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739 | 回覆: 25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旖旎
王爵 | 2009-9-22 17:29:07

人體,很容易分成兩個類別,那就是男人和女人。當我們說到男人或者女人時,就已經區別了人體這個統一的概念。性別,是人類生理構成的客觀實在,同時,它又帶有濃厚的社會生活的文化印痕。不同社會生活環境中,性別的區分有著不同的文化風貌。在中國,男女分別的界線是始終被強調和看重的。男女之間存在著許多嚴格的、不容忽略的禁忌信條。它們大體上表現在男人和女人的性分別、男女之間的性誘惑、男人對女人的性壓迫、男人與女人對於神明的性褻瀆等等幾個方面。  

  1性分別禁忌

  區別男女,在中國人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需求。似乎男女不分,一切行為方式都將失去依據,所謂「陰陽不分世理亂」。陰陽可指男女。陽代表男性,陰代表女性。對於兩性人,俗稱「二尾(yi)子」、「陰陽人」,民間總是帶有一種嘲弄、蔑視的態度。穿著打扮方面,亦忌男女不辨。男女服裝,每一個朝代的時尚都有嚴格的區別。如果男穿女服,或者女著男裝是要犯忌諱的。鄂溫克族人,禁止夫妻互換衣帽穿戴,否則以為對狩獵不利。民間許多神話傳說中,有因男女換了服飾而使女方懷上身孕的說法。漢族有些地方,結婚時,讓男女雙方換褲帶,也有象徵生育的意義。還有許多民間故事、民間笑話中把「穿了女人的褲子」作為嘲笑某位紳士、官員或者其他男子的笑料,很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正因為舊時人們嚴格遵守著男女區別的種種標誌,所以才出現「梁祝」、「花木蘭」等等女扮男裝(也有男扮女裝)成功的事例。這種男女涇渭分別的符號標箋——服飾、舉止——使人們相信,它和人體性別是絕對一致而不可懷疑的。祝英台、花木蘭等都是鑽了性分別習俗的空子,在錯誤的性別符號掩飾下,矇蔽了眾人的眼睛。現如今,假如有男人留了長發,穿了花色的衣服,或者有女人穿了男裝,在公共場所都會引來許多好奇、詢問的目光,好像在說「這人是男的還是女的?」不弄個清楚明白水落石出,總好像有一塊「心病」似的。男、女應當一眼就讓人看出才好,才是中國人的習慣。在生產、勞作方面也是如此。男人有男人幹的活,女人有女人幹的活,女干男活,男干女活都是遭忌諱的。台灣高山族男人不能接觸女人專用的小鋤、農具、織機和豬圈;女人禁忌接觸男人的武器、獵具,不能進入男人的會所。普米族的婦女就不能犁地,不能打獵和取蜜,那是男人幹的活。青海省藏民中的男人不能做抹牛糞、打酥油、背水、磨炒麵、做飯等家務勞動,認為這是婦女們幹的活。

  佤族人械鬥時,女人不參加,男人則不能不參加。成年男子能參加而不參加者為習慣所不容,輕則受輿論指責,重則罰谷罰錢,以至抄家。漢族中有「男做女工,越做越窮」、「男做女工,一世命窮」、「男做女工,爛脫臀宮」等俗諺流傳。舊時,男人一般干田裡的活,參與社交活動,女人一般干家裡的活,不參與社交活動。男人幹家務常被人恥笑,以為「沒出息」;女人參與社交活動,又被指責為「瘋」、「野」、「不守規矩」、「不正經」。現在,這種觀念有所更新,男女分擔家務,同工同酬,男人能幹的,女人也能幹。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的話,便是對這種習俗演進的集中概括。當然,民間要求男女分別的慣習和社會上以男女分工有固定的認識之間並不完全等同,性別的區分本身也並無大錯,有時還確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需要,因此,區別男女性別的慣習並不能輕易被取消,它還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  

