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20-4-15 14:00:5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20年4月15日

一名66歲男子罹患高血壓近4年,期間從未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因此,對治療逐漸懈怠並未規律測量血壓。直到一天,他因為頭暈、手腳無力緊急送往急診,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住院檢查排除顱內及頸部血管動脈硬化問題,經24小時心電圖檢查才發現是心房顫動惹的禍。所幸,在醫師評估下使用抗心律不整藥及抗血栓藥,治療迄今3年,控制穩定也未出現二次中風,壓在他心上的大石終得以放下。

長輩注意心房顫動 治療要兼顧控制心律與預防中風

收治該名患者的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內科邱富群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之一,估計全台約有23萬名患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研究顯示,70歲以上的年長者將近約10%有心房顫動,且本身具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衰竭等慢性病史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心房顫動的早期發現及治療相當重要,然而,由於心房顫動早期症狀不明顯,甚至完全沒有症狀,因此,臨床常見中風後追溯原因才發現是心房顫動的個案,呼籲高齡長輩除了做好慢性病的管理,也應檢視自身是否有心房顫動。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因此,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治療指引都以中風防治作為心房顫動的治療重點。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內科潘國利醫師指出
,心房顫動在發病初期往往是一陣一陣的,此時積極的矯正心律有助於減輕心房顫動症狀,並有機會回復成正常心律。建議治療心房顫動應同時兼顧控制心律與預防中風,才能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藥物或電燒可矯正心律 新型抗心律不整藥物增利器


嘉義長庚心臟內科潘國利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醫師會依據患者身體狀況,評估使用藥物或是電燒治療方式來矯正心律。目前有相對新型的抗心律不整藥物中,已經有藥物臨床試驗證實,除了可達到矯正心律的目的,同時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再住院與死亡的風險。潘國利醫師舉一名78歲老翁為例,該名患者深受因心房顫動發作導致嚴重心悸所苦,平均一天中有6小時處於心房顫動的狀態。起初給予鈣離子阻斷劑,臨床心悸現象並無獲得顯著改善,之後在醫師評估下,患者改用抗心律不整藥物,不僅改善心房顫動的發生頻率,心悸也獲得緩解。另外,針對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或經醫師評估適合接受心律不整燒灼手術的病患,嘉義長庚心臟內科也提供心房顫動電生理燒灼手術治療的服務,將好發心房顫動的左心房瓣膜交接處施行燒灼治療,讓患者心律回復到正常的狀態。

醫院推社區篩檢 找出心房顫動長者早治療


台灣自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對於好發老年族群的心房顫動也應有更積極的措施。根據內政部2019年老年人口統計,國內65歲年長者約占總人口數15%,其中又以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最高(19.38%),雲林縣次之(18.27%)。有鑑於此,在台北榮總陳適安副院長的帶領下,整合台北榮總,台中榮總嘉義分院與嘉義長庚的在地醫療資源,在今年(2020)與嘉義縣政府合作推廣心房顫動篩檢,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的潛在患者,期待能更早期診斷出心房顫動並接受早期治療。邱富群醫師也提到,目前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也在進行社區檢測的相關規劃,期盼能幫助更多潛在患者獲得及早診斷的機會。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purpleatm + 7 感謝大大分享
lee1231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7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4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davy224881996
王子 | 2020-4-15 14:09:25

身體不適即早就醫就對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