由於基因的某種能影響到皮下色素的損傷所引起。

  那是因為每個活生物體都飽含稱之為卟啉的色素。比如說,它們進入能給樹葉綠色的葉綠素裡,也能進入能使血液成為紅色的血紅蛋白裡。由於基因程序的不規則,卟啉的自然交換便會受到影響。它們在皮下堆積起來,在陽光的作用下變成一種能將普通氧變成所謂單線氧的催化劑。而眾所周知,單線氧的分子對細胞有一種破壞作用。

  在這個問題上,謝爾蓋·瓦西里耶夫自有他的見解。他認為,在卟啉症嚴重發作時候,受損的組織會變得畸形。整個身體,尤其是肢端會蜷曲起來,結果使臉變得都認不出來了,怪嚇人的。皮膚變黑,牙床被腐蝕後現出獠牙,而卟啉又賦予其一種血紅色,所以給人一種帶血獠牙的印象。這種人都害怕陽光,在其照射下皮膚上常出現有痛感的燒傷潰瘍,他們只有夜間才出門,精神上開始有所變化。

  卟啉症患者對血紅蛋白的渴求

  科學家並不否認,卟啉症患者開始對別人的血有一種渴求,因為從外面進入的血紅蛋白有減輕痛苦的功能。可是中世紀又能到哪兒去弄血紅蛋白呢?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去吸別人的血,這在不少恐怖故事中已屢見不鮮。

  嗜血已經成了一個人的病態需求,於是一種自我保存的本能將其變成了吸血鬼。由此便出現了千千萬萬離奇古怪的神話。

  謝爾蓋·瓦西里耶夫認為,卟啉症到今天也還是個怪病,醫學界人士今天對這種病還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僅限於靠輸血來治療,但病重之後並不解決問題,不過萬幸的是這種重病例並不多,全世界也不過100例左右。

  據說,德國前總理科爾的夫人就是得了無法治癒的卟啉症而自盡的。她受盡了白晝亮光所引起的病痛之苦,實際上已多年不敢出家門一步,於2001年7月5日自盡。據《共青團真理報》編譯:粟周熊


  ●相關鏈接

  吸血鬼和癌症加拿大生物化學教授大衛·多爾芬也證實了卟啉症和吸血鬼現象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他還從中找到了一條合成治癌藥物的有效途徑。如果說單線氧會給組織帶來損傷,那何不利用它來殺死癌細胞呢?實驗中已經用來成功醫治好幾種腫瘤。一般都是將卟啉植入皮下,讓其接受日光的照射。後來科學家又找到了對熱輻射有反應的色素。紅外線能更深地穿透到體內,還能治療在其他組織裡的腫瘤。當然,在此過程中病人不會變成吸血鬼,因為他體內的工作並未遭到破壞,而完成了任務的色素還可以清除掉。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這內容若讓您滿意的話,請按下您所看到的,有您的愛心感謝獎勵,才有分享的動力!
回覆 使用道具
goodka02
公爵 | 2009-9-15 17:36:13

謝謝樓主無私的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lolaibatw
子爵 | 2009-9-15 19:28:00

本文最後由 lolaibatw 於 2009-9-15 19:32 編輯
吸血鬼是一種相當普及的人物形象,世界上幾乎每年都得出幾部有它們出場的電影,西方電影裡最多。純粹是一種幻想嗎?一些非常嚴肅的科學家認為絕非如此。實際上,拍成現代電影的那些吸血鬼均取材於中世紀的傳說,而這 ...
西諾 發表於 2009-9-15 16:19


我剛查了一下您剛才提的卟啉症(Porphyria)亦稱紫質症,

把吸血與卟啉症合在一起不只一點點牽強, 更像硬湊在一起的解釋, {:3_298:}

以下為我查到的資料,

紫質症(porphyria)是種相當罕見的疾病,它不是單一病類,而是由一群相類似的疾病所組成,有先天遺傳來的也有後天造成的,疾病發生率根據臨床統計約為30萬分之一。造成疾病的主因是血基質(heme) 的前驅物-紫質(porphyrin)及其衍生物代謝異常,使患者體內的紫質或其前驅物過量累積。至今,已知紫質症至少有七種類型,分別是合成血基質途徑中的不同酵素缺陷所造成,每種類型的患者臨床症狀不盡相同,但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皮膚病變: 皮膚非常敏感,輕微碰撞即產生傷口且不易癒合,有些對陽光非常敏感,皮膚經照光後會產生水泡、結痂和色素沉著,二、是神經內臟症狀: 患者會有腹痛、嘔吐或焦躁、沮喪、迷惘與精神錯亂等精神症狀。不同類型紫質症患者有不同的臨床症狀,有些只有皮膚病變或神經內臟症狀,或兩者皆有,甚至有些患者根本沒有症狀。茲將五種較常見的紫質症介紹如下。