  2性誘惑禁忌

  性分別的作用之一就是要防止性誘惑。男女的標誌越明顯,性隔離就越容易實施。實施性隔離,被認為是制止和抵禦性誘惑的有效措施。因此,分別出單方面的男女性別之後,還要進一步防止男女之間的性接觸和性混雜,所謂「男女不同群」、「男女授受不親」。中國人過去一直主張男女之間相互避忌,男女之間一般不說話、不相視、不拉手、不互贈禮品,以防被人猜疑有性行為的發生。只有兒童時期才不避嫌疑,所謂「兩小無猜」。普米族忌諱男子向少女贈送手鐲和腰帶;土家族禁忌男人跟姑娘開玩笑,並不准外人和姑娘坐在同一條凳子上;漢族民間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俗諺,漢族、傣族、彝族、哈尼族、壯族等許多民族都有婦女不上宴客席的習俗。婦女不與男客同席。妻子不與丈夫同宗長輩同桌吃飯。《中國禮俗學綱要》云:「男女之嫌疑,如何辨之,則如男女不同坐,不共巾椸,乃至叔嫂不通問,不相為服,以此禮辨嫌疑,復以此禮保證其分辨也。」這些古訓禮教,來自民間風習,也在後世民間風俗中反映出來。「男女不同坐」,不但素不相識的男女是如此,即便是親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如此。姑、姊妹、女兒,已嫁而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不但在私下裡是如此,在公共場合也如此。直到清末民初,在戲院看戲還分男席、女席,男女看客是分開來坐的,即使是夫妻也不例外。再往上溯,中國古時一向禁止婦女觀劇,謂之「有傷風化」。《清稗類抄》中有段「京師婦女觀劇」的文字,涉此風習演變,不妨錄下以供參考。文曰:「道光時,京師戲園演劇,婦女皆可往觀,惟須在樓上耳。某御史巡視中城,謂有傷風化,疏請嚴禁,旋奉嚴旨禁止,而世族豪門,仍不斂跡,園門雖揭女告,仍熟視無睹也。

  某憤甚,思有以創之。一日,赴園,坐樓梯旁,遣役登樓宣言,謂奉旨明禁婦女觀劇,宅眷自諳禁令,來此者必為妓女,今召爾等下樓,候點名。宅眷不聽,某又使人傳諭曰:『果為宅眷者,則弁髦聖旨之罪,當更加等,速言夫家、母家姓名、官職聽參。』諸人大驚,圖竄,乃勒令各具不再觀劇甘結,事乃寢。京師戲園向無女座,婦女欲聽戲者,必探得堂會時,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在潔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光緒庚子,兩宮西巡後,京師南城各處,歌舞太平如故也……然自光緒季年以至宣統,婦女之入園觀劇,已相習成風矣。 」

  「不共巾椸」,則由人體性別的區分聯繫到衣物性別的區分,男女衣飾不能晾曬到同一根竹竿之上。這樣做的目的,或者是以為男女衣飾的接觸即等於男女之間的接觸;或者是擔心晾衣收衣時男女同椸枷便會使相遇、相接觸的機會增多,從而難免發生苟且的事情。「叔嫂不通問,不相為服」、「嫂不撫叔,叔不撫嫂」(參見《禮記》)是漢族的古俗。叔嫂是一個門裡的非夫妻關係的男女,平時接受較多,嫌疑最重,因而要求也更嚴。古時匈奴兄死妻嫂,是恐種姓之失。但在未具夫妻名分之時,叔嫂間的禁忌也是很嚴格的。據《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山西有「男女不貿易」的說法。男女間說話很講究分寸,一般不互相開玩笑。男女間禁忌互相看視,禁忌互相調笑,民間有「眉目傳情」、「暗送秋波」、「人浪笑,馬浪叫」的俗語流偉。過去藏族婦女見喇嘛和賓客時,都要以紅糖或乳茶涂面,否則以為冶容誨淫,有蠱惑僧客之意,須科以罪罰(參見《中華全國風俗志? 西藏》和《清稗類抄?藏女之服飾》)。維吾爾族的婦女一般不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面紗或蓋頭

