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0-6-22 10:16:08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醫師吳昌政說,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治療法,除復健治療、輔具、電療及藥物外,另可選擇注射肉毒桿菌素,能抑制神經末梢的神經傳導物質釋放,減少肌肉不自主收縮。(記者陳恩惠攝)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隨著醫療進步,我國中風死亡率已逐年下降,但有四分之三存活者伴隨不同程度的功能損傷而導致殘障,根據研究統計,中風存活患者中約30%的人會發展成嚴重的中風後痙攣,這也是中風的後遺症之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醫師吳昌政表示,對於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治療,除了復健治療、輔具、電療及藥物外,另選擇注射肉毒桿菌素,能抑制神經末梢的神經傳導物質釋放,減少肌肉不自主收縮。

吳昌政表示,中風令人擔心的是後遺症,其中痙攣會導致疼痛、壓瘡、關節攣縮甚至變形,影響後續復健成功率,使用注射肉毒桿菌素的優點,可針對局部肌肉進行治療,不會導致正常肌肉無力,也沒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的鎮定、嗜睡或認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且肉毒桿菌素具可逆性,就算治療效果不彰或是導致過度無力,在3到6個月後也會完全恢復,不需要擔心過度治療。

他提及,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中風後可使用於手臂或下肢痙攣,廿歲以上成人發生中風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六個月以上,下肢至少三個月以上,若影響其日常活動、痙攣程度符合相關規定,經醫師評估後,檢附相關資料,便可向健保署提出申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30300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murdre
大公爵 | 2020-6-22 22:49:47
受到警告

本篇最後由 murdre 於 2020-6-23 10:37 編輯

沒想到肉毒還有這樣用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