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230 | 回覆: 5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3-23 17:24:44

形意拳的起源,充滿了傳說附會的色彩,拳譜語焉不詳,達摩、岳武穆、張三豐都曾被奉為開派祖師,其中岳武穆首創之說尤盛、但正如形意大家寶顯庭先生所言:「代遠年湮,傳說匪壹,俱無文獻足徵,未敢據為信史」,對於前輩授受的系統,確鑿可考者,僅能斷自明末的姬際可,姬公以前,遠紹無據,姬公以後,則世系昭然,確實可信,近世拳家乃多奉姬際可為形意拳創始人。
--------------------------------------------------------------------------------
姬際可,字隆風,為山西蒲洲人氏,生性豪邁好武,頗為刻苦用功,初精大槍術,姬族譜說他「技勇絕倫,晚年破流寇於村西,手殲渠魁,人號神槍」而其手搏之技是否另有傳承,雖傳說不一,但他傳下來的武功,經其手整理裁創,應屬事實。姬際可的拳法以心意為主,注重心意的融貫,強調內外的結合,手眼身法必求渾然天成,因此初名「心意六合拳」。
--------------------------------------------------------------------------------
心意六合拳之勢法,係由前人對自然界的觀察而來,鳥獸之動、風雲之變,融入武術的體系以後,參以進退趨避之理,遂寓攻守之勢。古譜所載較簡,象形者僅有六勢:「雞腿、鷹捉、龍身、熊膀、虎抱頭、雷聲」,然武學根基既備,於飛禽掠食之勢、走獸搏鬥之形,信手拈來,莫不凌厲,於是各個名家會其理法,代有增益,遂衍至十形乃至十二形矣!自姬氏創拳以來,曹繼武、戴龍邦等人相繼紹承,由於武術心得有別,在北方遂派生三大支脈: (一)心意六合拳在河北和山西兩地的支脈,由於風格較相類似,皆以十二形為主,五形為基,並且因形取意,更名為「形意拳」,這二個支脈,均承學於河北的李飛羽。 (二)心意六合拳傳至河南的系統,則以十大形為主要內容,係馬學禮所傳下,後世亦稱之為「河南形意」,由於河南形意傳承保守,據云古風極濃,拳架較為沈雄剛猛。
--------------------------------------------------------------------------------
河南系統的形意拳傳承不廣,未能普及,而河北與山西卻以李飛羽之故,宗風廣被,尤其河北為盛,李飛羽(字能然,或稱洛能)乃當時形意一派的宗師人物,由於他打破了過去心意門教人唯親的保守觀念,廣為傳藝,因而其後能人輩出,聲名大噪,弟子郭雲深、劉奇蘭、車永宏、宋世榮等均蔚為大家,而再傳弟子李存義、張占魁,以迄尚雲祥、韓慕俠等人,自晚清而民初,或剿匪滅盜,或鋤強扶弱,威名大震,更成為北方重要的安定力量。
--------------------------------------------------------------------------------
形意拳大體而言,招式並不繁複,但欲得其神味理法卻難。前輩李飛羽嘗云:「形意拳術形式極簡單,而道則深奧。」蓋形意拳忌用拙力,其精髓全在神氣二字,上下相合,內外合一,若至於無拳無意之境,已入內家上乘之功,歷來拳譜於此闡述頗詳,端賴學者之用心耳。早期最重要的一部拳譜為《心意六合拳譜》﹝或稱《形意拳譜》﹞,據說係姬氏得之於終南山道士,蓋出於岳武穆遺緒云云,但其說玄誕,考據家徐震認為應係後人所偽托,惟此譜論證極為精到,堪稱形意拳經典之作,頗足以印證後學。
--------------------------------------------------------------------------------
形意拳代表拳架有五行拳、五行連環拳、十二形、四把捶、八式拳、雜式捶等。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架,明朝末年的「神槍」姬隆風創立了十二大勢,有剛有柔。清初的武狀元曹繼武和山西的武學宗匠戴龍邦,乃相繼整理歸納,形意了最精練的五路拳法:劈、鑽、崩、砲、橫。劈拳屬金、鑽拳屬水、崩拳屬木、砲拳屬火、橫拳屬土,五種拳相生相剋,所以稱為『五行拳』。五行拳藉著「屈伸開合、起鑽落翻」,換掉後天濁力,培養先天的太和元氣,是形意門養氣換勁的關鍵。
五行拳屬於單招的把式,練成之後,招招連環貫串,就形成了形意拳的基本套路─『五行連環拳』。五行連環拳融合貫五行、統御六合,抽身換影、進退無常,因此又稱為『進退連環拳』,因為拳架走直勁、發單力,所以長勁非常快,是內家功夫最好的功力拳。
--------------------------------------------------------------------------------
明末姬隆風象形取意,化槍為拳,不離六要:雞腿、龍身、鷹捉、熊膀、虎抱頭、雷聲,歷經整編,第四代的神拳李飛羽乃在河北、山西傳下「十二形」,取象於十二種動物:龍有縮骨之法、虎有撲食之猛、猴有縱身之靈、馬有疾蹄之功、鼉有浮水之能、雞有爭鬥之勇、燕有抄水之巧、鷂有側身之力、蛇有撥草之精、鳥台有豎尾之勢、鷹有捉拿之勁、熊有豎項之威,身法起落伏縱,攻守兼備,形式簡約而意象豐富,充滿了《大易》取象的智慧。
形意拳的八式,是採用五行拳的『崩、橫、鑽、砲』四拳,和十二形中的『鷂、馬、燕、雞』四形,吸取各形優點混合而成的,屬於形意拳中的長拳,拳架連環進退,往來不已,其中奇正相生,橫豎互進,含孕無盡的變化,所以拳譜上說:『名雖八式,實體物不遺,至於無窮』。
--------------------------------------------------------------------------------

雜式捶為形意拳連貫用法的混合練習,包含形意門各路拳架的精華,而熔為一爐。雜式捶在落翻伸縮之際,強調剛求柔,動中求靜,勁路的連接更為細密,身法的轉折也更為活潑,打起來如流水行雲,鳳舞龍翔,漸有『化勁』的意味。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DINDIn8787
準男爵 | 2010-3-24 12:49:43

謝謝分享,十分不錯。
引言 使用道具
zrij1l36
準男爵 | 2010-10-21 16:06:22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熊熊占卜師
伯爵 | 2011-3-6 21:45:50

由衷感謝樓主辛苦無私的分享
捷克論壇越來越精彩了
引言 使用道具
ckc56116
伯爵 | 2011-3-17 20:16:55

感謝大大的分享 好帖就要回覆支持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