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旖旎
王爵 | 2009-10-2 09:05:35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男女兩性之間存在的種種差異恰恰又是彼此之間產生愛情的根源所在。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差異引起好奇,差異產生慾望,差異更激發愛情。法國心理學家吉拉爾-博內指出:「我們只有面對一個與自己不一樣的人時,才會產生愛情的暈眩。」

儘管童話故事中白雪公主總是會遇上白馬王子,戲曲舞台上的絕代佳人也會死心塌地地戀著風流才子。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常看到這樣奇特的組合:美女愛上了野獸,鮮花總是心甘情願地插在了牛糞上,至於「老牛」卻常常堂而皇之地吃起「嫩草」——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那些美女、鮮花、嫩草都瞎了眼?

其實說穿了,這是愛情中的一種「補償心理」在作祟。

從情感上分析,大多數人都有一種「補償心理」:俗話說得好:缺什麼找什麼。所以個兒矮的總喜歡個兒高的,胖的喜歡找瘦的,沒錢的嚮往有錢的,醜八怪偏偏愛美女,表現在古今中外一切文藝作品中,那就是白馬王子總是愛上灰姑娘,淑女偏要死心塌地跟著強盜跑,妓女卻心甘情願倒貼給「小白臉」,連《聊齋》中的女鬼們都夢想著和白面書生「共結連理」,童話故事中的癩蛤蟆更想吃上一口天鵝肉。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我們也時時看到這種「缺什麼找什麼」的愛情組合:木訥的郭靖偏偏離不開俏皮的黃蓉,優柔寡斷的張無忌最愛蠻橫霸道的趙敏,喬峰頂天立地一個漢子,卻被嬌小柔媚的阿朱徹底融化——

「循規蹈矩的」總會被「放蕩不羈的」吸引,「腦滿腸肥的」一見「如花似玉的」就兩眼放光,上帝從造人的那一天開始,就決定了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他總要去尋找生命中缺失的「另一半」。愛情是怎樣產生?就是這樣產生的,你所有的正好是我缺的,我沒有的正好在你身上得到補償。差異像謎一樣吸引著彼此,這就是男女相愛的心理基礎:人永遠對自己身上缺少的東西感興趣。所以野生動物才會被築巢動物吸引。如果天下男女都一樣,恐怕愛情就不會產生,人類就會失去彼此相吸、繁衍後代的基礎,人類必將走向滅亡。

根據異性相吸的原理走到一起之後,我們才發現,差異又常常導致男女之間溝通困難,誤會叢生,因此,這本書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然,我把男人稱為野生動物、女人稱為築巢動物,只是相對這兩種性別中的絕大多數而言,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具有一定的相對性,沒有絕對性。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男人,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女人一樣,我在本書所探討的男女的差異性只適用於大多數人,因為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並非所有的男人都以事業為重,也有的男人偏偏不喜歡事業,樂於當個居家男人;天下女人也不見得都愛築巢,這年頭埋頭事業,推崇不婚主義、單身主義的新女性也漸漸多了起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