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423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angelsky777
威爾斯親王 | 2020-3-10 00:47:41

本篇最後由 angelsky777 於 2020-3-10 00:57 編輯



華女遭歧視反擊:我未帶毒

2020年03月08日 06:14  記者丁曙/洛杉磯報導




田子欣親歷新冠疫情歧視華人的遭遇,向社會和新聞界發聲堅決反擊。(田子欣提供)


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全社會瀰漫著一層恐懼氣氛,在不同程度上殃及在美華人甚至亞裔面孔。洛杉磯青年企業家田子欣(Celine Tien)近日在一間美甲店遭遇歧視,她指出,「我是中國人,但不代表我患有冠狀病毒(Covid-19)。恐懼比病毒本身更具傳染性!」

田子欣7日致電本報敍說她的遭遇。上個月她走進一家美甲店,一名50多歲的亞裔女技師過來為她服務。首先拿起她的手觀察手指,然後突然問:「你是中國人嗎?」 她回答「我是的。你呢?」她迅速回答「不」,我是越南人。」然後,她大聲咆哮起來:「你知道,我們怕中國人,因為你吃了怪異的食物把病毒帶到這裡。中國人,我不喜歡你,你太糟糕了、太糟糕了、太噁心了!」

田子欣回應,「我剛在1月份從大陸回來。如果您害怕我,請起來離開。」女技師沈默不語,田子欣抬頭看去,發現店裡的每個人都在聽她們的對話,但所有人都保持沈默。她將目光轉向她們時,每個人都避開了她的視線,店堂裡很安靜。直至經理走過來,讓那個女技師離開,並悄悄地向她道歉。田子欣咬住嘴唇停止顫抖。

回顧過去一個月裡,田子欣走在戶外時,與他人交流的眼神減少了;她想咳嗽時就咬住舌頭盡量不出聲;她參加聚會與人握手時,總要本能地掃描對方的手臂,以便發現最細微的猶豫;她去一家飯店午餐時,意識到自己是客人中唯一的華裔,心情比入口的食物還沈重。


田子欣指出,近期滾滾而來的新聞頭條,從對中國人的無情針砭和所謂的「衛生問題」討論,到街上行走的亞裔美國人被隨機拍照,都可能成為有關冠狀病毒的文章封面。聳人聽聞的報導和社交媒體衍生的恐懼比病毒本身更具傳染性。很多人容易接納和分享恐懼感。

怵目驚心的頭條新聞引起了田子欣的恐懼,同時也激發了她的思考。恐懼也是一種病毒,當恐懼在社群、Instagram故事、新聞頭條中蔓延時,人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正在持續傷害別人嗎?


那天田子欣從美甲店回家後,她和母親給美甲店老闆打電話,要求去她的商店並與她的員工交談。店主同意了。第二天早上,她和母親及兩個朋友,同這個美甲店亞裔女性工作人員圍成一圈交談。她們一個接一個地提問,這些問題揭示了她們最擔心的事情:冠狀病毒死亡率。她們還談到了中國人長期食用「怪異」食物的刻板觀念,不僅對華人而且對所有亞洲人都是有害的。因為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亞洲人看上去都一樣。

事實上,越南人也同樣受到了傷害。一位女店員說:「顧客進來一次又一次問我,你是中國人嗎?你去過中國嗎?你有病毒嗎?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但現在知道了。」


此外,令田子欣擔憂的不僅是那位美甲技師的怒吼,還有現場其他人的沈默,無人伸張正義,店堂一片寂靜。是認同她的言論還是不敢出頭? 田子欣最後表示,冠狀病毒傳染性強,人們必須採取防護措施且保持警惕。但是,在過去幾周中,她還發現了可能比新冠病毒更具傳染性的事情:種族主義歧視和目擊者沈默。如果看到有人例如像她這樣的例子,因為新冠疫情無端受到騷擾或攻擊,應當堅決反擊或聲援。如果當時不能說什麼,至少稍後再跟進,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有關Covid-19的事實,而不是恐懼。

田子欣是巴沙迪那Westridge女中校友,2012年榮獲總統志工獎,世界日報曾經報導過她的事蹟。後來她畢業於耶魯大學,目前是位於洛杉磯的Flowly放鬆訓練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




病患者活該墮入地獄、沒病百姓只會檢討他人…他:當瘟疫電影成為現實,人類到底學會什麼

2020-03-09 15:49 林富元




韓國瘟疫電影《戰疫》劇情與武漢肺炎疫情多有相似之處,令人看來不寒而慄。(圖/IMDb)

