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447
公爵 | 2010-3-8 04:01:54

記者卓怡君/專題報導

上週五歐美股市收盤大漲,並創下本波高點,唯有台股因資金量能不足,加上投資人信心薄弱,大盤走勢相對落後。在兩岸情勢和緩,經濟數據頻報佳音的情況下,法人認為台股未來走勢可望落後補漲,有機會再挑戰上波8,395高點。

法人認為,台股陷入震盪整理,在資金行情退潮下,景氣「錢」景股順勢接棒,元月共59家上市公司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其中31檔獲得土洋法人同步青睞,上週多檔股票漲勢凌厲,單週漲幅逾5%,投資人可從中抓住虎年閃亮明星族群,搶先佈局業績題材股,掌握台股震盪時期致勝關鍵。

法人青睞 31檔吸金

台股上週持續震盪,在月線7,500點到半年線7,680點之間進行整理,雖數次挑戰半年線,卻無法順利攻克;但就基本面來看,春燕確定造訪台股,而推動一家企業股價上漲的動力就是該公司基本面表現,元月營收創新高且同時獲得土洋法人買盤青睞的個股共有31檔,多檔個股上週激情演出,單週漲幅就逾5%,躍為盤面強勢吸金的焦點。

近來各公司正陸續公布2月營收,根據統計,台灣上市公司元月平均營收年增率創歷史新高,達63.1%,當然,與去年比較基期偏低、且去年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落在元月份有關;但是,整體上市公司元月營收月衰退幅度僅有2.9%,優於往年平均,其中傳產股元月營收月增率逆勢成長0.6%,不僅是三大類股唯一元月營收呈現正成長類股,表現亦優於過去3年平均。而電子類股1月營收月增率衰退3.6%,亦明顯優於前3年的元月平均表現,顯示電子股淡季不淡效應顯現。

元月營收 59家創新高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進一步分析,就元月營收創新高家數達59家來看,表現已與往年元月相近,回顧2009年一整年上市公司各月營收創新高家數均明顯低於往年同月平均,今年元月營收創新高家數已回升至往年平均水準,顯示上市公司逐步脫離金融風暴陰霾。

整體來看,元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公司,以電子股佔多數,IC設計共有6家、3C通路6家、網通設備4家,另外,生技股有5家,相關族群一開春就爆發強勁成長動能,也可望成為盤面資金聚集重點族群。3月中下旬後,個股將陸續反映公司揭露的季報、年報等,表現較佳的公司可望是市場關注焦點。

展望2月營收,葉鴻儒表示,受到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影響,營收表現可能失真,但若3月台股整體營收表現及創歷史新高家數仍可維持元月水準,即顯示下游並無庫存去化壓力,市場需求確實強勁,第二季可望淡季不淡。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也說,雖然國際股市乃至台股陷入盤整,但今年基本面向上、景氣復甦的趨勢並未改變,台股近期下跌表現應是技術面修正。根據近期拜訪公司發現,部分公司3月營收甚至可超越元月水準,看好族群包括電子股中的觸控面板及相關零組件、中國3G佈建相關個股以及紡織、塑化、工具機、航運、基本金屬等。

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經理人彭國星表示,雖然今年元月M1B年增率終於停止18個月連升的走勢,不過觀察三大法人的本月累計買賣超金額,顯示法人資金仍站在買方,法人緩慢加碼台股,籌碼面對台股仍屬正面。

題材不斷 3月可望反彈

根據歷史經驗,元月月線收黑,2月收紅的機率高,但今年元月及2月台股卻意外連兩個月收黑,應該是受到過年長假影響市場持股信心所致,但也讓月線遞延翻紅可能性增加,接下來3月題材不斷,包括ECFA初階談判、中國人大及政協兩會的舉行、上海世博會舉行等,都可望帶動中國概念及相關內需類股的股價表現,題材不斷有利刺激台股反彈持續,時間上有機會延續至4月上旬。

彭國星表示,觀察國內經濟數據,主計處及國內幾個經濟研究院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的數字預估值不斷上修,顯示景氣持續朝向復甦方向,今年開春前兩月台股盤勢震盪,基本面就成為選股的最終保護傘,建議投資人在反彈波時不要追高,逢低佈局股價經過修正、本益比偏低且基本面佳的個股。

德盛科技大壩基金經理人陸宗賢表示,由於量能未隨盤勢上漲有效放大,顯見市場追價心態仍偏保守,台股區間震盪格局暫時不易改變,具題材類股表現機會大。

陸宗賢指出,隨著股東會旺季到來,本週股利政策將成為盤勢的焦點,高股息題材屬於例行季節性因素,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去年企業股利政策受到金融海嘯影響,股利水準大不如前,但不少企業去年獲利呈現大幅成長,持有現金水位不低,加上投資趨於謹慎,預期企業今年股利發放率將優於去年。

另一方面,今年企業盈餘預估值仍有相當大的成長幅度,高股息加上高成長性,參與除權息的意願料將提高。

陸宗賢表示,除了股利政策外,市場關心焦點尚包括正在進行的中國兩會以及ECFA進度,其中兩會主要討論今年經濟發展與政府工作計劃,包括經濟轉變發展、結構調整、三農問題等,均為今年中國經濟發展之重要方向。至於ECFA部分有可能在今年5、6月簽署協議,而先前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讓利說等,使得ECFA題材近期再度受到市場重視。由於政治面題材活躍,近期與中國消費及內需相關的類股包括零售通路、汽車零組件及金融等,應有不錯的短期表現機會。

類股輪動 短期主軸

陸宗賢認為,中期而言,由於盤面仍有負面因素干擾,指數仍維持震盪走勢,選股難度也大幅提高。由於世界各國流動性及政策退場機制將陸續啟動,加上通膨、打擊泡沫已牽動升息循環的運作,今年市場的投資信心將不如去年下半年,歐洲五國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及西班牙等預算赤字問題,雖無立即性風險卻須加以觀察其後續發展,仍是可能影響市場的潛在風險因素,持股水位宜中性看待,類股輪動仍是短期內盤面發展的主軸。

摩根富林明投信台股投資組合經理何銘銓表示,由於中國總理溫家寶重申寬鬆貨幣政策不變,並釋出善意,表示有關ECFA的協議方面,中國可以「讓利」,對台股指數形成支撐,上週四的強震,雖影響到半導體業及面板業的產能,但股價因產能緊繃而因禍得福,帶動指數走揚。

樂觀的是,台股上週指數週線收紅,且三大法人上週則皆呈現淨買超,成功扭轉月線恐會下彎的危機。本週盤面仍需觀察成交量是否能有效放大,配合指數上攻,否則多次挑戰半年線反壓皆無法有效攻克,指數在屢攻不過之後,恐有轉弱的危機。
(自由時報2010/03/08)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