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341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4-9 12:32:59

①李存義論“剛柔明暗”:剛者,有明剛、有暗剛;柔者,有明柔、有暗柔也。
明剛者,未與人較手時周身動動作神氣皆露于外,若是相較,彼一用力抓住吾手如同鋼鉤一般,氣力似透于骨,自覺身體如同被人捆住一般,此是明剛之內勁也。


暗剛者,與人較手動作如平常,起落動作亦極和順,兩手相較,彼之手指軟似綿,用意一抓,神氣不只透骨髓,而且牽連心中,如同觸電一般,此是暗剛之內勁也。


明柔者,視此人之形式動作毫無氣力,若是知者視之,雖身體柔軟無有氣力,然而身體動作輕如習習,內外如一神氣,周身並無散亂之處。

與彼較手時,抓之似有,再用手或打撞而又似無,此人又毫不用意于已,此是明柔中之內勁也。

暗柔者,視其神氣威嚴如同泰山,若與人相較,兩手相較其轉動如鋼球,手方到此人之身,似硬,一用力打去,則彼身中又極靈活。
手如同鳔膠似,胳膊如同鋼絲一般,能將人以黏住或纏住,自己覺著諸方法不得手,此人又無一時格外用力,總是一氣流行,此則暗柔中之內勁也,此是余與人道藝相交,兩人相較之經驗也。



②李存義論觀敵神氣:學者若遇此四形式(明剛、暗剛、明柔、暗柔)之人,量自己道理深淺,神氣之薄厚而相較量。


若是自己不能被彼之神氣欺住,可以與彼相交;若是觀其面先被彼之神氣罩住,自己先懼一頭,就不可與彼較量。
若無求道之心則已,若是有求道之心,只可虛心而恭敬之,以求其道業。



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戰百姓。

能如此待人,可以能無敵於天下也。
並非人人能勝方為英雄也。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elephantatsumi
勳爵士 | 2010-11-6 01:52:27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Nasafish
禁止發言 | 2010-11-27 02:5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