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孔祥鑫
伯爵 | 2009-11-6 06:11:28

駁中共的軍隊不抗日 !和只會打內戰!沒別的就是為了那些為中華民族犧牲的人屬於他們的軍人的榮譽!
本文所涉及的烈士除抗战初期牺牲的个别著名烈士职务为团级以外均为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或虽未使用八路军称谓但实际上由八路军干部领导组建并在以后列入八路军建制的部队中担任旅以上职务的干部。
第一部分 1937年年9月至1939年12月
1、王平陆 1902-1938 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 中共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1937年12月30日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1938年1月1日牺牲
2、陈锦秀 1912-1938 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作战牺牲
3、理琦 1908-1938 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8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
4、刘礼年 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1938年3月31日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
5、陆省三 1915-1938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中共鲁东地区工委书记 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
6、叶成焕 1913-1938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1938年4月16日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7、王育民 1914-1938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 1938年5月11日在河北省南宫县被敌杀害
8、刘连科 1917-1938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
9、秦进乐 1909-1938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 1938年9月23日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牲
10、陈宇环 1896-1938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1、张襄国 1911-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 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
12、洪麟阁 1902-1938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 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3、韩明柱 1913-1938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10月8日在山东省长山县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
14、金道松 1911-1938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1938年11月21日在日军空袭延安时牺牲
15、杨靖远 1902-1938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1938年12月14日在河北省盐山县牺牲
16、宣侠父 1898-1938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 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7、那恕 1915-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 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牺牲
18、杨万林 1911-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 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
19、温健公 1908-1938 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1938年12月26日在敌机空袭中牺牲
20、黄政 1908-1938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 1938年在绥远省陶林县章旦沟战斗中牺牲
21、李剑卜 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 1939年2月在河北省霸县新镇被敌杀害
22、邓永耀 1913-1939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日在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战斗中牺牲
23、陈生庆 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193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4、鲍辉 1904-1939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0日在山东省博山县遇害
25、高唏 1913-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 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26、蒋洪高 1909-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 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战斗中牺牲
27、苏苏 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 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峪战斗中牺牲
28、马耀南 1902-1939 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1939年7月22日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庄战斗中牺牲
29、黄胜斌 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 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战牺牲
30、魏大光 1911-1939 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 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船时与日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31、郭征 1915-1939 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1939年9月28日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牺牲
32、王铭森 ?-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11月15日在山西省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
33、胡一新 1913-1939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 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后牺牲
34、余化臣 1908-1939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
35、段世曾 190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 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战斗中牺牲
36、董少白 1912-1939 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
37、杨铁成 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
38、牟光义 1901-1939 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12月12日在山东省掖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日军遭遇,被捕后牺牲
第二部分 1940年1月-1941年12月
39. 曹志尚1902-1940 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 1940年2月于山东省嘉祥县响水口战斗中牺牲
