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235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4-6 15:05:11

六大開”是六種不同方向的力之合力,八極拳的每一個動作,無不體現六種合力。發力時,必須講究“合”字,利用身體的頭、肩、肘、手、胯、膝、足、尾之八大部位左右陰陽變化(以重心為軸)來完成六大開(六種力的合力)。這種完成動作的做功過程稱為“六大開”。落地成招,即是“八大招”,也就是無極純陽式或者無極純陰式。

   但是,六大開落地成招的演化過程,是“兩儀”的變化過程。八極拳的每個招數,都是兩儀的展開,其變化過程即是從無極開始,到有形、到無形的變化過程。

   六大開、八大招,不是套路,也不是具體的招數或招式,而是八極拳技擊之術的變化理論。這種理論孟村吳式八極拳門一向多不外傳,有這樣一句拳諺:“甯教幾路拳,不授一句言”。所謂“一句言”就是拳理。因此,在八極拳的發展史上,有說“六大開”是套路,“八大招”是八個招數,均是誤傳。六大開、八大招絕不是套路也絕不是“絕招”,任何武術沒有“絕招”,所謂“絕招”都是相對而言的,是“千招會,不如一招熟”。

   拳譜載“沖天炮、閉地肘、合手者六合也”,“沖天炮”是進攻性的招數,“閉地肘”是防守性的招數,“合手”是攻防兼用的招數。這三種招數都是兩儀的展開和變形。

   “六大開拳”拳譜有載:“一打頂肘左右翻,二打抱肘順步趕,提胯合練單陽打,順步腰身變是纏。翻身頂肘中堂立,打開神拳往下傳”。六大開拳這個套路是對頂、抱、單、提、胯、纏的闡述,不是六大開理論。
   六大開——頂、抱、單、提、胯、纏六種不同方向力的釋理如下:

   頂:頂力是八極拳最主要的發力,它是利用身體的某部位(八大部位)向前後、左右、上下直線的支撐、衝撞之力。

   抱:抱力是八極拳最主要用來防守的發力,與頂力方向相反,力相等,發抱之力時,以頂力相符,以保持身軀平衡。

   單:單力是八極拳利用上肢的劈、撩、扶等技法象鞭子抽打過程一樣,無具體發力的方向,靈活多變。但發力時,身軀需下沉,以保穩定之態。

   提:提力主要是向上或斜上方發出的力,如降龍式。身體移動時,只要一抬腿,一抬腳,就是提力。但八極拳用腿時,腳不過膝,近身靠,身軀同時下沉。

   胯:胯力是利用身軀重心為軸,正反旋轉下沉併發力,有“�別(肩胯)外胯(腰胯)”之分,�別旋力向內。似“向心力”;外胯旋力向外,似“離心力”。

   纏:纏力是彎曲橫向發出的纏繞之力,多用於上肢與身軀配合,如八極拳法的大纏、小纏、抱絲纏,進、退以防為主的技法,身軀似蛇似龍,威力無比。

   以上是“六大開”單一每一種力的分析,在身體上只用一種“力”,不能稱其為“招數”。即是“六力合一”,在八極拳技擊之術中,講究“手、眼、身、法、步”。只有手、眼、身、法、步有機配合“六大開”之合力,使意氣力合一,才能完成技擊之術的目的。“六大開”僅是意、氣、力合一之一的力。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頭像被屏蔽
AudreyNovia
禁止發言 | 2010-12-4 05:3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