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開後發現裡面有電線插頭 ?!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 美國人約翰·威廉斯是專門收藏石頭的業餘愛好者,在找尋雅石時看到一塊石頭紋路很特別,於是把石頭帶回家。
回家後從後車廂拿出來時不小心掉到地上導致石頭裂開,裂開的石頭上面居然有電插頭。日前他已將自己這一了不得的發現向輿論界作了公佈,還給各新聞機構發去了照片。
現在那些對此感興趣的人只能看到幾張照片。從照片看,石頭欠光滑,多孔隙,像砂岩、介殼灰巖、凝灰巖或石灰岩,年齡有幾十萬年到幾千萬年或幾億年。但有一點很顯然,在石頭生成約上億年前那時候還沒有人類只有恐龍存在。
威廉斯撿到的這塊石頭不大,用手都握得下。它的體積為61×38×22毫米,重90克,插銷的直徑就小硬幣那麼大,3個插頭高3毫米,尾端變粗而閃閃發亮,上面看不到任何鏽蝕斑痕,只見蒙著一層白花花的東西。
記者在報導這件事時發現,地球上也有類似的「插銷」,上個世紀音響設備接頭的中心部分就大概是這個樣子,只不過其插頭的基座是塑料,尾端也不變粗,據說扔進污水坑還很快便會腐爛。可砌進石頭裡的插頭像是剛剛生產出來,基座是一種像是陶土的白色物質。陶土可是一種很好的絕緣體。這就讓人有理由認為,這種被威廉斯稱之為電插銷的神秘插頭還很可能是用來傳導強電流的。
類似形狀的電插銷前幾年美國就有了,只是現在生產的除直徑很大以外,還有別的一些不同。研究人員經過了比較,認為完全像「威廉斯插頭」的東西地球上還從未見過。
有趣的是,威廉斯對撿到這塊石頭的具體地方保密,因為他還想在那裡能找到別的更有意思的東西,說不定它們還能證明外星人來過地球,或我們的行星上存在過別的好幾種文明。
不過威廉斯也表示,他同意讓科學家來研究這塊帶插銷的石頭,以防有人懷疑他在弄虛作假。只是「主人」還提出幾個條件:首先,拿去分析化驗的每個微粒都得付錢,從插頭上拿走一小粒得付50美元,從石頭上拿走一小塊得付25美元;其次,得在30天的期限內將研究結果報給威廉斯,在他未書面同意予以公佈之前得保密。至於整塊石頭賣與不賣,目前暫時不予考慮,不過「主人」不反對在私下裡交談此事。
威廉斯還公佈了他的電子郵箱號碼([email protected]),表示歡迎任何一個研究人員同他聯繫,來共同揭開這一大自然的奧秘。
左邊的是拍攝火星時影到似人的相片
照片中的是雕刻在天花板的柱子,已經有成3000年歷史,但有直升機,潛水艇,飛
機,氣墊船....這個原來是瑪雅發現的
好明顯的外星人
叫"The Lolladoff plate"的碟是有12,000年歷史,它是用石頭做的碟子,上面有外星
人?! 它是尼泊爾發現的
...所以在高度文明期間應該都有外星高文明生物介入
如以中國為例:
《拾遺記》卷四一記載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論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衫開之時,了如親睹”。他們還掌握著驚人的高效能源,若用於夜間照明,只需“狀如粟”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倘丟于小河溪之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許人?秦始皇認為:“此神人也”。那麼,天地間真有神人嗎?古往今來,眾多的學者對這一記載百思不得其解。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用外星來客的觀點對這一記載進行了解釋: 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來到地球並安下基地,稱為宛渠國,對地球進行科學考察。這群外星人活動於占地表面積2/3的海洋中,用“形似螺”的“論波舟”作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水陸兩用,日行萬里。這就是今天所說的飛碟(UFO)。這些人“兩目如電,耳出於項間,顏如童稚”。他們注意觀察人類世界,一有新的動向,哪怕“去10萬里”也要“奔而往視之”。他們對洪荒時代的地球“了如親睹”,對“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之類事情甚為關心,曾趕到現場考察,結果看見“三鼎已成”。他們對中國當時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生產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視”。萬里長城上也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身影。 外星人光臨地球的傳說,中外都有記載。而《拾遺記》尤為獨特,記載了外星人與當時地球上稱雄一方的秦始皇進行友好接觸的情況,留下了比較古老的原始記錄。有些學者對這種解釋提出異議,表示難以接受。目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解釋尚無定論。秦始皇接見的是誰呢?這個問題已成為一個學術界的謎。 |
-
好明顯的外星人.jpg
(72.81 KB, 下載次數: 21)
-
好明顯的外星人1.jpg
(27.83 KB, 下載次數: 15)
-
左邊的是拍攝火星時影到似人的相片.jpg
(42.67 KB, 下載次數: 15)
-
恐龍時代的電插頭.jpg
(16.77 KB, 下載次數: 22)
-
直升機,潛水艇,飛.gif
(87.63 KB, 下載次數: 16)
-
石頭做的碟子,上面有外星.jpg
(67.17 KB, 下載次數: 18)
-
裂開後發現裡面有電線插頭.jpg
(47.38 KB, 下載次數: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