紫質症的種類有哪些:

1.急性間歇性紫質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AIP)



  是所有紫質症中症狀最嚴重的,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的血球細胞或肝臟細胞內的酵素活性低於一般人的50%,一般而言,這樣的酵素活性就足以維持正常身體功能,並不會有特別的臨床表癥,但是一旦有其他的刺激或干擾因子影響此酵素系統時,就會造成急性發作。



  造成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包括:外在刺激,如:飢餓、不正常的飲食、酒、藥物與環境刺激;內在刺激,如:壓力、併發病症與正常的生理週期。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痙攣、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等,尿滯留、尿失禁、排尿疼痛也偶爾可見。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包括肌無力,常由下肢近端開始,也可能侵犯手臂及下肢遠端。知覺的改變,除了幻想、妄想、困惑混亂與急性精神症狀外,偶爾也會發生癲癇。自主神經失調可能引起心搏過速、高血壓、發燒等,腦內分泌異常及低血鈉或低血鎂等,其病程變異性相當大,可持續數日至數月不等。



  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症狀與尿液檢驗,患者的尿液可偵測出高量的ALA 與PBG。患者尿液中高濃度且無色的PBG,在光照下會漸漸凝聚轉變成紅棕色的紫質複合物,因此需注意到要發病前尿液的顏色會轉變成紅棕色,或病情好轉時顏色也會逐漸轉變正常琥珀色。



  多數的急性發作可以藥物來緩解,嚴重時仍需經由醫院作緊急處理,必須快速地找出並移除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在治療上,一開始有症狀時,應立即點滴注射或口服高濃度的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減輕患者疼痛可藉由止痛劑像嗎啡等的使用,焦躁的症狀可由心跳過速或高血壓的治療藥物舒解,癲癇可利用鎂離子或gabapentin治療,而靜脈注射血基質用以減少毒性物質ALA的累積,有效地阻止急性發作。如果急性發作是因為生理周期,可服用長效黃體激素(LHRH)類似物,如leuprolide來抑制排卵,降低週期性之月經期發作,這樣的治療需要一群專業人員,如:婦科醫生及其他相關醫生共同參予與評估。



2.遺傳性糞紫質症Hereditary Coproporphyria (HCP)



  這是紫質症中較不常見的一類,因為身體內的糞紫質原氧化�(Coproporphyrinogen oxidase,CPO)的酵素活性減少,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高,屬於肝臟型紫質症,高量的糞紫質會累積於肝臟中。這種紫質症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AIP)的臨床症狀相似,所不同的是這類患者皮膚會對光線敏感,此外,患者容易疲勞、肌肉無力等,有些則會伴隨有黃疸。目前的治療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同,皆可得到不錯的療效。目前此一類型已列入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當中。




3.異位型紫質症Variegate Porphyria (VP)



  異位型紫質症患者屬於體染色顯性遺傳,患者多在青年期甚至壯年期突然發病,青春期之前發病的很少。



  這類患者的神經內臟症狀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似,此外患者皮膚也會對光敏感,與其他類紫質症的光敏感性相似,在強光照射之後皮膚會有易脆龜裂、腐蝕、起水泡等的急性發作,而長期慢性暴露則會產生色素沉著、皮膚增厚等。異位型紫質症的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似,雖然有些專家認為這類患者的急性發作與月經週期沒有相關,目前並沒有很多的證據顯示異位型紫質症會有長期的精神疾病。當患者急性發作時,患者的尿液顏色可能轉紅,且尿液中ALA或PBG排泄量增加,伴隨高量的糞紫質。患者發病的嚴重性與這些紫質累積濃度的程度相關,當症狀緩解時,這些代謝產物也會跟著恢復正常。



  目前的神經內臟症狀治療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同,而平常皮膚治療的方法對於紫質症光敏感性皮膚炎效果並不好,病人盡量避免光照,並使用含有氧化鋅(Zinc oxide)、氧化鈦(Titanium oxide)的防曬乳液。如果患者是帶雙缺陷基因-即同型核子,在很早期就會發病,且症狀很嚴重,而帶原者(異形核子)一般來說其健康狀況基本上是良好的。



4.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Porphyria Cutanea Tarda (PCT)



