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comsci 於 2020-3-24 01:20 編輯
732 發表於 2020-3-23 22:53 
小雨說的就是我們現在高教的實況,完全沒有所謂的"比較暗黑論"。
大學老師的任務除了教學之外,就是研究 ...
前/後半段的國立大學
這裡重點就來了, 大一大二即便老師如此, 他們還是能共筆, 甚至自己自修讀教科書, 所以成績還是可以很好, 加上很多"營養"課程
這是國立前半段的學生, 但後半段的, 成績可能還是可以很好, 但學到的東西就有明顯差距或是不足, 因為缺少了老師的提點, 當然
還是有認真的同學, 但相對比國立前半段少很多, 4年後混到了一張文憑, 但所學空洞, 到了社會上被說"你們這些大學生", 因為現在
一個助理教授要忙的東西比以前多很多(如果我沒錯的話), 大部分根本沒時間理大學部的同學, 隨便問他們你們知道 home-room
teacher是誰沒幾個知道或是CARE, 我在研究所的時候時常幫我的老師(指導教授)去多關注這些1, 2年級的學生, 因為他們更需要
比較資深的學長/姊來關照, 而我就是這個橋樑, 可能我比較雞婆或者...過來人的心態, 我是刀子口豆腐心, 在國外這種 "帶領制度"
從高中就有了, 例如peer-tutoring, 因為我高中在國外, 所以知道這些, 也就會將心比心的設想, 很多教授雖然忙, 但你去找他們
幫忙我想真正會拒絕你的應該也不多, 我現在用比較正向的說法XDD 對了, 還有一個就是, 台灣的學生比較不敢
主動提出問題, 或主動要教授釋疑, 或者考試的難易度等等, 我想大部分還是會聆聽學生們的意見, 但我們學生沒事不會主動去找^^"
也就造成了更多的想像與隔閡, 這是比較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