40. 阎祖皋 1914-1940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1. 姜林 1918-1940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2. 彭德大 1914-1940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12日在绥远省武川县后垴包战斗中牺牲
43. 冷赤斋 1915-1940 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1940年春于河北省滏阳河西地区遇害
44. 马玉堂 1910-1940 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 1940年赴任途中过平汉铁路封锁线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
45. 闻允志 1900-1940 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 1940年春于山东省冠县渡卫河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牺牲
46. 李荣 1901-1940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临名关战斗中牺牲
47. 董天知 1910-1940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1940年8月20日于山西省潞城县王家庄战斗中牺牲
48. 徐秋 1898-1940 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49. 王溥 1910-1940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 郝玉明 1910-1940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 马振华 1907-1940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 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战牺牲
52. 郭建中 ?-1940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 1940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 苏精诚 1912-1941 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7日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 张铎 1915-1941 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战斗中牺牲
55. 贾源. ?-1941 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1941年2月16日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 朱宝琛 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 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 杜希龄 1906-1941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被害
58. 晏显升. ?-1941 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于山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 杨忠,原名欧阳吉善 1909-1941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9月4日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 刘海涛 1907-1941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 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 刘涛 1911-1941 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1941年12月4日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作战牺牲
62. 戴克信 1918-1941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2月于山东省巨野县作战牺牲
63. 王立人 1910-1941 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作战牺牲
64. 曹有民 1912-1941 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 刘子超 1905-1941 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1941年12月11日于山东省沂水县作战牺牲
66. 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 1941年于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作战牺牲
67. 熊德成 1907-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第三部分 1942年1月-1942年12月
68. 郭国言 1913-1942 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 范子侠. 1908-1942 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 在百团大战曾经三次负伤 1942年2月12日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 包森 1916-1942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2年1月12日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1942年2月27日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 刘德明 1911-1942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2年2月17日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 杨成德 ?-1942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 陆升勋 1907-1942 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 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牲
74. 刘诚光 1915-1942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3日在河北省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 刘诗松. 1911-1942 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11日于河北省南宫县郑家堤作战牺牲
76. 郭六顺. 1912-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4月17日于河北省交城县陈庄作战牺牲
77. 杨宏明 1910-1942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8. 孙益民 1913-1942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9. 陈元龙 1912-1942 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4月29日于山东省丘县作战牺牲
80. 左权 1906-1942 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1. 孙开楚 1909-1942 八路军后勤部军工部政委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2. 彭光 1914-1942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 谢瀚文 1908-1942 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4. 肖伟成 1906-1942 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战牺牲
85. 常德善 1911-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 王远因 1917-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 袁心纯 1913-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6月9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 王炳三 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6月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 石景芳 1912-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 1942年6月在山东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 杜子孚 1910-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1942年6月19日与部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 张友清 1905-1942 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 熊德臣 1907-1942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牲