從小看很多電影,高中大學還寫了多篇當年的影評。近年來串流平台盛行,到處有看到飽的電影網站,更加如魚得水,而其中不需花腦筋又可以徹底暫忘一切的驚悚片, 更是最愛的休閒首選。

兩個月前我在亞洲旅行,每天體驗疫情加劇帶來的社會不安與人心惶惶,自己也參加過幾次排隊買口罩的長龍隊伍,每天小心謹慎搭公車乘捷運,遇見朋友連手也不握了。數周前回到美國矽谷,自我隔離超過3周之後,又碰上現在美國整體也開始警覺到冠狀病毒的威脅了(似乎到今天爲止,只剩川普一人還輕蔑地認爲這是對手民主黨搞的鬼)。

如此每天在加劇蔓延的恐懼中生活,很自然地就聯想到過去看過的一些經典疫情驚悚電影。最近不少人也在網上列出了類似的名單,挑選自己當年確實被震嚇恐嚇到的幾部經典來分享(沒有包括任何殭屍片。因爲如果包括所有的殭屍片,那就太浮濫了,所以先只談談三部比較貼近今日狀況的大片)。



《危機總動員》

有關瘟疫或傳染災難的主題,長久以來都是好萊塢科幻主題之一,但這部1995的電影可説是首度以科學醫學眼光,砸大錢大手筆製作的疾病災難片。

如果沒記錯的話,疫情是從非洲猴子像伊波拉(Ebola)那樣劇烈的傳染病開始傳出,到了美國一發不可收拾,所有你今天電視上看到各國的控制方法,這部電影都先想到了。最嚇人的是,目前我們的實景還只停留在武漢封城之類的措施,而這部電影直接就講了,政府啓動軍隊防疫,不但封城,最後計劃是要將染病城市以大量燃燒彈轟炸,將城市(包括所有市民)燒到片甲不留。軍方還將這項行動命名為「Operation Clean Sweep」,直譯就是「掃光行動」。這顯然是驚悚的電影情節,但與今天的實境其實相去不遠。某些城市如果再惡化一點,搞不好就有好大喜功的領導認爲要啓動趕盡殺絕行動?





《危機總動員》劇照。(圖/IMDb)


當然電影最後,英雄總是在緊要關頭找到解藥,救了全人類。當時我對這部電影深深有感,還去買了理查普萊斯頓(Richard Preston)著作的暢銷書《熱疫區》(Hot Zone)讀了兩遍。今天看到疫情的不可收拾,我難免會想,如果真有某個城市或地區全面失控,而封城策略也徹底崩潰,無法阻擋蔓延擴散,政府還能怎麽辦?是否真像電影那樣,捨小護大,使出殺手鐧將那些城市夷爲平地? 這在大部分地區應該做不到,在集權氾濫視人民為芻狗的地區,是否有可能是選項之一?太恐怖了!還好它只是電影……




《危機總動員》劇照。(圖/IMDb)


《全境擴散》

這部2011年大卡司的傳染病災難電影,講的是一個美國人在香港出差,接受飯局招待,之後果然中標,將傳染病帶回去傳開了。

記得是一部多線發展的影片(導演Steven Soderbergh特別擅長這種多人物從四面八方帶入故事,最終匯合起來成爲主軸的大片),我至少記得有三線:第一線是我最喜歡的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所演的研究員,一路追查,最後還犧牲自己。第二線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家如何努力的尋求解藥。第三線包括窮追猛打認爲此事有陰謀的記者,以及全家受害的父親,他們各自的故事。




《全境擴散》劇照。(圖/IMDb)




《全境擴散》劇照。(圖/IMDb)


《戰疫》

韓國驚悚片(包括傳染病災難的領域)這幾年在全世界相當發光。

一對走私兄弟在取貨的時候,發現滿貨櫃車已經腐爛發臭的偷渡人屍,再出來時弟弟就病發了。然後他們設法到醫院就醫,果然在醫院一觸即發,傳染病如是迅速傳開,接下來整個城市開始大亂,疫情像野火春風般地在全國全面散開。


這部2011年的電影,有兩個段落扎實反映到今天2020冠狀病毒的情況:一是電影中許多正常人在一個照面之後就被傳染了,群聚的地方更不用説,像排山倒海那樣散佈出去。我們看新聞說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真正的傳染方式有很多可能,而且都還不確定。加上很可能有不同的突變,所以往後的狀況可能還有大扭曲,十分令人擔憂。看以前的電影,想想今天,有點不寒而慄。