3性壓迫禁忌

  在封建社會中,婦女被視為萬惡之源,是一種墮落、邪惡的象徵。女性常常要受到男性的壓制,男女是不平等的。有些俗語聽起來是尊重婦女的,比如「男不同女斗,雞不同狗斗」、「男人不問女人疾」等等。實際上仍是一種大男子主義的表現。遵從這種信仰的人並不是為了尊重女性,而是怕失去了男子的權威性、優越感,是卑視婦女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其對婦女心理上的損傷、侮辱則更甚。舊時,對婦女的歧視、壓迫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一般男人從事的活動,女人不便不能參與。傣族(德宏)禁忌婦女參加男子集會跳舞,婦女不能打擊樂器,男人說話時,除老年婦女外,年輕女子不能插嘴。漢族舊時對婦女的戶外活動限制尤嚴。婦女忌閒遊,忌串門兒。所謂「婦不閒遊,宅肆不相通」。愛串門兒的女人被人說閒話,指責為不規矩的女人。苗族婦女也不得串門兒,認為串門兒會踩著別人的門神。瑤族婦女過年節時不能串門兒,說是「出門兒多病」。廣西民間婦女「出入必戴帽簷,不露面首,亦得冶容誨淫之戒也」。好像女子把自然的體態容貌亮出來就是一種誨淫的罪孽了。而男子無論如何總是被蠱惑的,這種性別之間的不公平已被習俗的力量鞏固下來。「婦女無故不出戶庭,不事耕穫,不給薪水、不行鬻子市」成為舊時中國風俗中的普遍現象。

除了限制婦女的社會活動而外,對婦女的言行舉止,即所謂「婦容」也有許多嚴厲的禁忌。比如,舊時禁忌婦女走路時抬頭挺胸,否則便以為女子屬「桃花剋夫」型的,會壓男人一頭,克子剋夫。只有男人才能挺胸抬頭,女人則要低頭細步,最好是靠牆根躲著男人走,把男子的夫權優勢再鼎趁的高高的,才符合男權社會的崇尚。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古時在婦女裙邊或鞋面上綴上一些小銅鈴,便稱之為「禁步」。如此一來,婦女行時跨步稍大,即叮噹作響,於是自己便恐失禮而緩慢下來。《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云:「金銀珠翠插滿頭,寶石禁步身邊掛。」漢族人舊時要求婦女「目不斜視」、「走不露鞋,笑不露牙」、「言不露齒,外不露面」。京劇藝術家程硯秋在談到古典戲曲表演時曾提到鳳冠上的挑子和民間婦女的艾葉鉗子,他在《程硯秋文集》中寫道:「就以鳳冠上的挑子來說,它就和封建時代一般婦女耳上戴的艾葉鉗子有著同樣的作用,艾葉鉗子很長,垂在耳下,搖擺在臉的兩邊,看著是一種很美觀的裝飾品,其實它的原意並不單純的是為了美,而是一種限制婦女自由改採用自我管制的刑具。穿上官裝、戴上鳳冠,如果你想左顧右盼一下,也不能稍有自由,否則鳳冠上的挑子,會打在你的臉上,給你敲一下警鐘。民間婦女的艾葉鉗子也是一樣。」在坐姿方面,景頗族忌諱婦女坐時托著下巴,以為這是哀悼的姿勢,不吉利;婦女坐時,忌諱蹺二郎腿,以為不雅觀,不像安分守己的好女人;古時婦女還忌諱兩腳向外岔開坐著,即「箕踞」。《禮記?曲禮上》云:「坐毋箕。」有人考證,說這是因為古代下衣不全,恐箕踞露下體,構成大不敬。《韓詩外傳》、《列女傳》中都有此類事例的記述。不但行動言笑受拘束,連睡著了也有忌諱的。俗語「男人鼾田莊,女人鼾空房」,即是說女人忌諱睡覺

