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638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4-2 15:56:14

觀念

1、外家拳:因須提勁,年紀大時,勁提不起來,各關節鬆脫、酸痛,極為痛苦,是謂散功。

2、太極拳:不求一百分,由於心情、肌肉都放鬆,關節已脫開,年紀大了,就不會散功。如果練錯,用硬勁,年長則會垮。

3、外界總誤認,太極拳那麼鬆軟,如何能打人?太極拳講求鬆不用力,所謂「有氣則無力,用力則無氣」。力發之肝,氣發之筋。關節鬆則筋長,爆發力愈強,勁由筋出,由內氣行,帶動七經八脈,用氣補筋絡。故愈練愈年青,愈練功力愈好,愈老功力愈高。

4、美人手:只有鄭子太極拳才有強調。因美人手是氣最為通暢、最方便行氣的架勢。運用在打人則有重要的差別。美人手在發勁時,湧泉之氣才能貫穿至勞宮,才能把對手連根拔起。斷腕,則無法將對手拔根。

5、練拳不能有肩牓,整個手臂與肩膀皆為一體。手動則力量在肩膀,即用手打人。鄭師爺是用易經數來編三十七式拳架,把會動肩膀、不能中定的動作皆去除,故真正單式不到三十七式。

6、練拳樞紐在夾脊;太極拳要練鬆、淨 →全身沒有多出來的力量,叫做透勁。勁法沒有招式,太極拳愈練愈少,最終練到「無」。


透勁(接地之力):發勁之基本功法

1. 全身鬆開,面壁站好。

2. 左腳斜站四十五度,腳尖距牆約一尺(視個人身高而定)。

3.
右腳放鬆,置于左腳後腳踝上。(也可換腳練習)。

4.
雙手輕按牆上,鬆肩、垂肘、含胸、拔背、心氣相守於丹田。

5.
腕關鬆開,正確做美人手。肘低於腕。

6.
吐氣:丹田至湧泉,但不能迫,迫有拙勁。吐氣時,只有意識似有似無,內氣往下到湧泉,感到像真空橡皮吸玻璃之反感覺而往上衝。

7.
上衝之氣,不落形,剎那間傳到勞宮穴。(注意:手不能用力按牆)


發勁

1.
發勁非用力,非用體形,要靠內氣,力由湧泉而發即有勁。腳底先動,身再動,故須透勁

(接勁),即接地之力;透過湧泉把力量還給對方,勁不能留在自己身上。發勁不能用手推,全身是手,手非手。發勁實則為按手之正確動作而已。

2. 發勁最重要的就是接勁,彼此交手,有感敵勁臨身,隨勢鬆腰落胯,將對方來力引接於後腳湧泉,與地相接,令湧泉一貼地即生反彈作用。此時速將身體與腰胯相連, 由下而上,手肘向內微旋,整勁貫穿對方焦點,則敵無不應手而跌,這就是接勁。但引接之時,若手睕不鬆,腰胯不鬆,尾閭不正,來勁均停滯於上肢,成為局部相抗,不能下達湧泉,不能生化為勁。發勁之時,如腰胯不能相接,或湧泉與百會未成一線,或落胯不準,膝蓋搖動,高低起伏,都會發生斷勁,則腳下之勁無法上達,行於勞宮,即成為以手發人,就不能發揮效果。

3. 勁法變化多端,吞吐於瞬間,其勁在於分寸之間。蓋太極拳發人,是用意不用力,用意則勁整,用力則勁散,亦不可過於著意,以免顧此失彼。

4. 一般人習拳多注重外形,而忽略內勁的鍛練。蓋發勁其根在腳,形於手,如斷了節,就是用手打人,因其發勁原則不正確。故接手時,務必要得機得勢,全身放鬆,認清方向,手要輕觸,腳要栽根,蓄勁彈性,由腳而腿而腰須完整一氣,貫穿落點,一則力聚致遠,再則身不散亂,方可命中。

5. 發勁要領如下:

a. 美人手。

b. 肘要比腕低。

c. 雙手輕按。

d. 後胯向前推。

e. 身體走直線,意念放在中心線。

f. 定向平移。



走化

太極拳是以柔克剛,故首重肢體鬆柔輕靈,除鬆肩、垂肘、含胸、拔背、落胯之外,更須從走化練起,要學吃虧,決不鬥力,不爭勝負,則越練越鬆柔。以發勁而言,對方來勁必先走化,使其落空失效,然後蓄勁而發人。由於化勁、發勁相輔相成,不可分離,才能發揮宏效。


1. 走化功夫:是以沾、粘、貼、隨、不丟、不頂做基礎,若能熟練得法,則可聽勁量敵,

周身輕靈,上下相隨,左右旋轉,均能運用自如。

2. 「走」是直線而有窮,化是圓形而無窮,「必」須邊走邊化,將其來勁由我圓邊流滑,使對方的力量,絲毫也沾不到我身上,即所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欲求達到此境界,就是靠「鬆」去完成,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3. 推手走化不是用手,而是腰腿的動作,凡動均為整體,以意為主,以氣為導,以腰為軸,以足為根,節節貫串。依太極圓形運動原理,變動無定,隨人攻勢,輕觸敵身,接點不變,轉腰鬆胯,順勢變換力點方向,使對方失去重心,我順人背,則敵受制於我,才合乎捨己從人之妙用。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VenusHarold
準男爵 | 2010-12-6 05:53:17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