93. 魏金山 191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9于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 孔庆同 1913-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 汪洋 1912-1942 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17日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牲
96. 王泊生1915-1942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1942年10月28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作战牺牲
97. 赖国清 1918-1942 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 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 于寄吾 1905-1942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 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99. 于一心 1910-1942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100.王至发 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 1916-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沧石路作战牺牲
续前:
唐克威 1913-1943 原名徐德乾,湖北省枣阳县人,1934年入党。1942年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1943年1月在抗击日军扫荡中唐率领一个连立在杞南坚持战斗。1月27日,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徐尚武 1912-1943 原名徐荣耀,山东省无棣县人,1938年入党。1941年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李永安 ?-1943 河北省宁津县人,1941年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3年2月3日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李忠 1913-1943 原名郑树筠,河北省蓟县人,1934年入党。1941年任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1943年3月15日,他率领二十余名武工队员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易良品 1912-1943 湖北省麻城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曾任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政委,93师271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3团团长、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25日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赵义京 1912-1943 湖北省黄安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抗战爆发后随八路军129师到达太行山区。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43年8月30日,5分区在河北省枣强县小白庄召开全区所属部队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结束后突然在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陈耀元 1909-1943 湖北省黄陂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8年入党。曾经在红四方面军中担任过副团长等职务。抗战爆发后在八路军129师任副团长、团长。后担任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8月30日,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萧永智 1916-1943 河南省新县人(一说为湖北省黄安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曾任红4军10师政治部主任,红31军9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委,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袁鸿化 陕西省高陵县人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军,在红31军中担任过营政委。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教导团政治部主任。1943年任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杨承德 1908-1943 江西省雩都县人,早年参加红军,参加过长征。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夏祖盛 1907-1943 湖北省黄安县人。曾任红四方面军9军27师政治部主任。抗战爆发后任青年抗战纵队1团政委、1943年任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朱程 1909-1943 浙江省平阳县人 黄埔军校六期和日本东京铁路学院毕业。抗战爆发后曾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1939年入党。1939年10月,他率领部队组织了狮子山伏击战,以牺牲六人的代价击毁日军汽车十余辆,打死日军一百三十多人,缴获枪支八十余枝。1940年被任命为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1943年9月28日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符竹庭 1912-1943 江西省广昌县人 1928年入党,同年参加红军。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调任红4军政治部副主任。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滨海军区以老6团(即115师343旅686团)和23团(原新四军3师8旅23团)两个团的兵力解放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卫星城赣榆并毙伤俘伪军两千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当月下旬,部队主动撤离并向黑林区旦头乡转移。26日,他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抗战期间新四军亡团以上干部名单(含阵亡/病故/事故)
*田英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主任,1938年4月7日被当地国民党袭杀
*王荣春 历任新四军2支队3团1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统战科科长,1939年1月6日当涂博望对日作战中阵亡
*邱金声 新四军2支队3团团长,1939年2月26日病故
*萧国生
历任新四军1支队1团政治处宣教股长,2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3月7日反日军扫荡作战中率一个连掩护主力突围时阵亡。
*胡发坚 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江抗第三路副司令员,1939年3月收缴大刀会土匪武装时阵亡。
*王赤 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春在武进坂上镇西王村追击日军时中弹阵亡
*王子清
丹阳游击纵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党支部书记,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副司令员,1939年4月11日,遭图谋叛变之参谋长倪健杀害
*龙树林
历任新四军教导营政治教导员,教导纵队训练处副主任,大队长,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17日在将图谋叛变之2支队方均部缴械时中弹身亡。
*黄道
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前往新四军军部商讨工作途中患病,遭注射毒针身亡。
