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1968119
王子 | 2020-3-24 17:29:59

2020-03-24 12:58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60歲李小姐常因泌尿道感染進出醫院,最近1次更是嚴重到腎臟發炎、引起敗血症,住院治療1週才穩定下來。醫師檢查發現她腎臟有1顆1.5公分大的結石,但因結石屬於尿酸結石,在X光片看不太出來,無法用一般體外震波碎石處理。經評估後採取軟式輸尿管鏡加上鈥雷射碎石治療,術後恢復快速、隔天就出院。

郭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吳建穎醫師建議無症狀的尿結石仍需定期回診追蹤。(記者王俊忠翻攝)

郭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吳建穎醫師指出,尿路結石是泌尿科門診很常見的疾病,台灣本土研究數據顯示,男性發生率約9.01%、女性約5.79%,整體約7.38%,好發於40-70歲族群。可怕的是,結石不但發生率很高、復發率也很高。

有研究指出,結石治療乾淨後,1年內再復發需要治療的機率約5%,5年內再復發率,女性為30%、男性更高達40%!如果40歲以前就曾經結石過、有家族病史、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等,復發機會更高,不可掉以輕心,吳醫師建議治療完成後仍須定期回泌尿科門診追蹤,避免更多併發症產生。

對於尿路結石是不是一定要治療?吳建穎表示,一般結石常見症狀是腰痛與血尿,有症狀必須治療。但臨床上有部分是沒有明顯症狀的結石,據2018年1項英國研究指出,平均大小約1公分的無症狀腎結石,追蹤5年發現有39.5%近4成產生結石相關的併發症(泌尿道感染、發燒、疼痛、腎功能惡化、尿路狹窄、結石增大需要手術等),26.6%需要手術介入,只有14.6%能自行排出。較年輕的患者和結石每年增大的患者容易產生併發症,所以即使是無症狀的尿路結石,臨床有導致腎功能嚴重退化者,建議要定期追蹤,如有體積變大或併發症產生,可早期治療。

吳醫師說,一般常見的尿路結石治療方式為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和輸尿管鏡碎石手術,比較複雜的狀況還有腎臟鏡造廔取石或傳統開腹手術取石與一些新手術方法可以選擇,各種手術各有優缺點,醫師會視病人狀況建議適合的治療方式。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