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76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fhuh
勳爵士 | 2010-1-19 16:10:21

  圣达菲C9九月十八号已经在成都车展上市,这是华泰集团第一款自主车型,之前老款圣达菲在消费者当中拥有相当不错的口碑,虽然不是一线品牌,但是凭借CRDi高压共轨柴油直喷发动机和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这两个法宝,圣达菲还是占领了不少市场份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上市的汽油版本圣达菲C9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车头车尾重新设计 车身侧面变化不大

  要想摆明自己的新品身份,面部大刀阔斧的改动自然是少不了的。我们可以看到新车的格栅已经与老款大不相同,不过好不好看大家还是自己判定吧,我是持保留意见的,镀铬装饰条、上半截的打孔格栅、下半截的网状格栅,看起来稍显凌乱。

  

  不过头灯组的改造倒是比老款好看了,大灯内采用了一方一圆不同形状灯泡的组合,而雾灯组的搭配更是颇显活力。

  

  

  不过同样的期待不要放到车的侧身上来,在这个方向几乎看不到什么明显变化,毕竟这只能算改款而不是换代,平台方面没动什么手术。头灯尾灯换了造型,因此它们的侧面线条略有变化,目测发动机盖似乎比老款短了一些,看起来更有紧绷的力量感。

  

  轮毂采用了五组十幅的设计,前后轮规格均为225/70R16,使用的是锦湖Solus系列,这个系列是锦湖专门为中高级车研发的,看来华泰汽车还挺厚道。

  

  来到车的侧后方,那个老旧设计的尾灯被换掉了,谢天谢地。新尾灯采用包裹式组合,一圈LED灯组正好合适,两条细长的红色雾灯比老款上的肥大造型苗条不少,后备厢的横拉式把手暴露在外,好用不说,还增添了几分粗犷。

  

  

  总体来说C9在外观上的变化集中在前脸和车尾部分,各部位大灯造型更加时尚,而格栅的处理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赞许,另外令人遗憾的是车身侧面几乎跟老款一样,由此也能看出C9的平台也不会有太大的升级。  

  内饰清新有活力 选材做工普普通通

  当年圣达菲刚面世时内饰采用了仿桃木装饰,说到仿桃木真是有人爱不释手,有人恨之入骨,不过对于一款SUV车型而言,内饰还是有活力一些的好,新版圣达菲已经取消了桃木装饰,改用老少通吃的上深下浅色调,加上少量金属风格边框点缀,整体感觉一下进步了很多年。

  

  

  中控台区域划分清晰,是个出彩的部分。大屏幕非常醒目,这是华泰为圣达菲配备的带DVD功能的GPS导航系统,控制按钮做工不错,只是在设计方面显得落后,不管是外观还是操作界面,视觉效果都有些山寨品的味道。

  

  中控最上方的行车信息显示屏让人瞬间联想起飞机跑道,尽管颜色普通,读取信息的便利性还是非常好的。空调控制区用了金属风格面板装饰,就是这小小的一块面板却能增添不少运动气息,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仪表盘的功与过就很难给个公允的评价了,一方面设计素雅,阅读信息非常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这种极其简单的拼盘式思路看不到任何新意,从鉴赏的角度来说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也许是因为设计师觉得这部分够用就行了吧。

  

  打孔真皮包裹的方向盘手感舒适,美中不足的是略显纤细了,上面没有集成多功能按键,消费者也许会因此减少印象分,而我个人很喜欢这样朴素路线的方向盘。手套箱内设置有照明灯,体积也够大,日常使用没问题,只是没有阻尼脆生生的就打开了,考虑到13万左右的价格这点小瑕疵还是可以接受的。

  

  

  

  

  

  

  

  驾驶位车门上集成了车窗、中控锁、后视镜调节等控制键,其中后视镜和中控锁组合在一个区域,并且向驾驶者呈一定角度倾斜,心思周到,不过细看下去能发现接缝有些不均匀。

  

  

  中央扶手附近巧妙的设置了几个杯架,扶手箱的储物空间也是相当丰富的。

  空间较为宽敞 轴距略显不足

  坐姿高视线好一直是SUV车型的优势,C9也不例外,厚实的真皮座椅非常舒服,腿部支撑到位,各方面乘坐空间表现都令人满意,不过受制于2620mm的轴距,后排空间就普普通通了,好在座椅很厚,而坐垫长度、横向宽度也都不错,多少弥补了一些这方面不足。后排中央扶手比较简单的设置了两个杯架,你应该不会指望在这里看见什么控制按键吧?