*涂正坤
新四军上校参仪,驻平江留守处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27集团军突袭新四军平江通讯处,遭杀害。
*罗梓铭 八路军总部少校副官,新四军平江留守处中校主任,中共湘赣特委书记,平江惨案遭国民党捕杀
*吴渊 新四军平江留守处秘书主任,评奖惨案遭捕杀
*叶辅平 新四军军需处处长,1939年8月赴港采购军需物资返回途中车祸遇难
*吴(火昆)
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1939年9月8日对日作战回师时遭忠义救国军突袭阵亡。
*时雨 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科科长,1939年9月在无锡梅村对日作战中阵亡
*文明地
历任新四军4支队7团3营政治教导员,9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秋率部在嘉山县石坝圩伏击日军时阵亡
*曹云露
新四军游击2纵队政治委员,第21集团军游击5大队3中队政治教导员,夏家山惨案突围后1939年10月遭黄冈自卫队所杀
*王恩九 新四军驻确山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竹沟惨案中前往确山县政府说理时遭捕杀
*刘震英
历任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新六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12月27日反扫荡作战中与日伪夜战中阵亡。
*罗化成
历任新四军2支队军医处处长,军需处处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0年2月20日与日军作战时由于受冻心脏病复发逝世
*丁宇宸 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副大队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参谋长,1940年2月反顽作战中阵亡
*陈文甫
宿西独立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宿县独立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新四军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1940年3月17日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友邻国民党军南渡浍河,率该团一营与日军血战竟日,不幸阵亡,同时阵亡的还有副营长张凡锡。
*鲁雨亭
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处长,永城县县长,1938年率游击队投奔新四军,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1940年4月1日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桂逢洲
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参谋长,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兼3大队队长,新编第九团团长,1940年4月21日无为照明山反顽作战中阵亡。
*田丰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0年3月22日与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交涉释放被扣人员时被扣留,4月被活埋
*曾昭铭
新四军3支队5团副团长,新四军教导总队上干队党支部书记,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3月22日护送张云逸家属等人前往江北指挥部途中遭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扣押杀害。
*杨木贵 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军需,支队军需主任,1940年4月26日反扫荡作战中率支队军需处突围时阵亡
*李宗南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豫鄂挺进纵队作战科长,1940年5月25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谢昆
豫鄂边区党委警卫营政治教导员,鄂北支队副支队长,随枣支队政治委员,1941年5月率部到枣南地区活动,5月29日遭国民党襄阳保安队包围阵亡。
*林英
海门县服务团总干事,海门警卫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5月遭国民党苏北游击指挥部3支队突袭,转移时不幸被俘,第二天被杀。
*胡晓初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新四军游击支队2总队总队长,1941年初部队遭国民党骑兵突袭,战斗中被俘,5月被杀
*朱松寿
国民党忠义救国军5支队司令,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新四军江抗第五路司令,江阴民众抗日自卫队司令,1941年5月劝说地方武装加入新四军时遭军统所杀。
*石坚白 新四军4师10旅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科长。1941年6月与伪军遭遇战中阵亡
*孙占彪
江苏省第四行政区特务总队7连连长,率部加入新四军后任南通独立营营长,,南通独立团团长,南通警卫团副团长,6月29日在二甲镇五福桥伏击日军时重伤不治
*刘全
新四军7师19旅55团政治处副主任,57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6月携经费及部分武器弹药返回时与日军遭遇,泅渡突围时溺水。
*李智 新四军襄南办事处主任,1941年6月被国民党杀害
*黄全德
鄂南挺进队党代表,鄂南挺进纵队独立五团政治委员,1941年7月6日在鄂城夏家榜开会时,为汉奸告密遭日军包围,突围时被俘,不久被杀
*王苏
梁湖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附兼1中队队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独立五团团长,1941年7月6日开会时遭日军保卫,突围时被俘,不久被杀。
*赵伯华
常熟人民抗日自卫团司令,江抗第二路2支队支队长,新江抗西路教导队队长,新四军6师18旅51团参谋长,1941年7月7日拔除武进县北芙蓉圩七房村日伪据点的战斗中阵亡
黄重厚 江苏省保安8旅营长,联抗独立支队支队长,7月21日率部与日军遭遇,突围时不幸溺水
*王明星
新四军3支队6团3连连长,新江抗2支队2大队大队长,3支队支队长,新四军6师18旅54团1营营长,54团参谋长,55团参谋长1941年7月反清乡作战中率该团4连80余人在清乡区与日军周旋半月之久,尝一日六战,7月23日突围时与日军遭遇全体阵亡。
邱东平
新四军1支队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兼陈毅秘书,鲁艺华中分院教导主任,1941年7月24日反扫荡作战中率鲁艺师生第二队突围时阵亡。
*许晴 鲁艺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1941年7月24日掩护鲁艺师生第二队突围时阵亡
*裴励
八路军苏鲁豫支队3大队6中队队长,支队政治部民运干事,八路军5纵队1支队政治部民运干事,新四军3师7旅教导队政治委员,盐城独立团政治委员,1941年7月28日反扫荡作战中遭土匪伏击阵亡。
*周叔屏
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团队3大队队长,新四军青龙潭留守处主任,安随应游击支队支队长,1941年7月28日反扫荡作战中负伤被俘,次日被杀。
*张裕生
信南人民抗日自卫大队队长,信南抗日挺进队2大队大队长,1支队队长豫鄂挺进纵队信应游击总队队长,1941年7月病逝。
*周乐生 新四军6师16旅47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7月47团遭日军保卫,突围时为救助警卫员中弹阵亡
*吴骥怀 新四军后方医院政治部主任,1941年7月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许维新
新四军1支队独立营营长,1支队新六团2营营长,句容县第四区区长,新四军6师兵站站长,溧水县县长兼警卫营营长,1941年8月7日进行统战工作时,遭警卫员中内奸杀害。
*蔡亚雄
应县抗日游击总队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云梦县游击大队大队长,1941年8月16日在罗家店与日军遭遇,激战中阵亡
*严根辉
新四军2支队4团3营文书,书记,2支队司令部参谋,6师16旅48团参谋长,率小部队在宜兴进行游击活动,1941年8月对日作战中阵亡。
*张正坤
新四军1支队1团副团长,2团团长,1938年8月率该团攻占句容县城,首创新四军占领日踞县城的战例,后任1支队参谋长,3支队司令员,曾率部粉碎日军扫荡并收复泾县县城。皖南事变中被俘,组织越狱时中弹牺牲
*陈震寰
别动总队淞沪特遣支队第六梯团团长,江抗独立第三支队支队长,江抗第2路副司令员,1941年7月日军清乡期间由于家庭拖累被捕,后被杀害。
*徐锦树 新四军营长,3支队5团团长,皖南事变中被俘,越狱途中被杀
*陈龙标 新四军1支队副官主任,皖南事变中被俘,1941年秋被杀
*李志高 新四军参谋处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新四军7师参谋长,1941年秋亡故
*巫�通
句容县民众抗敌自卫团,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三团团长,新四军6师16旅47团团长,第五行政区专员兼句容县县长,1941年9月6日专员公署遭日军合围,突围时受伤被俘,绝食殉国。
*王助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1941年9月21日遭土匪袭击阵亡

