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4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4-19 16:54:50

中國的武術項目林林總總,各有其特殊性及價值性,而洪拳一脈拳術,其分布於南方流域,由於流傳廣遠,學習者甚多,故已成為南方拳術的代表之一,所謂南拳北腿其中的南拳既是以其為象徵的簡稱,而洪拳之對於整個歷史文化的演變,又有其特殊的神話及幫會、革命等的色彩,也讓它的存在更有別於一般的拳術。

在中國南方,拳術的淵源皆傳說於宗廟,尤以南少林寺為尊,所以也讓中國武術中的技術鍛鍊形成了兩大派系,既少林與武當,正確來說應該是道教與佛教,從比較這兩個宗教的教義教理之中也可明顯發現,其中對中國武術的影響,洪拳可說為佛家的代表性拳術,而現今流傳普遍的太極拳既屬道家思想的實踐,這兩種拳,一以至剛而後柔為境界,有如佛陀的苦行修練而成菩提乃至空無,而另一則要求鬆柔自然,一切以虛無為依歸而達成無限,其思想理念之不同,也造成許多傳說與毗語,間而形成了中國武術特殊的另外一種特色。

南少林五形之創立乃明初嘉靖年間,少林禪僧覺遠上人,會同當時蘭州擒拿名家李姓某翁與當時武術界技擊泰斗白玉豐等融會舊時宗法,內外兼修,而成少林絕技,並將所創之新的少林拳法化分為五形,為龍、蛇、虎、豹、鶴五拳,逐此集道之大成,秋月之為功,斯技乃成。乃將原強健身心之武術練習並成技擊絕學。白玉豐實集其大成也。白氏曰:人之一身,精力氣骨神五者,必須交修互鍊,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否則即淪為江湖野技,不足以流法傳世者必然也,以是創此五拳,綜合內外並修,而技乃成。其傳承之拳法精意如下:

《一》龍拳練神:解曰:練時周身無須用力,暗聽氣注丹田。遍體活潑。兩臂沉靜。五心(即手心足心與中心是也)相印。如神龍游空。夭矯不測。

《二》虎拳練骨:解曰:練時須鼓實全身之氣,臂堅腰實。腋力充沛。一氣整貫。始終不懈。起落有勢。努目強項。有怒虎出林。兩爪排山之勢。

《三》豹拳練力:解曰: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則較虎為巨。蓋以豹喜跳躍,腰腎不若虎之弱也。練時必須短馬起落。全身鼓力。兩拳緊握,五指如鉤鋼屈鐵。 故豹式多握拳。又名為金豹拳。

《四》蛇拳練氣:解曰:蛇亦在心之氣,吞吐抑揚,以沈靜柔實為主。如蛇之氣,節節靈通。其未著物也,若甚無力者;一與物遇,則氣之收斂,勝於勇夫。有經驗者,自能知也。練時柔身而出,臂活腰靈,駢兩指而推按起落,若蛇之有兩舌。且游蕩曲折,有行乎得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所謂百練之鋼,成繞指之柔,即為此寫照也。

《五》鶴拳練精:解曰:此拳以緩急適中為得宜。蓋以鶴之精在足,鶴之神在靜。
        
故練習時,須凝精鑄神,舒臂運氣,所謂神閑志暇,心手相忘,獨立華表,壁懸千仞。學者暝心孤往,久練精熟時,自能於言外       得之,非倉猝所能領悟也。 能於此五拳習之既精,則身堅氣壯,手靈足穩,眼銳膽實。倘與人搏,出其一指半足之功,便可壓倒庸流。至乎神化之境,則其效更有不可言者矣。在學者苦心孤詣求之,幸勿視以為小道,而棄於半途也。棄則與不學等耳。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