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這一篇的緣由,是一位剛買一部重車的車友突然問我在過灣時可不可以抓離合器,
這讓我聽了有點膽顫心驚,仔細想想過灣的一些基礎觀念,
的確是新手第一時間就得早點養成的基本能力,
等這些基本技巧已經熟悉到變成是本能的時候,再去練習更高階的過灣技能會更好!
何為更高階的過灣技巧,如過灣中騎士的重心移動,
頭、身、腰、手、腳等姿勢的位置,甚至前後輪的負荷等更深入的技術,
都不宜在初學這篇進出灣的基本要領中一併學習,因為基本技巧遠比這些還重要.
就如同練功夫一樣,這一篇是用來札馬步的,至於將來要練無影腳或踢彈腿,都得先把馬步札穩了再說.
騎機車如果光只享受直線加速的快感,而不懂得享受過灣的樂趣那不免有點可惜了!
剛接觸機車的你是否曾在進灣前,猶豫著到底要以多少速度進灣,
在過灣當中是否又會心裡疑惑著我這樣順順的過灣是對的嗎?怎麼覺得不是很有趣!
那我確信你應該是需要就這篇基本功做更多的練習.
初學者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以更快的速度及超魄力的卡普姿勢來過灣,
但請先別急,我們暫時先用同傾的姿勢,兩腳夾緊車身並且先不求車身能壓多低的方式,
先理解迴旋的特性,並依此篇學習在過灣的過程中如何進灣及出灣,
先練順了這篇的要領,使其變為本能反應後,
日後不管採取麼樣的姿勢過彎,就能在彎道中發揮最大的安定性及最大的抓地力量,
這對日後過灣的速度、安全、順暢、信心等的影響是極為關鍵的.
有些術語我們先取得一些共識。
上圖中彎道前開始傾斜進彎的a點我們說它是進彎點
彎道路線中最頂端的b點我們說它是彎頂點
a以前的路線我們叫它控速制動點
a到b的路線我們叫它迴旋
b到彎道結束我們叫它出彎
這整條路線我們叫它進出彎路線
低於100度的彎道我們說它是一般彎道
180度左右的彎道我們說它是U形彎道
180度以上的彎道我們說它是髮夾彎道
傾倒--控速制動完成後,第一時間壓倒車身進入彎道的動作,我們說它為傾倒.
但是問題來了,彎的形狀容易辨識,但彎的大小每人的認知卻不同,
所以才常會聽到有人說它在彎道的速度是180,馬上就有人說它是虎爛,
癥結在於他們對於彎道大小並沒說清楚....
接下來會作較細部的分析,因此可能會看起來有點複雜,
但事實上,整個過程僅僅也只有三個步驟而已,我把他作成口訣新手可以把他背下來。
1.控速制動
---------在進彎前利用煞車或回油時的引擎牽引力來減速的步驟。
2.等速迴旋
---------進彎減速傾斜後機車繼續行進的速度,保持這個時速一直到彎道頂點。
3.出彎驅動
---------從彎道頂點開始補上油門驅動後輪出彎
-----------------------------------------------------------------------------------------------------------
更簡化的記法就是---制動→迴旋→驅動
-----------------------------------------------------------------------------------------------------------
請注意以下事項,
※選擇中小型的彎到來練習,是為了讓上述三個步驟能確實的練習,
大型的彎道無法作好第一個步驟的練習。
※求練順暢不求快,寧可在進彎前減速到過慢,也不要進彎速度過快,
這無法有效練習上述三個步驟。
※機車在彎道中行進時有安定的轉彎力,突然失去動力如抓離合器或煞車
都會改變這股安定的轉彎力,非不得已可以回油扶正車身後再傾倒一次繼續過彎
或輕踩後煞車來控制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