第二部分:1943年以后阵亡的主要干部名单
102唐克威1913-1943原名徐德乾,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1943年1月27日,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103徐尚武1912-1943原名徐荣耀,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104李永安?-1943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3年2月3日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105李忠1913-1943原名郑树筠,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1943年3月15日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106易良品1912-1943八路军、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25日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107赵义京1912-1943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43年8月30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108陈耀元1909-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8月30日,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09萧永智1916-1943八路军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110袁鸿化陕西省高陵县人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111杨承德1908-1943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112夏祖盛1907-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113朱程1909-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1943年9月28日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114符竹庭1912-1943八路军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马本斋,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44年2月7日山东莘县病故)



胡乃超,冀鲁豫军区九分区参谋长(44年5月河南滑县作战牺牲)



马晓云,渤海军区六分区副司令(44年8月山东青城作战牺牲)



曾锦云,晋绥塞北分区政治部主任(44年10月23日山西偏关作战牺牲)



康俊仁,太岳军区五分区司令(44年山西夏县作战牺牲)



刘志超,太岳军区五分区副司令(44年山西闻喜作战牺牲)



王舟平,八路军河南军区二分区独立旅政委(45年6月河南新[安]渑[池]遇害)



汪德清,八路军河南军区二分区独立旅副旅长(45年6月河南新[安]渑[池]遇害)



赖勤,冀南军区后勤部政委(45年6月晋冀鲁豫白求恩医院病故)



白云,河南军区二分区独立旅参谋长(45年6月河南新[安]渑[池]遇害)



李星三,河南军区二分区独立旅政治部主任(45年6月河南新[安]渑[池]遇害)



王先臣,冀中军区六分区司令(45年7月2日河北赵县作战牺牲)



桂干生,冀南军区一分区司令员(45年7月8日山西平遥作战牺牲)



尹斌,冀鲁豫八分区副政委(45年7月10日山东范县作战牺牲)



才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45年7月河北遵化作战牺牲)



石潇江,渤海军区五分区副司令员(45年9月渤海湾遇害)



安征夫,渤海军区一分区政治部主任(45年9月山东诸城作战牺牲)



方成,冀察军区十九分区政治部主任(45年9月察哈尔北张病故)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孔祥鑫
伯爵 | 2009-11-6 06:13:39

抗美援朝
1953年10月25日美聯社發布的聯合國軍損失人數為147萬餘人,韓國國防部編寫的《韓國戰爭史》和日本《軍事史雜誌》公佈的損失人數為116萬餘人
   
   1956年美聯社公佈的數據是:美軍傷亡失踪被俘總計14萬2千(142091人),美軍和聯合國軍共計傷亡148萬人(1474269人)。
   
   1988年出版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統計數字為,中朝軍隊共殲敵109萬餘人(含朝鮮人民軍獨立作戰殲敵13.6萬餘人),其中美軍39萬餘人,韓軍66萬餘人,其他僕從軍2萬餘人。志願軍戰鬥傷亡36萬,非戰鬥傷亡41萬。朝鮮人民軍作戰傷亡26萬人,中朝方面共損失100萬。中國有14萬英雄兒女長眠在異國他鄉。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其中北京市1438名,天津市977名,河北省10155名,山西省5835名,內蒙古自治區1683名,遼寧省13374名,吉林省18260名,黑龍江省8222名,山東省19685名,上海市1634名,江蘇省7268名,安徽省4151名,浙江省3732名,江西省2162名,福建省982名,河南省10673名,湖北省5167名,湖南省10687名,廣東省3186名,廣西壯族自治區2915名,陝西省2802名,寧夏回族自治區461名,甘肅省1041名,青海省48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1名,四川省30789名,貴州省2799名,雲南省1482名。
   
  而位於美國華盛頓的朝鮮戰爭紀念碑上顯示的傷亡失踪被俘總計:美軍172847聯合國軍2256523總計:2429370 。陣亡美軍54246人,聯合國軍628833人。這個數字遠大於1956年美聯社公佈的數據。
  陣亡:美軍54246,聯合國軍628833 ,合計:683079;
  失踪:美軍8177聯合國軍470267合計:478444;
  被俘:美軍7140聯合國軍92970合計:100110;
  受傷:美軍103284聯合國軍1064453合計:116773。
   
