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en_1233
勳爵士 | 2010-6-2 21:51:40

22# tianmoxiangfu


以H2B為例  5.2公尺直徑綑綁6具SRB-A都行

我舉S200就是要嘲笑中國固態火箭的推力低下  而且比 ...
black69 發表於 2010-6-1 13:13

呵呵~~漏看了這段吹牛文
你喜歡拿日本火箭跟中國比這大家都知道,那是你的自由
只要沒有過份吹牛,我是沒意見,不過這地方又開始吹了

你說5.2公尺直徑綑綁6具SRB-A都行,但實際上H-IIB綑綁4具已是極限:



你要是堅持可綑綁6具,就請你直接把資料來源貼出來
若找不到,我看另外2具綁在你身上一起發射好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4 00:29:39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8 14:03 編輯

41# ken_1233

..哈哈,閣下很幽默啊,不過如果閣下也是台灣人,應該跟樓主同氣連枝才對呀
怎麼跟樓主唱反調呢,不是說台灣人都崇拜日本嗎,你應該向樓主學習嘛
還有,你日文不錯,知道ASR固體火箭的詳細情況嗎,發上來看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3 + 3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ken_1233
勳爵士 | 2010-6-4 18:51:41

41# ken_1233

..哈哈,�下很幽默啊,不�如果�下也是台�人,��跟�主同气�枝才�呀
怎么跟�主唱反�呢,不是�台�人 ...
tianmoxiangfu 發表於 2010-6-4 00:29

我不是要跟他唱反調,我也不是要反日,我只是反吹牛
我前面也說了,他喜歡拿日本火箭跟中國的比那是他的自由
他只要老實地就技術論技術不要過份吹牛,我是沒意見的

至於ASR還是由black69這位日本火箭大濕來說吧,免得我說了什麼他不愛聽的
又會被他罵是美國人的私生子~~呵呵

ASR的日文資料很少,不過這裡可以找到ASR的英文論文你可以自己下載來看
你在Title搜尋Advanced Solid Rocket即可找到,要找LE-X的也有
http://archive.ists.or.jp/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5 + 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0-6-14 14:14:04

本文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0-6-14 15:50 編輯

41# ken_1233


設計可以改變啊   
你不能拿未推出的長征5火箭  來比較現在的H2B火箭(我都還沒拿出ASR與LE-X的)
H2B已經要推出把第2級火箭加粗到5。2公尺直徑並聯2具LE-5B的型號了

H2A204是直徑4公尺火箭  就可使用4具SRB-A了
日本網站上有在討論使用6具SRB-A在H2B上的 
H2A204圖片  你該不會把H2B與H2A204搞混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5 + 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0-6-14 14:23:37

本文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0-6-15 22:08 編輯

38# tianmoxiangfu

H-2B用6台SRB-A運載能力和用6台YF-100的長5相當,如果雙方都用8台,長5運載更強
正因為SRB-A的低效,H-2B每增加一台SRB-A其運載能力系數和消費比均下降,但長5每增加一台YF-100其運載能力系數和消費比均上升,這就是決定性的差距,H-2B想提高運載能力系數可以在助推器上用LE-7A取代SRB-A,但是LE-7A密度比衝太低,用於助推器降低了安全系數,日本人不敢冒這個險,以前H-2A的2款重型火箭計劃就這樣取消了


一台SRB-A平均海面推力是170噸   YF100是120噸而已 
SRB-A推力是YF100的  1.4倍   比衝YF100是SRB-A的  1.14倍
SRB-A的比衝雖較低  但是固態燃料密都高    
一具SRB-A  燃料量約75噸(也有65噸的依照任務改變)  總比沖有205MN(真空中  海面上也差不多)
一具YF100  長度比SRB-A長   燃料量62噸   總比衝是203MN(真空中  海面上也差不多)


SRB-A可以提高燃料量   所以只要增加SRB-A長度
這樣總比衝就會提高
如果是220噸的SRB-A 燃料量可以提升更多
長征5只有並聯2具YF100把燃料量提升到130噸的才能贏過SRB-A但前提是SRB-A不改進保持現有的狀態)