  

  

  

  

  

  后备厢体积690L,后排座椅全放倒以后还能扩展到2100L,也就是说拉个小冰箱什么的都没问题,只是把后排放倒着实得费一番功夫,如果是女孩子独自处理就比较吃力了。

  

  

  

  

  

  

  C9搭载的是一款1.8L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从厂商的数据来看最大功率为118千瓦,已经达到了普通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水平,215牛米的峰值扭矩也能拿得出手,只是实际驾驶表现尚不得而知。

  

  

  C9名字中的C代表碳排放,9代表“9%”,表示华泰集团2009年将把企业产品碳排放水平降低9%,不管这是不是一个噱头,至少国内第一款1.8T汽油发动机SUV车型的推出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动作,一家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从厂商的宣传势头来看这辆C9确实是被寄予了厚望,遗憾的是华泰似乎没能在配置上跟进市场潮流,豪华版的座椅还是手动调节,刹车系统也是前盘后鼓配置,这样可是会吓走很多消费者的,厂商不妨多增加些实用配置,成本不高,用处可不小。



张召忠:中国军力世界第三 第四代战机即将亮相
  11月14日上午,军事理论家、评论家张召忠来到德阳,以“国际战略形势与军事热点问题”为题举行讲座,围绕中国军力、中国四代战机、航母制造、阿富汗局势、索马里海盗、中印关系等“军迷”们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侃侃而谈。众多德阳"军迷"挤满讲堂,直呼过瘾。

  中国军力世界第三

  张召忠在详细分析了中国陆、海、空、二炮等部队情况后认为:中国军力世界第三。张召忠分析,中国陆军,规模和作战能力是世界一流,武器装备正在改善,不断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不足的是投放能力差,陆军航空兵和三代主战坦克偏少。海军的主要弱项是没有大型舰艇,也就是航空母舰,同时也没有舰载机。空军经过60年的发展,规模世界第二,三代战机已经成熟并装备部队,四代战机也即将亮相,但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应该在5名以后。二炮是中国军队的“杀手锏”,弱项是核武器数量较美、俄两国少,战力世界第三。张召忠认为,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随着国力不断提升,军费开支在逐年增加,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美军飞机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我们的军事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庆60周年阅兵展现的新装备,很多都是最近十年来研发成功的。”

  粉丝很多 问题很专业

  记者发现,在德阳,张召忠的粉丝不少。讲座结束后,首先获得提问机会的就是一位铁杆粉丝,他手中拿着一本张召忠1999年出版的《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请张召忠为他签名。德阳“军迷”的问题都很专业,有的甚至很敏感,但张召忠专业客观的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

  关于印度军力:很多军事发烧友夸大了印度的实力,特别是印度的航母。印度的航母其实徒有虚名,“维拉特”号航母上是“海鹞”式垂直起降飞机,但差不多消耗殆尽了,目前只有七八架能用,没有飞机的航母能有什么用?从俄罗斯买的航母,花了几十亿美元,现在还在接受改装。4万吨的国产航母正在建造,但由于材料等原因,也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关于中美军事交流:中国和美国之间可以在经济和外交上有很好的合作,但军事交流几乎不可能,相互走动走动、参观考察可以,因为美国不会放弃在军事上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

  关于南海问题:主权不容谈判。我个人认为,南海问题光靠谈判解决不了,一定要靠实力,但不一定必须用武力。使用武力必须的前提是,是不是所有非武力手段都已用尽;第二,能不能确保胜利,以及动用武力的后果。

  关于军事改革:“重点是裁减与联合作战没有关系的人和单位,军事改革要适应现代军事变革。

  关于中国航母:航母并不是先进武器,二次世界大战时航母技术问题就已经解决。我从1986年开始参与航母研究,造不造?造几艘?这是军事秘密,不能透露,但可以肯定,再过十年八年,中国航母、四代战机都会有。”

  延伸阅读:

  张召忠,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代表性专著有《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话说国防》等。 1992年起作为嘉宾参与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制作,是中国军事战略学第一人,CCTV最受欢迎评论嘉宾之一。



违规停车酿惨剧:广州两公交车夹死女大学生[3P]
  