  雙方都是自己統計自己的傷亡。要有水份都有。

我認為迄今為止,以雙石的研究最為翔實可信,引錄如下:
   
  朝鮮戰爭雙方地面部隊損失表
   
   7月27日,中朝聯合司令部發表戰績公報。公報稱:
  自1950年6月25日至本日止,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斃傷俘敵1093839名,其中美軍397 543名,擊落擊傷和繳獲敵機12 224架,擊毀擊傷和繳獲敵軍坦克3 064輛,擊毀擊傷和繳獲敵軍各種炮7 695門,擊沉擊傷敵軍艦艇257艘。
  其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的戰績為:
  斃傷敵671 954人,俘敵46 088人,勸降435人,共計718 477人,其中美軍290 000餘人;擊毀擊傷敵坦克2 006輛、汽車3 165輛、裝甲車44輛、飛機10 629架、各種炮583門;繳獲敵坦克245輛、汽車5 256輛、裝甲車51輛、飛機11架、各種炮4 037門、各種槍73 262支(挺)。
  這是一個豐碩的戰果。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果統計方面的嚴肅性是有口碑的,即或是對手,也常有稱道之語。孟良崮戰役攻占孟良崮後,因清點戰果時發現了尚有萬餘人漏網,粟裕即令部隊重新投入戰鬥,方將蔣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和整編第八十三師一部全殲,就是一例。在軍委作戰局工作過的張清化、雷英夫等老同志也回憶說,當時毛澤東、周恩來等軍委領導對統計的準確性非常重視、非常仔細、非常認真。
  淮海大戰時曾為殲滅黃維兵團的騎兵究竟是一個營還是一個團就不厭其煩地往返電報與參謀人員反复核實。畢竟這關係到對戰場形勢的基本估計,也必須認真核實。
  然而在朝鮮戰場上,雙方大多數時間都處在陣地戰狀態,任何一方絕對控制戰場或繳獲對方全部擋案的情況都很少,除俘虜人數外,對對方的殺傷數字只能靠估計和推測。在使用遠射程攻擊武器時尤其如此,所以雙方對戰果統計數字出現誤差都是難以避免的。
  筆者認為,中朝軍隊對殲滅美軍的估計數字可能偏高,美軍當時雖然先後有120餘萬人參戰,兵力最高時亦有58萬之多,但在朝保持的地面部隊人數最高時也只有40餘萬人(韓軍最高兵力達到64萬餘人)。而對韓軍的估計數字可能偏低,韓軍不易捕捉,敗陣後即化裝四散奔逃,往往統計數低於其實際損失數。戰爭初期尤其如此。
  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
  自1950年10月25日參戰至1953年7月27日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共陣亡114 000餘人,醫院救治戰鬥和非戰鬥負傷的傷員383 000餘人次,其中救治無效致死者21 600餘人,去掉傷員因第二、第三次負傷而造成統計上的重複數字和救治無效死亡以及非戰鬥負傷者,故最後確定的戰鬥傷亡減員總數為366 000餘人。
  除傷亡減員外,志願軍還有29 000餘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戰俘營中的21 400餘人外,尚有8 000餘人下落不明,估計多已在戰地或在被俘後死亡。
  如此可以確定,加上失踪,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計戰鬥損失390 000餘人。
  除戰鬥損失外,醫院還收治過患病住院的軍民450 000餘人次,其中病亡者13 000餘人,加上陣亡、因傷救治無效死亡等明確死亡者和失踪後估計已死亡者,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軍民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數在156 000餘人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
  加上朝鮮人民軍的傷、亡、失踪數字,中朝軍隊共付出628 000餘人的兵員損失代價。
  在戰爭中,中國軍隊共消耗各種物資560萬噸,其中彈藥一項即達25萬噸,開支戰費62億元人民幣。中國軍隊共戰損坦克9輛、飛機231架、各種炮4 371門、各種槍87 559支(挺)。對於一個新生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支出。
  為了最寶貴的獨立、自主和國家安全環境,這個支出,值!
  聯合國軍的數字與中朝方的統計大相徑庭,而且前後不一。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曾發表了一個數字,稱聯合國軍方面的傷亡和失踪/被俘總數為1 474 269人,其中美軍戰鬥傷亡及失踪人數為144 360人。
   1957年,在朝鮮戰爭中曾擔任過美步兵第七師師長、後來又先後擔任過美國遠東戰區司令官、美國陸軍參謀長、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萊曼·蘭尼茲爾上將曾在漢城對此說予以認同。但韓國方面後來聲稱,這個數字包括平民的傷亡。
  韓國軍隊報出的戰損數字最為混亂。
  根據美聯社公開的數字,韓國方面共損失1 312 836人,其中陣亡415 004人,傷殘425 868人,失踪459 428人,被俘12 536人。
  而1976年韓國國防部戰史編寫委員會出版的《韓國戰爭史》則聲稱,聯合國軍方面的傷亡及失踪/被俘數字是1 168 160人。而韓國軍隊的損失為984 400餘人,其中陣亡227 800餘人,負傷717 100餘人,失踪43 500餘人。
