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oldmeng
王子 | 2010-1-26 19:00:18

爲了贏得戰爭,各國都熱衷於研制自己的“獨門暗器”。但是,其中有的因爲戰爭結束無疾而終,有的因爲技術原因中途夭摺,有的因爲經費不足胎死腹中,有的因爲違背科學無從開展……

蠢笨無比的“鼠”式坦克

1943年5月,經過一番苦心孤詣的設計和制作後,德國坦克設計師波捨爾博士終於奉希特勒之命拿出了名爲“鼠”式的超重型坦克全尺寸木制模型。“鼠”式坦克的鉅型身材贏得了希特勒的贊許。他親自命令克虜伯公司立即研制一種超重型的坦克炮塔,以使車體和火炮都能成爲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1944年1月,重達188噸的“鼠”I式坦克樣車終於哼哼哧哧地爬上了實驗跑道,但因炮塔尚未制造出來,只是臨時用澆鑄的重達55噸的混凝土代替。當年6月,裝備好炮塔的第二輛樣車“鼠”Ⅱ式坦克也在試驗中取得初步成功。這讓希特勒興奮不已,但很快他就失望了。“鼠”式超重型坦克是兵器史上的一個怪胎。這頭“超級鉅獸” 存在著致命的“先天不足”。由於牠過於龐大,行動十分不便,機動性能極差。一般的路面根本無法承受牠沈重的身軀,橋梁更是常常被牠一觸即垮。爲了能在鐵路上運輸這個“鋼鐵堡壘”,必須制造專門的平闆運輸車,並對沿線的路基進行特殊加固。更要命的是,牠的履帶闆太寬,調轉方嚮十分困難,—旦遇到襲擊,只能束手待斃。德國兵器局原計劃生産150輛“鼠”式坦克,但由於納粹德國的迅速滅亡,最終只生産出了兩輛樣車,而牠們在戰鬥中也基本沒有發揮預期的作用。爲了隱藏研制“鼠”式坦克的秘密,在蘇聯攻入柏林前,德軍將牠們全部炸毀。“鼠”式坦克終於隨著牠的主人一起煙消雲散了。

匪夷所思的冰制航母

1942年10月,正當盟軍對德國潛艇頭疼不已的時候,英國海軍工程師傑弗�·帕克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對付德國潛艇的辦法。開始,帕克考慮將北極的鉅大冰山拖到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島,但事實證明這個方案難以實現。1943年初,帕克發明了一種叫作“帕克水泥”的新型建築材料。牠實際上是一種摻進了一定比例木漿的特殊冰塊。這種冰塊不但像水泥一樣堅硬結實,而且能在海水中長期浸泡而不融化和變形。帕克的這項發明引起了英國海軍上將路易斯·蒙巴頓的高度關註。在經過一番考察和檢驗後,蒙巴頓竭力說服盟軍高層接受了帕克的建議。隨後,美、英、加3國的物理學傢和造船專傢成立聯合試驗小組,開始對用這種混合冰建造航母的可行性進行試驗。當年6月,試驗小組在加拿大的帕特�夏湖用“帕克水泥”建造的一艘冰制航母模型竟然平安地度過了夏天而沒有融化。這更加堅定了蒙巴頓的信心。不久後,科學傢們按照海軍的要求設計出一艘名爲“哈巴庫克”的冰制航母。牠長約600米,艦厚12米,總重量220萬噸,有著26只螺旋推進器,上面可以裝載1500名士兵和200架飛機,還可安裝戰列大炮等全套裝備。知曉這項研制計劃的人們都歡欣鼓舞,期待著這種新型秘密武器盡快問世。但是,已經答應出資建造冰制航母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於這項計劃始終抱著懷疑態度。他派出自己的科學顧問進行進一步研究論證。結果發現,這艘航母存在著致命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艦上大型動力裝置的散熱量估計不足。事實上,只要發動機—啓動,週圍的冰層馬上就會開始大量融化,而且不管採用什麽補救辦法,也無法阻止艦身的迅速縮小。信心百倍的蒙巴頓上將聽到這個情況後,也發現並承認了冰制航母這個致命缺陷,被迫宣佈計劃終止。就這樣,冰制航母中途流産了。

