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oemcc
皇帝 | 2021-4-7 18:58:14

作者 Daisy Chuang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07 日 16:52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池



寶特瓶、水瓶、保麗龍市面上的塑膠產品百百種,為了方便民眾分類與業者、政府回收處理,專屬回收辨識碼便應運而生,這些「履歷」制度更是行之有年,那麼是否也能套用在鋰離子電池回收?

最近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便想設計一個所有鋰離子電池通用的「生產履歷」當作回收辨識碼,就好比掃描蔬菜包裝上的 QR Code 後,我們可以查詢農產品的生產者、驗證機構與生產紀錄等,透過公開可追溯且第三方認證制度,知道即將入口的食物是否安全有保障,而 ORNL 想像中的「履歷」則是讓電池回收業者知道電池的材料,適用於什麼回收處理方式。

為了開發出儲電量更高、安全性足夠、壽命夠長的電池,科學家與企業無不絞盡腦汁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光是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就種類繁多,有鎳鈷錳(NCM)、鎳鈷鋁(NCA)的三元電池,以及磷酸鋰鐵(LFP),種類複雜、回收方法多樣,將來如何識別並回收再利用便是一大難題。

ORNL 便建議在鋰離子電池表面印上 QR Code 或是其他條碼,抑或是透過電腦晶片,打造電池版本的全球護照(Battery Identity Global Passport),掃描即可知曉其中有哪些材料能加以回收,目前團隊也有設計出相對應的方法,可以識別電池的化學組成,或許能廣泛應用在設計多樣的鋰離子電池中,加速回收進展。

ORNL 電氣化部門科長 Ilias Belharouak 表示,目前鋰離子電池缺乏「標準化學成分」,市面上的材料多樣且複雜,護照則能幫助回收業者應對各式各樣的電池材料,隨著電子設備推陳出新、電動車與電池儲能技術崛起,電池回收挑戰將愈加嚴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hokou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