  這個數字與中朝方估計殺傷韓軍的數字相差不算太遠。但韓方另外的資料聲稱這其中包括非軍事人員的傷亡數字。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細究起來,韓國方面承認的最低的軍人戰鬥傷亡約為30餘萬人,失踪10萬餘人,失踪人數中作為戰俘遣返者僅7 800餘人。
  戰爭期間,韓軍曾多次陷入整體性混亂,其統計數字水分很大。美國軍方的數字雖然也有過變動,但相對來說前後比較一致。
  據美國方面近年的數據統計,在整個戰爭中,美國軍隊共計陣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00餘人,負傷103 248人,被俘後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踪,估計也只好歸於死亡一類。共計損失169 300餘人。
  戰史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相對於韓國軍隊來說,美國軍隊這個統計數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國的國家體制,在死亡人數上不太可能出現大的差錯,否則如果有人沒有列上陣亡名單,刻上朝鮮戰爭美軍陣亡將士紀念牌,那麼死者家屬肯定會折騰,一折騰,輿論界掀起的軒然大波會讓合眾國政府極為難堪。
  筆者與徐焰教授持相同看法。不過對於美軍的傷者數字,筆者認為或有偏低之嫌,按常規戰爭的一般規律,傷與亡的比例大致符合一比三的統計概率,而美軍的戰場救護條件較好,傷者所佔比例似應更高,中國軍隊戰場救護條件遠不如美軍,傷者比例似應更低。
  其它國家軍隊損失情況為:
  英國:陣亡710人,負傷2 278人,失踪1 263人,被俘766人,共計5 017人。
  土爾其:陣亡717人,負傷2 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共計3 349人。
  澳大利亞:陣亡291人,負傷12 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共計1 591人。
  加拿大:陣亡309人,負傷1 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共計1 396人。
  法國:陣亡288人,負傷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共計1 135人。
  泰國:陣亡114人,負傷794人,失踪5人,共計913人。
  希臘:陣亡169人,負傷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共計715人。
  荷蘭:陣亡111人,負傷589人,失踪4人,共計704人。
  哥倫比亞:陣亡140人,負傷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共計686人。
  埃塞俄比亞:陣亡120人,負傷536人,共計656人。
  菲律賓:陣亡92人,負傷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共計488人。
  比利時、盧森堡:陣亡97人,負傷350人,失踪5人,被俘1人,共計453人。
  新西蘭:陣亡34人,負傷80人,被俘1人,共計115人。
  南非:陣亡2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共計42人。
  日本:陣亡數人,被俘1人。
  以上合計,其它國家軍隊兵員損失約為17 200餘人。
  幾方面數字彙總,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軍方面所確認的最低人員損失統計數字是:聯合國軍的人員損失在58萬人以上。而這個數字中,估計由中國軍隊造成的損失佔2/3以上,也就是38萬人以上。
  也就是說,即使按聯合國軍方面承認的最低統計數字,中國軍隊與聯合國軍的人員損失也大致相當。這在聯合國軍火力強度高於中國軍隊十多倍,技術條件又遠遠超過中國軍隊的情況下,僅就傷亡對比來看,中國軍隊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戰鬥效能,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與中國軍隊交過手的美軍將領們是承認的。
  聯合國軍方面宣佈在戰爭中共殺傷中朝軍隊142?150餘萬人,其中包括中國軍隊92?100餘萬人。這個數字是根據美軍戰場指揮官的觀察報告累加而得到的,水分極大,大大地高估了自身的戰果,也直接誤導了第八集團軍司令官和聯合國軍總司令對戰場形勢的基本估計。聯合國軍司令部一再低估中國軍隊前線兵員數量,屢屢發起屢屢碰壁的攻勢,與此有很大關係。
  中國軍隊雖然前後有190餘萬人的建制部隊先後入朝輪戰,並在戰爭中陸續補充兵員50餘萬人,但在朝最高兵力為135萬餘人,其中還有近2/5的兵力是屬於傷亡概率相對來說很小的東西海岸守備部隊或後方勤務、鐵道、工程部隊,不可能在承受聯合國軍如此巨大的殺傷之下,還能守住一條穩固的戰線,並把進攻發展到聯合國軍陣地的防禦縱深。
  至於中國軍隊的被俘數字,那是經過逐個清點,還是準確的。
  在戰爭中,美國軍隊共消耗作戰物資7 500餘萬噸,是中國軍隊的13倍,其中彈藥一項即達330噸,也是中國軍隊的13倍;開支戰費200億美元,是中國軍隊的8倍。這個花費,僅次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消費。的確是世界首富,大方,闊綽,奢侈。也很浪費。
引言 使用道具
discover
公爵 | 2009-11-8 23:56:44