失去控制的氣球炸彈

1944年,從珍珠港事件中剛剛恢複元氣的美軍開始對日本實施轟炸。由於日本當時沒有遠程戰略轟炸機,日本對美國的轟炸無法報複。此時,一位名叫荒川秀俊的日本氣象學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報複行動。這項計劃是首先制造成千上萬個鉅大的熱氫氣球,下面吊裝重燃燒彈,然後將這些氫氣球在日本本土點火阩空,使牠們借助太平洋上空的東去氣流,飄過太平洋,到達美國西北部的森林地區,最後由自由控制裝置投下炸彈,引發地面的爆炸和火災。日軍大本營對這個極富想像力的瘋狂計劃大爲贊賞,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研制和利用這種美國人絕對始料不及的“秘密武器”。終於,一萬多個鉅大無比的氣球炸彈如期做成了。1944年11月1 日清晨,日本的報複行動拉開了帷幕。這天,在日本的千葉、茨城、福島等地,幾千個碩大無比的熱氫氣球幾乎同時阩起。成千上萬的婦女和孩子歡呼雀躍,淚流滿面,一直目送著這些自己親手做的氣球炸彈晃晃悠悠地消失在遠方的天際。在之後的半年內,共有9300多個熱氣球掛著炸彈飄嚮太平洋。然而,這些“秘密武器 ”卻沒有像日本人期望的那樣在美國中心城市爆炸,而是絕大多數在太平洋變幻無常的風暴中葬身大海,只有極少數幾個僥倖飄到了美國西海岸,並在西部森林中引起了幾場不大的火災,幾乎沒有造成什麽損失和影響。這種煞費心機、勞民傷財的氣球炸彈就這樣徒勞無益地作了一次“免費旅遊”後覆滅。

難以上天的“鉅人”滑翔機

1942年,爲了對英倫三島實施有效的襲擊,納粹德國設計制造了一種名爲“鉅人”的滑翔機,準備用牠來實現“無聲飛行和隱形突防”。這種滑翔機全長28 米,翼展55米多,機艙如同一節火車車廂,可以寬松地裝進一輛坦克。然而,當飛機造成之後,設計師們卻突然發現,沒有什麽辦法能把如此龐大的滑翔機拖上天空。經過—番苦思冥想,他們先是用一個大功率的轟炸饑進行拖曳試驗,期望其強大的馬力能讓“鉅人”展翅飛翔。盡管事先已經爲“鉅人”加裝了兩枚助推火箭,但是擔任牽引任務的轟炸機還是被這個龐然大物拖得呼呼喘氣,直冒黑煙。後來,設計師們又改用3架戰鬥機同時牽引,然而,不是3根鋼索相互絞纏在一起,就是戰鬥機之間受力不均,結果先後共有8架飛機在試驗中失事,4名駕駛員身亡。最後,無可奈何的設計師們只好另外專門建造了一種“連體飛機”,這才把不肯就範的“鉅人”勉強拽上了天。但是由於“連體飛機”制造複雜,造價高昂,德國軍方終於對“鉅人”失去了信心。他們索性在“鉅人”的機身上安裝上6部引擎,使其由世界上最大的滑翔機變成了一種怪模怪樣的運輸機,但後來也不了了之。

不分敵我的“大老爺”飛火輪

1943年夏天,爲了準備摧毀諾曼底海岸的德軍防禦工事,英國工程師精心設計制造了一種名爲“大老爺”的飛火輪。這是—個碩大無比的輪軸,軸心內裝有足足兩噸炸藥,輪子週邊則綑著18枚驅動火箭。英國的兵器專傢設想,在發起進攻時點燃“大老爺”,使牠如恐怖魔鬼般沖嚮德軍陣地,産生所嚮披靡的爆炸和震懾效果。然而,試驗過程中“大老爺”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難以對付的壞脾氣卻令人瞠目結舌、始料不及。牠給盟軍發明者所帶來的煩惱其實遠遠要比對德軍所可能造成的威脅多得多。1943年9月7日,“大老爺”在英國西南海岸正式開始試驗。由於其滾動速度高達97公�/小時,因此一個小小的彈坑也能使“大老爺”偏離預定路線。更爲要命的是,綁在輪子上的火箭不時掙脫束縛,把參加試驗的人們一個個嚇得渾身直冒冷汗。在最後一次試驗中,“大老爺”在點火之後,竟然調轉身來,嚮著其主人猛沖過來,搞得驚恐萬狀的試驗者紛紛落荒而逃。迫於無奈,這個計劃只好半途而廢。
(文轉發來源:作者: 柳絮兒)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8 + 8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武夫
子爵 | 2010-1-29 10:01:16

{:1_211:}一堆二戰白癡
引言 使用道具
lukeluke
男爵 | 2010-2-6 18:58:18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5-13 18:41 編輯

關鍵在於創意,許多流芳百年的優秀發明也就是在一大堆異想天開的垃圾堆裡扒出來的。
引言 使用道具
vskht
大公爵 | 2010-10-4 10:27:28

goo job, thanks for sharing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