  打鼻鼾的。男人打鼾不要緊,非但不要緊還會打來田地莊園;女人打鼾就不吉利了,是要妨死丈夫的象徵。

  既然男女不能平等,不能一視同仁,不能平起平坐,那麼就要分個高低強弱了。中國民間一直有著男尊女卑的民俗信仰,「男人大丈夫,女人小豆腐」是至今流傳在童謠村語中的俗話。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民間俗信中便有許多忌諱男在女下或女在男上的信條。比如,假如男人在樓下,婦女禁忌上樓。必須上樓時,要示意男人避開,否則是大不吉利的。阿昌族、布依族等都有此俗信,並且禁忌婦女住在樓上,尤其忌外來的已婚婦女住樓上,說是怕衝犯了祖宗。這種忌男在女下或女在男上的禁忌信條,還擴延到衣物用具方面。白族、阿昌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漢族等許多民族都忌諱女人從男人使用的工具如扁擔、鋤頭、犁、耙、刀、槍、馬鞍子、馬鞭、套馬桿等器物上跨過,更不能用腳踏在上邊;男人的衣、帽、行李等,女人也不能踏踩或跨過,更不能坐在上邊,否則對男子不利,就像女人從男人的身上跨過一樣,會發生不祥的事情。男人們也忌諱從晾曬著的婦女的衣褲下走過,那樣如同女子從男人的頭上跨過,是男人的恥辱和不幸。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就禁忌婦女的衣褲晾曬到過路的地方,禁忌婦女的衣褲曬得很高,一般婦女的褲子只能曬到廁所旁邊。

  對婦女的性歧視和性壓迫甚至轉化成為道德問題。封建社會裡,男子可以娶三房四妾,女人則要「從一而終」,不得有任何失節的情事發生。女人最忌失節,失節便無顏面見人,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過去,許多婦女被封建禮教逼死在這一名下。民間習俗常以為妻必敬夫,視「怕老婆」、「氣(妻)管炎(嚴)」為一種值得嘲笑的反風俗現象。女忌不柔順,不從夫;男忌「懼內」、「管不住媳婦」。這種風俗在絕大多數民族中都存在。阿昌族認為「婦女當家家不富」,因而禁忌婦女當家作主;傣族(德宏)也忌婦女掌握經濟;

  洱源西山白族人中有「婦女無喉嚨,說話不算數」的俗話流傳;崩龍族群眾愛說:「騍馬不能戴鈴,女人不能比男人。」漢族對婦女的賤視,從稱謂上也看得很清楚。舊時,男人對外稱自己的愛人,很少叫「媳婦」的,一般只說「我家裡的」、「我們家做飯的」,或稱「賤內」、「糟糠」等等,簡直不把婦女當人看。舊時婦女一般沒有大名,只有娘家姓,出嫁後,再加上婆家姓,婆家姓還要加在娘家姓的前邊,稱作「××氏」,這就算是婦女的名號了。可見不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家庭中,婦女都是受歧視受壓迫的。現時期,男女平等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婦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歧視、壓迫女性的習俗是根深蒂固的,很難一下子消除,因此在生育、教養、升學、就業等等社會問題上仍然有所反映。

4性褻瀆禁忌

  男人和女人都可能褻瀆神明,尤其當被敬祀的神祇是有性別的而敬祀者又屬異性時更為警覺。漢族農曆八月十五夜,有拜祭月神的習俗;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夜有拜祭灶神的習俗。相傳月神為女神,民間以為月神便是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嫦娥是羿的妻子,因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不死藥,化為仙女,遂奔月為月精。因此後世禁忌男子拜月,以防褻瀆了月神嫦娥。俗傳灶神是男神,稱作「灶王爺」,據說他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要回天宮述說人間的是非。因此民間常在天祀灶。最早曾是由老婦祭祀灶神的,但後來改由男人祭祀了,婦女最多可跟在男人後邊祭祀一下。《日下舊聞考》記載:「京師居民祀社,猶仍舊俗,禁婦女主祭,家無男子,或迎鄰里代焉。」《京都風俗志》云:「二十三日晚間,於供桌設灶神紙像,或有二像者,謂之張灶、李灶,其一又曰燒灶。祭時男子先拜,婦女次之,諺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帝京景物略》云:「灶,老婦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婦女見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由「家無男子,或迎鄰里代焉」和「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可知禁忌婦女主祭灶神之嚴格,亦是謹防褻瀆神明之意。假如實在無人替代而又需祭拜怎麼辦呢?河南民間有一通融的辦法,即男子拜月,女子祭灶時,頭必戴一斗笠。可能是戴上斗笠,神祇就辨認不出祭拜者是男是女了。

