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20-6-25 00:05:54

什麼樣的人會得到心臟病?如果去假想一個心臟病患者,可能會想到一個胖胖的人站在眼前,肚子大大的,感覺肥肉很多,體脂肪過高。雖然我們都知道過重、過胖是一個心血管風險的因子,但其實即使體重正常、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也可能會有心臟病的風險。
佛羅里達大學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ACC)上刊登一篇論文,其中統計了2011~2016年,40~79歲的成年人在健康的BMI(18.5~24.9)下進行的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同時分析超重BMI(25-29.9)的人,結果發現BMI較低的人,如果沒有「運動」,風險跟過胖的人是完全一樣的。

BMI(身體質量指數)
英文為Body Mass Index,即身高及體重的比率,這是以營養學中依照每個人身高、體型和體重不同,所以採用身體質量指數來測量的方式,計算的公式如下。

●體重指數BMI=體重 (kg)/身高平方(m)²

正常值:18.5~24.9

體重過輕:18.5

體重過重:24.9~27

輕度/中度肥胖:27~25

病態性肥胖:35或40以上

久坐不動心血管疾病、中風風險增加30%!
研究團隊分析了年齡、性別、種族/民族、抽菸與否、糖尿病狀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收縮壓和血壓用藥狀態,來確認在10年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也調查了他們日常生活習慣的方式,會不會因為稍微運動一下就喘、或是平常有沒有遵守運動的習慣等。

他們表示,之前曾經有研究顯示,每天坐7.7小時(> 462分鐘)或更長時間,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研究團隊則同時考慮了「BMI」的影響,結果發現,即使BMI正常,但運動時間不到每週150分鐘、或是每天坐著超過7.7小時,發生心臟病的風險,跟BMI過重的人一樣高,比一般人增加了30%。

尤其是有以下特徵的人,基本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跟BMI過重的人差不多:

●久坐不動

●完全不運動

●大部分時間久坐,晚上或週末但會去做高強度運動

●一動就容易喘、呼吸急促

而研究團隊還發現,即使下班之後、或是週末去充分的運動,甚至做高強度運動,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充分運動而坐姿過多的人低;「與其說是沒有運動而增加心血管風險,不如說是『長時間久坐不動』的時間,可能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關鍵。」

所以與其當個「假日運動族」,不如從現在開始就多走路、少坐車,打斷自己「一直坐著」的狀況,讓自己起身喝水、上廁所、動一動,反而可能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大關鍵。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仁麟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獵風騎士 + 30 感謝大大分享
gunddon + 30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10 + 10 感謝加分支持 !
eric955168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12  金幣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