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在40年前由當時的老闆們投票通過,從1979/80賽季開始啟用三分球,但當時的比賽是長人當道,主流打法就是求塞到禁區給中鋒單打,三分球是到要快速追大分差時才會使用的武器。在三分球出現的前六季,NBA平均每場比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沒有超過3.3次過。
火箭是全NBA最愛投三分球的球隊,本季團隊場均三分球出手次數達到44.3次,早期NBA跟現在相比顯得是不可思議。
今天的球迷很難想像沒有三分線的籃球,但在三分球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其實是引起很多教練反彈的。NCAA在1986年四月宣布啟用三分球,當時康乃狄克大學的名人堂教頭卡洪說:「它讓籃球變廉價了。」密西西比州大的教練威廉斯說:「我討厭這個花招,我是傳統派。」聖約翰大學的教練卡內賽卡說:「我覺得應該是足球界的傢夥搞出來的。」當時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新規則,但有一個人卻全心擁抱這項改變。
時年才33歲的皮提諾是普羅維登斯大學的總教練,根據運動家網站作家簡克斯(Jayson Jenks)的說法,他陣中最佳球員是個矮矮胖胖,一度考慮要轉學到第二級學校的後衛,叫做唐納文(就是現在雷霆隊的總教練)。在1985/86賽季普羅維登斯大學沒打進NCAA的64強,而且得分前五名的好手中有三個要畢業了,但他知道有了這條僅僅19呎9英吋的線,他們有競爭機會。在1986/87賽季,普羅維登斯教士隊靠著全NCAA最多的每場八記三分球,從17勝14敗進步到25勝9敗,並且打進了64強,一路殺進四強(是校史唯一一次四強經驗)。在16強賽時,他們以21分大勝第二種子阿拉巴馬大學,全場砍了20顆三分球,進了14顆。賽後皮提諾接受訪問時說:「阿拉巴馬比我們有更多武器,但我們充分利用三分球。每個人都可以適應新規則的。」
隔年皮提諾就被網羅回鍋NBA的尼克隊(他在去普羅維登斯之前是尼克的助理教練),在他回麥迪遜廣場花園之前的兩季,尼克加起來只拿到47勝,而他去尼克後,把三分哲學也帶去紐約,僅管NBA的三分線比NCAA的遠122公分。皮提諾在尼克的第二季,他為了解脫明星中鋒尤英頻頻遭包夾的困擾,決定要多投三分,好拉開禁區單打的空間。
皮提諾希望每場比賽他們起碼要投十顆三分,「球員知道如果他們不投三分球,我會生氣的。」當時尼克有個射手叫塔克(Trent Tucker),跟皮提諾說他投三分球前得要暖身,皮提諾叫他直接用投三分球當暖身。這季尼克隊在第55場比賽就改寫了NBA單季三分球紀錄,全季丟了1147顆三分球,比快艇多了快一千次。這對當時的NBA來說,皮提諾的打法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就在七年前,當年冠軍是湖人隊,你猜整季湖人三分球出手幾次?才94次(全NBA最少)。
名教練皮提諾1987年在尼克執教時,開始嘗試大量的三分球攻勢,團隊三分球總出手次數達到567次,比前一季的375成長很多,到了下一季更是出手達到1147次!
現在在路易維爾大學執教的皮提諾當年思想早人一步,他說其實這很簡單:「你不需要是個數學天才,才知道如果你三分線命中率有3成3,就等同兩分球5成命中率。」他最討厭的出手方式就是16到18英尺左右的中距離,要不就是禁區出手,不然就飆三分。這些今天統計派籃球奉為圭臬的戰法,皮提諾早在30年前就已經採用。
連續八年,NBA聯盟的三分出手次數創新高,今年如果按照當前的進度,將會首次出手八萬次以上,達到82688次。這現象從羅瑞的身上可以具體而微地展現,他從2006年在灰熊隊出道以來,從前六季三分球每場投不到兩個的一個後衛,變成本季平均出手9次三分的外線射手,從2007/08首度扛主力控球時,三分球只占他火力的24%,到今年三分球出手佔全部的59%,順勢而為,才成就這位冠軍後衛。
暴龍後衛羅瑞(右)場均三分球出手次數是略呈線每季緩步增加的趨勢,但從早年的1次到現在變9次也是讓人相當驚訝!
火箭隊在統計派總管莫雷的領導下,連續三季創下三分球歷史新高,三分球出手的次數比兩分球還多,完全屏棄中距離的打法,是當今三分戰術的最大實踐者,不過這波三分球革命的始作俑者,當然是2012/13的金州勇士。這年柯瑞開始解放我們對三分球距離的想像,會拋出前所未見的特大號三分,三分出手次數也激增,從前一季的4.7次暴增到7.7次,浪花兄弟的另一要角湯普森正值二年級球季,也有更多三分出手的自由,從菜鳥賽季的4.1次增加到6.4次,這年也是浪花兄弟首次打進季後賽。當柯爾從2014年來了之後,更是改造勇士成為超高轉速的小球部隊,以全聯盟最快的速度,最準的三分命中綠,拿下四年來三冠的第一座金盃。
勇士後衛柯瑞(中)在射程和速度的精進,掀起一波新的三分球革命,大幅改變了當代NBA賽事的風貌。
諷刺的是,當年NBA老闆的投票中,贊成派僅僅以些微差距獲勝。反對最力的人正是當年金州勇士隊的老闆米尤利(Franklin Mieuli),他說:「我可不想以後被記載為:在1979年夏天改變籃球的22個小矮人之一。我們會毀了團隊籃球的概念。」他的總經理兼總教練雅陀思(Al Attles)也應和:「這個規則會讓人發瘋啦,為什麼不獎勵走後門上籃的球隊,給他們三分?」也許老派的籃球人還是懷念當年的禁區肉搏戰,但今天的三分球已經無法回頭,還好米尤利先生在2010年就已經過世,不用目睹這個他口中會動搖國本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