在我看來
國軍只剿共、不抗日是謊言
共軍不抗日、游而不擊也是謊言
國共兩黨為國家與民族的利益,都曾經對外浴血奮戰過
意識形態對立,讓兩黨同室操戈,手足相殘
唉。。。
引言 使用道具
孔祥鑫
伯爵 | 2009-11-9 06:13:12

3# discover


顶下
引言 使用道具
kkk200822
公爵 | 2009-11-9 13:39:15

本文最後由 kkk200822 於 2009-11-9 13:41 編輯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当时完全不适合中国国情

很多中国小孩子为了日本鬼子的糖果

兴高采烈地跑到刑场看日本鬼子枪毙  国军和八路

这就是蒋介石执政的中华民国







-
引言 使用道具
wcgg
公爵 | 2009-11-9 17:57:33

沒有人說老毛與老共不抗日!
但是......
與權力及地位做一比較的話...
〝抗日〞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引言 使用道具
james5441
公爵 | 2009-11-10 17:16:51

我同意樓上說的~
引言 使用道具
ihi_ns22
見習騎士 | 2009-12-1 14:38:22

抗日开打,共军有多少部队?那时候共军就是中国众多小武装中比较大比较有体系有靠山的小武装,还是星火,你指望那点兵去打徐州&#20 ...
dyj568 發表於 2009-11-30 01:05



老蔣信基督,干你啥事?
妳接不接受又能怎樣?
引言 使用道具
ihi_ns22
見習騎士 | 2009-12-1 14:56:18

第一篇貼文�說的那些陣亡者,沒有註明是打哪場戰役陣亡。也許有些人是跟國軍對幹時陣亡的..

不要拿這些無可考的人名來惑眾,要比對日抗戰陣亡或國共內戰陣亡人數,我們「忠烈祠」�供奉的英靈人數,比起八路軍陣亡人數多太多了。

家父身上就有數個和日軍、共軍對戰時,挨的彈孔槍傷。提起共匪..家父是恨之入骨。
引言 使用道具
mp540
見習騎士 | 2009-12-2 09:03:32

我同意ihi_ns22 所說的  家父也是老兵  他說當時他們開100槍  共軍可能開沒3槍  還聯手勒
kkk200822 大大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吃糖的小孩有幾個是你親人阿  小孩子懂個屁阿  跟三民主義有啥關係
引言 使用道具
kkk200822
公爵 | 2009-12-2 13:27:08

11# mp540




你讲话很混乱,人民对政府极其麻木,蒋介石政府 没有责任吗


再说了,徐州会战,李宗仁和白崇禧 看着蒋介石打得精精光光,心里面是很开心的

我认为蒋介石是国民党最大罪人






-
引言 使用道具
richard200180
王爵 | 2009-12-3 23:29:33

一隻手是拍不響的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