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902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4-12 17:55:35

原本業界認為華邦與爾必達合作關係,將從繪圖卡記憶體(GDDR)代工,延伸至標準型DRAM45奈米技術,然近期華邦已悄悄網羅之前合作夥伴奇夢達技術團隊,計劃憑藉既有65奈米技術基礎,自行研發奇夢達已開發完成的46奈米BuriedWordline技術,成為台灣第1家在40奈米世代走上技術開發自主之路的DRAM廠。

記憶體業者表示,奇夢達BuriedWordline技術係當初試圖從溝槽式(Trench)技術轉型至堆疊式(Stack)技術的代表作,2008年底BuriedWordline技術已成功試產65奈米製程,並完成46奈米產品開發,原計劃在2009年中量產,但奇夢達財務狀況持續惡化,2009年3月就宣布破產。

記憶體業者認為,奇夢達Buried Wordline技術其實相當有競爭力,生產出來的晶圓尺寸非常小,若順利進入量產階段,成本結構競爭力不輸同業,當時連爾必達都被奇夢達該技術所吸引,雙方一度想要合作,但奇夢達終究因為財務赤字,而淹沒在DRAM大崩盤洪流中。

這次華邦借著過去與奇夢達合作65奈米技術基礎,加上延攬奇夢達部分設計團隊,以及融合手上奇夢達GDDR專利和技術,自行開發46奈米製程,將走出一條有別於目前台灣DRAM技術陣營除美光(Micron)和爾必達外的第3條路。

事實上,華邦走向自己開發DRAM製程技術之路,主要係因華邦營運重心已逐漸從標準型DRAM轉向,專注於SDRAM和NORFlash,因此,40奈米世代技術對於華邦而言,雖然一定要參與,但沒有急迫性,目前SDRAM採65奈米製程生產,直到2010年底都還相當具競爭力,不像南亞科、華亞科、力晶等標準型DRAM廠追求低成本,急著在2010年下半轉進40奈米世代,華邦轉進40奈米係為SDRAM下世代技術鋪路,並不急於導入。

記憶體業者指出,華邦沒有與爾必達合作45奈米製程另一個考量,係因爾必達在輸出技術時會要求以產能交換,但華邦旗下12吋晶圓產能只有3.2萬片,2010年下半NOR Flash產能佔掉1萬片,加上SDRAM和MobileRAM產能排擠,標準型DRAM產能已降至3,000~4,000片,實在沒有產能可與爾必達談判,因而未能成局。

另外,爾必達過去輸出技術除保障產能外,亦會要求技術授權費用,產能越大的DRAM廠,每片晶圓所分攤技術授權費越低,以華邦3.2萬片產能來看,就算全部都拿來做DRAM,算下來每片晶圓成本還是很高,與爾必達合作未必佔便宜。

DRAM業者認為,原本爾必達在台廠布局中,華邦是繼力晶、瑞晶、茂德之後下一個囊中物,但現在華邦走上自有技術開發之路,未來爾必達與既有合作夥伴力晶、瑞晶、茂德之間互動,勢必會更緊密。爾必達陣營中的力晶和瑞晶,計劃於2010年下半導入45奈米製程,美光陣營的南亞科和華亞科則將導入42奈米,如今加上華邦46奈米技術加入戰局,DRAM產業40奈米大戰熱鬧可期。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