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terley
皇帝 | 2020-3-13 00:52:36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蘇健忠攝影

有外媒今天詢問台灣防疫為何如此成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因警覺性高、過去防疫經驗以及專家提供的專業建議,才成功守住這波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有外媒詢問,台灣與中國僅一海之隔,但至今卻只有49例個案,防疫成功的關鍵是什麼;目前歐洲、中東的疫情都已失控,世界各國可以從台灣學到什麼。

陳時中說,台灣和中國距離如此近、病例卻相對少的主因在於防疫行動啟動的早,武漢早在去年12月17日就傳出有重症患者,因此台灣隨即於12月31日啟動登機檢疫措施,今年1月2日啟動應變中心,1月21日登機檢疫時就發現有武漢返台者出現疑似症狀,立即通報、隔離,成功揪出確診者,也持續追蹤後續接觸者狀況,「萬一啟動晚了,疫情恐怕一傳十、十傳百,導致疫情失控。」

陳時中說,世界各國防疫措施的訂定會依照國情、政治、法律制度有所不同,台灣因過去有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H1N1新型流感的防疫經驗,加上完整健保體系、全台多達99.9%民眾都納保,醫療制度、資訊系統也很完整,因此得以快速運用相關入境、就診資料加上過去經驗,找到或排除疑似個案。

他說,歷經這次疫情,很慶幸台灣有防疫人員辛苦進行疫調、有專家給予專業建議,逐步按照需要放寬相關通報,把疑似病人盡可能都納進來,2月14日起發現沒有旅遊史者也可能有潛藏病例,因此立即採取2大回溯性追查。

首先是對醫院內罹患肺炎、流感檢驗陰性者進行採檢,共檢驗113人、成功揪出第19案的白牌運將,該個案在確診當下就死亡,若沒有採回溯性追查,後續影響到的確診個案都可能在社區裡活動,造成更大影響。此外,台灣在社區內擴大採檢,回溯性採檢803人均為陰性,也對於社區狀況有更清楚的了解。

陳時中指出,台灣不僅警覺性較高,加上過去成功防疫經驗以及專家在公衛、專業醫學上的認知,提供寶貴經驗,作為醫學上的選擇、強化健保體系等,讓台灣在這波疫情有穩住,但未來還有很大的挑戰,會持續努力。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