最重要的是,你說SRB-A海衝有261,哪裡有數據,還有那個ASR計劃,寡人很有興趣,樓主趕快把相關資料搜齊發上來,不要辱沒了閣下的良民證哈
   
F=比衝*dm/dt
SRB-A  海面平均推力1670KN   燃料量(有65或75噸)與燃燒時間(100秒或115秒)
推出海面上比衝是261秒或262秒
很間單數學計算  自己學學
還是支那人特別笨  連這都不會(支那是CHINA的諧音不要亂聯想)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5 + 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0-6-14 14:56:56

本文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0-6-14 15:53 編輯

40# ken_1233


呵呵~~又拿RS-68自取其辱了,你除了智商低外,還有自虐傾向
沒有用的,你再怎麼掙扎也改變不了日本引進美國技術的事實

你真是典型低能兼智障
RS68也改變不了美國使用俄羅斯技術的事實啊

我問你一問題?   你說一下RS68是不是有俄國的技術?

你的貼文跟我貼的都說出RS68使用俄羅斯技術來降低成本(跟SRB-A道理一樣)
那種俄羅斯的技術來自於RD系列火箭引擎啊
像你這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
教你算出SRB-A比衝261秒的簡單問題  你一定算不出來
竟然跟我扯一些特許生產專利的問題  (對於專利法問題你也是什麼都不懂啦)


astronautix網站上的
Russian engineers observe that the SSME designers used some technologies that were not used previously in the USA but were common in Russia. The best example was the milled combustion chamber, widely used on Russian engines, but never before on American engines.
By 1999 the US was studying incorporation of more RD-0120 technology into the SSME:
NASA expects the channel-wall nozzle to be more reusable than the current nozzle and to have less risk of critical failure. The new nozzle is also expected to improve engine performance slightly (although any gain in payload capacity may be canceled by the increased nozzle weight), to cost less and take less time to produce, and to cost less to operate. NASA and Rocketdyne (through Aerojet) have spent $0.8 and $1.2 million respectively to study this upgrade, and development could start at the beginning of 1999.
The proposed upgrade would cost an estimated $63 million over four years for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plus an additional $71 million to build 18 certification and production nozzles.

WIKIPEDIA寫的
RS-68的流控制閥可以在57%到102%的範圍內控制推進劑流量。發動機採用燃氣發生器循環,內置兩台獨立的渦輪泵。燃燒室採用了蘇聯發明的通道壁技術(channel-wall),即在燃燒室外層裝一層殼,中空層就是冷卻通道,比起其他發動機採用數百根銅管纏繞燃燒室的設計,這種設計更重,但成本大幅降低。

所以RS68是美國研發製造不假 SRB-A是日本研發生產不假  但都有引進外國技術來降低稱本
你說美國一次付清學習通道壁技術(但你的貼文我沒看到一次付清 不必受到俄國限制)  跟我扯特許生產就能改變美國使用俄國技術的事實嗎{:1_211:}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5 + 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17 07:32:51

本文最後由 tianmoxiangfu 於 2010-6-17 09:09 編輯

45# black69


咯咯咯。。鄙人日語太爛,在維基百科看了下,大日本真的吃飽了沒事干,區區一個SRB-A居然玩了無數個花樣,不過燃料只有66噸,工作時間倒是從100到120都有,推力也只有真空的,沒有海平面的,你說海平面平均推力170噸及75噸燃料從哪裡搞的資料,原帖發上來,
另外,不要想當然的認為SRB-A提高燃料量,如果平均流量增大,平均推力增大,工作時間必然減少,SRB-A所有類型工作時間和平均推力不等,但總燃料量基本相當。。。而且樓主好像忽略了空重。一具SRB-A77噸,燃料66噸,空重11噸,一具YF-10069噸,燃料63噸,空重6噸,當然可能樓主壓根就沒這個概念,所以才有了拿SRB-A跟YF-100雞蛋碰石頭的鬧劇。。樓主應該多吹噓一下氫氧機,這個才是打擊中國的最佳法寶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5 + 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17 08:55:51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17 18:27 編輯

44# black69

..H2B如果2級並聯2具LE-5B倒是實在,運力,運載系數,消費比都可大幅上升,日本人之前沒這麼搞顯然是考慮到安全因素,不過繼續增加SRB-A就沒油水了,那個東東效率太低,早該被淘汰了,鄙人都 很納悶,日本人鼓搗了這麼多型號的SRB-A,性能基本沒什麼提高。。當真是讓人費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4 + 4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17 09:11:44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17 18:30 編輯