  两公交车相撞几成直角

  
  死者母亲哭瘫在地

  
  女生9月份才入学,年方18岁。

  广州发生两公交车夹死女大学生事件。昨天15时59分,裹尸布将罗淇友刚刚冷去的身体包起。她躺在推车上,裸露着双脚,脑部现出明显的撞击痕迹。她生前穿的那双白色运动鞋,横落在抢救室的地面上,上面有清晰的血迹。

  医生将装尸袋合上、抬走。这是最后一眼———永别了,罗淇友!抢救室里,10多名同学和老师再也止不住泪水,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

  这几天寒潮袭来,罗淇友想去买一条厚一点的棉被。昨日14时20分许,她与同学相约逛街,刚刚跳下39路公交车,还没站稳,一辆28路公交车从斜侧猛地冲过来。她被挤压在两车中间,头部顿时血流如注,她倒在了广州天河区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门口。

  她倒在买棉被的路上

  旁边挤挤攘攘的等车人群,突然尖叫了起来。刚刚跳下车的罗淇友,瞬间被两辆公交车夹在了中间。跟在罗淇友后面准备下车的舍友顿时吓呆了。打完电话后,她守在失去知觉的罗淇友旁边,号啕大哭。

  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将仅剩微弱呼吸的罗淇友送到龙洞人民医院。她的半副眼镜散落在斑马线上,被血染得鲜红。她们是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的大一学生,开始大学生涯还不到3个月。

  寒潮来了。昨天,罗淇友计划去买一条厚一点的棉被。下午没课,她和舍友相约一起出去逛街。在学校门口,她们坐上39路车,准备到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门口下车。

  广工大门口迎龙路大街上,斑马线四通八达,这里历来人流如织。广工大校门在西北角、龙洞步行街入口在东北角,一家报刊亭在西南角。39路车在报刊亭旁边停靠,他们下车后先往北再往东,走过两条斑马线,就能到达报刊亭对角繁华的龙洞步行街。然而,咫尺路程,在起点处便戛然中断。

  公交车不在站台停靠

  悲剧本来不会发生。“28路车和39路车,本来都不应该在这里停。”在这一带巡逻的一名治安员说。

  悲剧发生的地方并不是公交车站台。迎龙路的站台在报刊亭往南100米远。一个狭长的路岛,将这条大街西边分出了一条岔道。报刊亭就在路岛的北端,站台在路岛的南端。

  平常,大量学生和路人都习惯了在这个报刊亭附近等车,公交车也习惯在这里停靠,上客、落客。

  虽然都在这里停,但乘客上下车地点并不一样。39路车平时就停在报刊亭旁,28路车则经常在岔道那边一家水果店门口落客。一般,39路车从外围大街走,28路车从岔道走,井水不犯河水。

  但最近,这条岔道被围住,挖开地面进行管道施工。28路车在水果店门口载上乘客后,需要往东拐出一个弧度,也从外围大街走。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下午2时20分许,在这里停靠的两辆公交车突然遭遇。39路车刚停,28路车划过这个弧度直接撞到了39路车的右侧,此时,罗淇友正好下车。

  父母赶来才知女儿去世

  龙洞人民医院的急救车赶到时,急救医生看到,罗淇友口腔、鼻腔、耳道全部出血,气息极其微弱。

  至医院,罗淇友的心跳、呼吸都已经没有了。参与抢救的医生证实,50分钟施救过后,罗淇友宣告不治。死亡原因判定为:重性颅脑损伤。“公交车挤压导致她的头部被挤瘪。”

  罗淇友的父母在深圳工作,接到女儿“出车祸,伤势较重”的消息后,他们开着车,抱着一线希望往广州赶。同时,他们通知罗淇友在广州的两个堂叔先赶到医院。医生说出罗淇友不治的消息时,他们流着泪,却不敢告诉正在赶来的大哥和嫂子。

  19时19分,罗淇友的父母从深圳赶到龙洞人民医院。刚一下车,两个堂叔低声说出了这个悲伤的消息。罗淇友的母亲一下子瘫软在地。悲怆的哭泣中,她拼命捶击着地面,在场众人潸然泪下。

  在这之前,堂叔给罗淇友在深圳的两个姐姐打电话,告诉妹妹出事的消息。“她们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谁能相信这样的消息?”堂叔眼噙泪水说。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