  相比較而言,中國民間信奉神靈,男神多於女神,而且在生活中女性又是受男性壓迫的。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有了災禍發生,很容易地就被歸罪於女性,被認為是女性褻瀆了神明所造成的惡果。女子於是被認為是污穢的、霉氣的,是災星、禍水、喪門星等等,所以嫌惡的詞彙都加在了女性的身上。鄂溫克族絕對禁止女人摸男人的頭,他們認為男人頭上有佛,女人摸男人的頭是對男人的不尊重,也是對佛的褻瀆。女人禁止在屋內大小便,男人倒無所謂。許多民族都有女人經血髒的觀念。彝族因此而禁忌十五歲以上的女子爬上屋頂,對身懷有孕者要求更嚴;鄂倫春族禁忌婦女在經期跨過泉水,否則泉水要干涸;也不能到河裡洗澡,否則要天降大雨;達斡爾等民族禁忌婦女跨過鍋台,否則會衝犯灶王;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禁忌婦女使用男人的馬鞍子。獻給神的馬、馱神像的馬,禁忌婦女騎坐,怕騎髒了使神發怒,降禍於人。婦女禁忌到神位旁和「仙人柱」後面去,不能到掛有神像的地方去,不准觸摸薩滿的衣物、祭神的器具;怒族人禁忌婦女參與對氏族神靈、龍樹、山神的祭典;阿細人的祭密枝活動忌女人參加;崩龍族屋內設有佛爺起坐處,這個位置婦女是絕對不能去坐的;傣族舊時中廳設的床位也禁忌婦女坐臥;阿昌族、白族、土家族以及漢族部分地區都禁忌婦女在堂屋門檻上坐,以為婦女坐了堂屋門檻要辱沒家神,家中要破財的。漢族舊時還禁忌婦女到打麥場上去,禁忌婦女坐在打麥場上的石磙上,恐怕衝犯了財神,少打了糧食;禁忌婦女到打新井的地方去,說女人霉氣,女人一看打井,就打不出水井來了;禁忌婦女跨坐建房用的梁檁,怕沖了宅神,將來房子蓋得不結實,會有災禍發生;維吾爾族禁忌婦女入墳地,死者的妻子也不例外,送葬時只許男子進入墳地;人死為鬼,逝者成仙。對於亡故之人更不能褻瀆的。《禮記?喪大記》云:「男子不死於婦人之手,婦人不死於男子之手。」(鄭玄)注曰:「君子重終,為其相褻。」可見漢族對性褻瀆的忌諱之深;青海省蒙古族、藏族據說禁忌婦女之間打架鬥毆,以為對牲畜發展、草原茂盛不利。處罰的辦法是剃掉半個頭的頭髮;佤族禁忌用女人的舊衣服布來補男人的衣服,大約也是怕女人「不潔」、「不祥」。
 總之,民間以為女人的「不潔」、「晦氣」、「不祥」、「霉氣」是與生俱來的,是命中注定的。這一方面是因為對女性的經血的恐懼,以為是不潔的,危險的;另一方面也是性壓迫、性歧視的結果。但是,為什麼女人會褻瀆神明呢?如果反過來想想看,神靈鬼魅是不是也有一點怕女人呢?是不是女人的經血對神靈鬼魅也有一點「煞威風」、「破靈性」的作用呢?所以「經血」的「不潔」是否也有一種真正能夠脅迫神鬼的東西呢?這是男人的力量中所沒有的,是男人們所不能理解的,因此也為男人所嫉妒、所擔憂。所以男子要竭力貶斥

  經血為污穢的東西,說它會損傷神靈和男人。因此,禁忌婦女們在白天洗滌、處理這些穢物,而且洗滌時只能站著不能坐著。此類衣物不能見太陽,一定要隱藏起來。經血最忌讓男人看見,但民間也有以經血來行法術以制服鬼祟的。這時,經血又有其神聖的一面了。在生小孩的時候,男人是不准進產房的,否則,會被產婦的污血衝犯,會發生凶事的。按說這是婦女有理由陰止男人的時候了,但在舊社會裡許多地方的風俗都規定讓產婦離開家門到別處生產。可見即便是在性褻瀆的信仰中,也仍然是不能擺脫性歧視和性壓近的。因此,性褻瀆就幾乎成為女性單獨一方面的罪孽了。 