46# black69



哎。。樓主啊,人家的意思說的再明白不過了,只能說你老的邏輯思維真的很強悍。。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3 + 3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0-6-18 13:25:46

本文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0-6-18 13:52 編輯

47# tianmoxiangfu


http://www.b14643.de/Spacerockets_1/Japan/H-IIA/Description/Frame.htm
那個SRB-A long  

還有長征5-540使用4個YF100來助推  GTO發射能力才跟H2A204一樣而已
但你別忘了  長征5-504第一級火箭是5公尺的液態氫氧火箭  助推火箭的長度也很長是25公尺
H2A204  第一級火箭才4公尺而已  SRB-A才15公尺長{:1_211:}

SRB-A式固態火箭  比衝比液態火箭低是很正常的(不然你可以去找出比衝比SRB-A高的固態火箭)
我已教你如何算出海面上比衝261秒  所以H2A204就已經很強了
SRB-A的海面平均推力是YF100的1。4倍   SRB-A若是再提升燃料量來提高總推力可輕鬆勝過YF100
只是沒有必要罷了  


再說中國YF100都還沒發射過  至少要4年以後才發射
一開始公布數據讓人無法相信啊  例如YF77一開始說438秒比衝   後來縮小為428秒 
YF100助推火箭說空重是7噸  也要有所保留   不然龍樂豪先生怎麼會說中國工業落後  要2015年以後長征5才能發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6 + 6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ns12119824
王爵 | 2010-6-19 09:59:52

腦殘唷!
還等你說唷!
日本三菱重工前身是做啥ㄉ?
你知道ㄇ?
有沒有常識阿!
沒常識就要多看電視阿!
有沒有知識阿?
沒知識就要多看書阿!
三菱重工前身就是大戰時期在作軍武ㄉ
大家想想日本早在多久之前就在做武器阿!
你不是在說廢話嗎?
日本不是領先中國甚多
而是中國輸太多太多嚕!
引言 使用道具
ken_1233
勳爵士 | 2010-6-19 23:51:04

40# ken_1233



你真是典型低能兼智障
RS68也改變不了美國使用俄羅斯技術的事實啊
black69 發表於 2010-6-14 14:56

我承認是我先進來挑釁的,前面我也罵得很難聽,所以就讓你罵這一次,算是扯平吧!
不瞞你說,其實我也是日本火箭迷,所以要我在這掀日本火箭的底,我也是挺掙扎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會這麼無聊,一直專門攻擊日本引進美國技術這件事上?

原因很簡單,在我來本論壇之前,你是從來不提日本火箭有引進美國技術的事實
我相信以你對日本火箭的了解是不可能不知道的,當然你有不說的權力
但是,當有其他網友指出,日本的火箭技術當中,有不少轉移自美國公司
你第一時間並沒有承認,反而是指責人家胡說八道
後來我才跳出來拿出ATK的資料,證明SRB-A確實引進美國技術,SSB還是純美國貨
沒想到證據當前,你還罵說是我捏造的,你該不會忘記這件事了吧?

我就是衝你說我捏造證據這句話,才會決定跟你玩到底,故意來亂~~呵呵
好啦,雖然你不甘心,但到底還是承認了SRB-A確實引進美國技術
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也沒必要再唱反調了,現在就此收手

本來嘛,現今火箭技術已經很少有所謂100%完全自主開發的
多少都會引進些國外技術,也不只SRB-A這樣,有太多例子了可說了
比如:RS-68有俄羅斯技術,J-2X有瑞典技術,DELTA-IV有日本技術
神舟和YF-100有俄羅斯技術,RL-60有日本技術也有瑞典技術,H-IIA有德國技術
HTV和ATV有德國技術,Cygnus有日本技術,Vulcain有法國瑞典義大利技術...
所以引進他國技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根本無可指責,你總算明白了吧

好了,接下來我會好好地討論,不故意來亂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8 + 8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ken_1233
勳爵士 | 2010-6-19 23:55:53

40# ken_1233

竟然跟我扯一些特許生產專利的問題  (對於專利法問題你也是什麼都不懂啦)

black69 發表於 2010-6-14 14:56

SRB-A殼体採許可證生產是日文WIKI和日文軍事雜誌說的,我只是照實翻譯
當時我也很驚訝,因為採許可證生產確實有制約性,為什麼日本會接受?