《戰疫》劇照。(圖/IMDb)


另一是政府與軍方的介入,除了高壓防堵之外,完全沒有別的方法。這樣一來,染病的人就淪入地獄,沒病的人也只能暫時躲避。全片的高潮在軍方封鎖道路嚴守防線,對數百萬蜂擁而來的患病百姓下了格殺勿論的命令,絕不容許任何病患跨越魚池一步。其實不久前啓動的封城機制,它代表的不就是同樣的意思嗎?被封起來的人,基本上就是自生自滅?而在外面看新聞的人,好一點的説些鼓勵的話,壞一點的就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網上有這麽一個説法,很多人給予武漢鼓勵,拼命在遠方嘶喊「武漢加油」。但同樣一批人,忽然發現身邊有武漢的遊客,立刻變臉怒吼「武漢滾蛋」!所以也有人説,病毒不可怕,人心才可怕!君不見我們自己身邊,雖然都在談疫情的防治,但只要牽涉到政治,立刻轉變成又酸又毒的彼此攻擊。每個人都以爲指出他人錯誤,就是自己加分,其實對整體都於事無補。


另外一部大賣座的韓片《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此篇先不討論。那部電影超好看,但它應該屬於純娛樂性的殭屍動作片,沒有直接反應到今天冠狀病毒的情境。


人類真的永遠學不到教訓嗎?

目前正是疫情如火如荼散播嚇人的熾熱時刻,人們的焦注與所有媒體版面也都放置在病毒疫情之上。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是大家都很會檢討別人:一定是那些亂吃奇怪動物野禽的人惹出來的禍?或一定是是某個國家實驗室不懷好意地人工調製出來的壞東西,用來攻擊他國?有些無知的歐美人也開始利用這個理由來歧視中國人(所有亞洲人因此也遭殃),藉此抒發過去數十年他們對中國巨大成長的不平衡嫉妒?

這些紛紛擾擾最後都會過去,我們只是不曉得會多快或多慢過去?但就像16世紀歐洲的瘟疫黑死病滅掉了一半人口,或像當年的小兒麻痹天花麻疹,再厲害的病毒遲早都會被人類克服。這就是人類的韌性,以及他多元性帶來的不斷創造新價值去克服舊問題。

不過剩下來的問題是,我們從這一次的大災難中又學到了什麽?會有什麽良性改變?除了知道從此家裏都要多留口罩以外,我們學到什麽?我在十幾年前多次演講講過,專欄也寫過,推測未來這樣忽然間冒出來不知名又完全無解的病症只會越來越多且頻率越來越快。以前非洲生病亞洲完全沒事,澳洲災難美洲不痛不癢,今天這個世界已經完全全球化,任何一個角落發現新病,很快的其他角落都會立刻有感承受,無人得以僥倖倖免。

不必説幾個世紀以前的災難,大家都記得SARS,所以SARS就被拿來與現在的冠狀病毒比較。其實在這段時間內,其他舊災難並未完全解決(像愛滋病、伊波拉),它們在繼續肆虐;新災難也還在不斷發生(豬瘟、口蹄疫、MERS……),只是並非每種疾病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或燒到自己屁股,所以是「別人的事」,自己過幾天又可以回到餐廳去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啦?



相關新聞:

肺炎疫情擴散 兩亞裔女子遭人惡意針對

病毒與歧視

新冠肺炎:疑受歧視 戴口罩亞裔男遭追斬

新冠病毒衝擊人類文明


新聞感言:

現實確實和疫情災難電影演藝的一般,
在患難中有展現人性光輝的人性之善......
也有展現人性醜惡的人性之惡......
而真正比疫情更恐怖更兇狠更邪惡的就是那疫情災難下的人性之惡......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f798 + 10 我很認同+1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1lqbylwsy
大公爵 | 2020-3-25 10:24:21

人類真的永遠學不到教訓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angelsky777
威爾斯親王 | 2020-3-29 17:49:47

1lqbylwsy 發表於 2020-3-25 10:24
人類真的永遠學不到教訓



面對疫情,
人性有光暉善良面,
亦有黑暗邪惡醜惡面,
端賴人性與人品的自我選擇!

然悲哀的是,
目前我們中華民國台灣最擅長搧風點火帶風向的網軍們,
展露出的是卑劣與險惡用心的人性之惡的那一面......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