  5結語

  性的區別是人類的客觀實在,強調性別標誌的風俗慣習也基本上是無可指責的一種文化現象,但是性壓迫和性褻瀆就是另一回事了。性壓迫是有社會背景的,無論是在思想願望方面,還是在實際社會行為方面,無論是在生理基礎上還是在心理感覺上,男性對於女性的壓迫都是有根據而無道理的。上文我們已經指出過,性褻瀆中也充分體現著性壓迫的作用,所以性歧視、性壓迫是性別禁忌中的一個主要的謬誤。如果就純民俗學的眼光看,這種謬誤的產生有可能是從人類的性別差異在形體、體質、生理等方面的表現以及性行為的外觀形態中得出的直感錯覺。現在一些人還習慣於把某些人類的性行為描述為對女生的踐踏、蹂躪、強暴、侮辱等等,或許這在野蠻時期裡常常毫無掩飾地發生在人前的性行為的確會讓人們覺得男性對女性使用強力是一種正常的,因而能熟視無睹的事情;而女性如果反過來如此這般地「欺負」男性就很覺得彆扭,感到不那麼自然、不那麼正常了,這是一種自然的狀態。這種自然的狀態,隨著人類生活的社會化程度的不斷的提高,也得到某種相應的補充和加強。男性的生理方面的優勢使他們更多地擔起了人類共同生活中的重負。女性的勞動成了從屬的地位,因而在經濟上,女性對男性有了依附關係,這就進一步擴大了性別之間的差異,使男性更佔據了優勢,男人主持的公共事務越多,女人就越會退縮到家庭的小圈子裡去,女人的地位越來越低了,直到任憑男人擺佈的境地。這裡邊就出現了許多不純粹屬於風俗慣習的而是屬於上層

  文化的問題了。也就是說不純粹是民俗學的問題而是社會學的問題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兩性間的性歧視、性壓迫的問題也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到是一個謬誤了。這種謬誤正在逐漸地被人類自覺地克服著,兩性平等、男女一樣的觀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現在這方面的禁忌也正在消失和減弱著。這是令人欣慰的。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chihyang
公爵 | 2009-10-4 15:00:49

感謝大大熱情無私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roserliu
公爵 | 2009-10-23 17:20:18

謝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pat_5003
大親王 | 2009-10-23 21:32:19

last century women is threat badly
引言 使用道具
h44ay
大公爵 | 2009-10-24 12:55:09

謝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macoro
見習騎士 | 2009-10-24 16:45:23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satan110
騎士 | 2010-1-23 13:47:16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ian123
騎士 | 2010-1-23 14:54:12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bbnnmmm
準男爵 | 2010-1-23 22:33:00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tigit
準男爵 | 2010-2-17 10:07:04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gross2046
子爵 | 2010-6-6 22:59:05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好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
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讚讚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好好讚讚讚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讚讚好好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讚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讚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讚讚讚好好好好
引言 使用道具
s870023
侯爵 | 2010-6-6 23:12:02

多謝你ㄉ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xenoglossy
伯爵 | 2010-6-7 00:06:30

nice one. thx.
引言 使用道具
zulong0735
伯爵 | 2010-6-29 13:13:07

都是字~~好多好多字!!
引言 使用道具
a303302
鄉紳 | 2010-6-29 14:15:49

好多字....看得有點久
引言 使用道具
s930427
子爵 | 2010-6-29 16:27:07

thank for share
引言 使用道具
maydaykimo
子爵 | 2010-6-29 23:40:47

好多自


推禿ㄟ就好
引言 使用道具
狗罐頭
侯爵 | 2010-7-4 15:10:52

真是他嗎的複雜....
引言 使用道具
etmanno1
侯爵 | 2010-7-8 07:44:37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haohao123456
準男爵 | 2010-7-8 10:33:58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