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97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4-19 16:51:49

螳螂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從清末民初開始訂名,至今海內外各地多有流傳。特色是模仿螳螂的動作,兩只手如螳螂的鉤子,並有勾摟采掛等技擊手法。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因為各地方的特色不同、各家的體會不同、融合其他門派武術等等各種原因,于是產生了許多風格各不相同的螳螂拳門派。

傳說中的源起

相傳螳螂拳創始者為王朗,明末清初山東省即墨人(未有歷史佐證)。螳螂拳模仿螳螂的動作,有閃轉騰挪之式、黏沾貼靠之法、勾摟采掛之手,十二種動作與手法;另結合其他十八種中國武術門派的精華,再參考猿猴的動作,融合一體。

傳說王朗偶然目擊螳螂捕蟬之情形,所研習而來。由王朗融會中國北方十八家名門拳法,而以螳螂捕蟬的要領為基礎,設計出十二項招式,再采取[猿猴歩法],定名為(北)螳螂拳。

現代經考證民國初年一些手抄本后,如自稱乾隆時之升宵道人所著《羅漢行功短打》及自稱是鹹豐五年抄寫之《少林衣缽真傳》,都可以說螳螂拳前身是集《羅漢短打》及山東地方拳術,經歷幾(二至三)輩而成為一個完整拳術系統的。

螳螂拳發展

早期螳螂拳時只可稱為‘短打手法’;手法有“崩補”和“八肘”,至李秉霄及趙珠時才創出“亂接”(現也叫攔截),再傳至梁學香才有“摘要”。故螳螂拳的經典套路為“崩補”“八肘”“亂接”“摘要”。其后研習者眾多,分流成派,套路亦各異。 梅花、七星、六合三種流派的拳術是各有特點和要求的。其風格及技巧均各有偏重。

螳螂拳各門派
北螳螂

螳螂拳采用猿猴步,走七星步法。使用梅花手法。

北螳螂拳是中國山東省以實戰為主的拳法,其中崩歩拳是其拳法中的重要基本招式
北螳螂拳流派

現今螳螂拳衍生許多派別,分為硬螳螂與軟螳螂兩種。
硬螳螂以剛烈強勁為主。
七星螳螂拳
梅花螳螂拳
太極螳螂拳

后又衍生秘門、摔手及光板等門派.
近年有八歩螳螂拳,是由梅花螳螂拳姜化龍之后人,融合八卦拳、形意拳及通背拳而成。
軟螳螂以和緩招式為主。
六合螳螂拳

南螳螂
主條目周家螳螂拳

有別興盛于清末民初在山東省發展的螳螂拳,另有一派周家螳螂拳,本屬廣東東江拳系,亦源自福建羅漢拳和鶴拳一脈。在中國南方由廣東發展至香港。
常見手法
七手(七長)
勾手
摟手
采手
掛手
偷手
破刀手
叠連手
八肘(八短)
五捶
直捶
掛捶
圈捶
崩捶
窩肚捶

心得:在螳螂拳術中,手腕功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螳螂拳行功上乘之法,行功積力階段揉和功中的重點所練的功夫。通過手腕功的系統訓練,能使手腕靈活有力,如配合以本門真傳鷹爪功,能在實戰中充分發揮出螳螂手法中勾摟采掛、刁進崩打、擒拿鎖扣、挫骨點穴等技法的精妙。在〓手螳螂拳門中,手腕功主要由以下幾步功夫組成。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