  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是所有紫質症中最常見的,這種紫質症只會出現皮膚的症狀,某些異位型紫質症患者的尿液PBG也不會升高,常與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的診斷搞混。糞便與血液的uroporphyrins檢驗可區別這兩種紫質症。



  此類病人主要症狀為對光敏感,皮膚會儲存太陽輻射能,並透過光力學能量傳遞的過程將能量放出,造成皮膚組織與細胞的傷害與病變。容易曝曬到陽光的區域,如臉部、手臂、手背、手腕等,照到陽光之後皮膚會易脆龜裂、腐蝕、起水泡等。



  大約20%的病人,是由遺傳而來的,模式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雖然有病例在孩童時期發病,但大部分患者在成人後才顯現病徵。約80%的患者並無家族史,屬於偶發或毒性誘發的後天型,這些患者可能只有肝臟中的酵素有缺陷,目前對於此症的幾個促發因子已經界定出來,過度飲酒是目前所知道最重要的因子,這可能與慢性肝臟病變有關,雌性素的治療及病毒感染特別是HIV、C型肝炎病毒也可能會引發這類疾病,而B型肝炎病毒或某些殺真菌劑與除草劑中含的碳氫鹵化物也可能是因子,此外長時間接受腎臟的血液透析也可能引發,而過度鐵質的攝取也可能造成或加重的疾病的發生。目前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的治療相當理想,而含有β-胡蘿蔔素的防曬乳液可減低對皮膚的傷害。



5.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 (EPP)



  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是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在未成熟的紅血球-骨髓網狀細胞以及紅血球中,累積過量的代謝產物原紫質(protoporphyrins),由於原紫質溶水性極差,因此在尿液中不易偵測到,但在糞便中即可測到大量的累積。一般而言,這類患者的尿液中PBG與紫質(porphyrin)是正常的。



  男性患病率較高,且通常在孩童時期就發病。皮膚照到陽光之後,會發熱、搔癢、腫脹、發紅,在慢性陽光曝曬下,皮膚會起水泡然後潰爛與色素沉著。偶爾會有肝臟病變,因原紫質(protoporphyrins)累積偶爾會造成膽結石,需手術治療。女性患者的光敏性似乎在懷孕的時候會隨著紅血球中的原紫質而降低。



  維生素A的衍生物,如:β-胡蘿蔔素及其他的防曬乳液可提高對陽光的耐受性,此外使用結合膽鹽的物質,例如:cholestyramine與活性碳都可幫助身體移除原紫質。



紫質症患者的皮膚保養



  異位型紫質症、遺傳性糞紫質症、先天性紅血球合成性紫質症、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以及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患者皮膚很敏感,即使是稍微的碰撞都可能造成皮膚的損害,而且需長時間才能癒合。陽光使紫質症患者的皮膚變得容易破碎,尤其是陽光容易照到的部位,如:頭、面部、手臂、腿和脖子等,容易起水泡、皮膚變薄、破裂後結疤變黑。此外需特別注意的是,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和先天性紅血球合成性紫質症這兩類型紫質症,其皮膚敏感性的表現異於其他三個類型,這兩類的患者年紀很輕甚至於嬰兒期時就會顯現,且照到陽光後很快就會產生的皮膚症狀。下列兩點注意事項可提供作為紫質症患者皮膚保養準則:



1.避免陽光照射:



  盡量不要在陽光高照時待在戶外,如果有出門的必要,可選擇清晨或傍晚的時刻。如果皮膚已經出現傷口或水泡,陽光的照射應要絕對避免。出門時需保護陽光會照到的部位,你可以穿上長袖長褲,帶上帽子或套上長袖的袖套,且盡量選擇棉質的布料。除非是含鋅或鈦氧化物的防曬乳液,不然一般的乳液或藥品對於防曬並不能更有效保護皮膚,可以詢問藥師獲得效果較好的防曬藥品。



2.避免皮膚產生傷口:



  在清洗衣服或碗盤時,請記得擦上隔離的乳液及帶上橡膠手套保護你的雙手,盡量不要碰傷皮膚,若不小心皮膚有傷口,要避免抓破及使用強烈的抗菌藥物,用清水或中性的肥皂清洗即可。如果處理得當可以避免留下永久的疤痕。



以上資料轉錄自本會會訊第十期/遺傳諮詢員鍾尹禎整理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本會「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
引言 使用道具
a71443
侯爵 | 2009-9-15 22:15:48

好酷喔!我很喜歡吸血鬼
引言 使用道具
net123123
子爵 | 2009-9-15 23:36:46

不管如何這都算是地球一絕吧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