我之前看過日文報導是說美方為了壓制日本可能的導彈發展,逼日本接受的
(新聞來源忘了儲存,以後找到再補上詳細內容)

而為什麼日本還真的接受了,其實大不了自己研發就好了
我猜可能是為了趕時間,因為H-IIA必須盡快取代H-II,所以SRB-A開發期只有4年
如果從頭自己開發殼体的話,成本又會大幅增加,時間也會趕不上
而且當時日本確實也沒有開發大殼体的經驗,所以就不得不接受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5 + 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ken_1233
勳爵士 | 2010-6-20 00:27:24

41# ken_1233

日本網站上有在討論使用6具SRB-A在H2B上的 
H2A204圖片  你該不會把H2B與H2A204搞混了
black69 發表於 2010-6-14 14:14


你說的討論我也看過,但只是一般網友的討論,沒有官方消息

以H-IIB的5.2米直徑來看,要拆了分離支架後才有可能安裝6具SRB-A
但是,這分離支架是拆不得的,因為SRB-A上半段是直接安裝在液氫燃料箱上
如果只是安裝小固推SSB則影響不大,但SRB-A直徑太大了
經過氣動分析發現,若直接安裝在液氫燃料箱上會造成燃料箱過大的荷重

為了分散SRB-A對液氫燃料箱過於集中的荷重
MHI的解決方法是每具SRB-A通過兩根推力支架將推力導向火箭尾段
這個推力支架也就順便充當了分離支架
另外,偏航方向(左右方向回轉)和傾伏向(上下方向回轉)的荷重
則分別通過偏航支架(yaw brace)和引腳間距(pin pitch)來導向火箭尾段
所以H-IIB安裝6具SRB-A就不用想了

而從官方流出的消息來看,H-IIB助推升級方案可能採用LRB: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6 + 6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20 02:52:52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21 18:21 編輯

50# black69

。。喲黑,這狗樣的SRB-A居然有260的海衝,好像燃氣循環的煤油機也只有265,太離譜了
但是,還是爛,閣下不妨把H-2A202和204的運載系數對比一下,再把長5那3種構型的系數也比較一下,長5是典型的助推器越多運載系數越大,H-2A正相反,這明擺就是YF-100和SRB-A的差距,H-2A204和長5+4個YF-100GTO差不多,那是芯級和上面級在比衝和空重的優勢,說起來,H-2A,H-2B的一二級載體都很好,主要就是搭了個SRB-A這個廢材。。
長5+8個YF-100GTO 有14噸,即便是H-2B+8個SRB-A也達不到哦,要知道LE-7A和LE-5B在性能上遠勝YF-77和YF-75,結果組合成整體卻不如長5,不覺得很悲劇嗎?至於你說的什麼增加燃料量。。。YF-100可是有過600秒的額定狀態的燃燒試驗。。現在的62噸不過是150秒的消耗量罷了,增加燃料更不是問題,只是不知道SRB-A可有150秒以上的燃燒試驗??
YF-77比衝438秒是樣機問世以前估計的,樣機實測數據是426.。。名副其實的爛貨
YF-100的數據也是實測的,至於空重是否保留,那我就不知道了,說不定還會更少呢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6 + 6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20 02:56:53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21 18:22 編輯

54# ken_1233

。。。靠,這狗樣的圖又廢了,閣下可否說詳細些,具體怎麼改進,不會又是LE-7A吧
那要搞多大的體積呢,大日本真的准備蠻干?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20 03:01:45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21 18:22 編輯

51# ns12119824



。。呵呵,這位大哥很好很強大,樓主還是來好好解釋一下吧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0-6-20 16:39:58

55# tianmoxiangfu


阁下不妨把H-2A202和204的运载系数对比一下,再把长5那3种构型的系数也比较一下,长5是典型的助推器越多运载系数越大,H-2A正相反,这明摆就是YF-100和SRB-A的差距,H-2A204和长5+4个YF-100GTO差不多,那是芯级和上面级在比冲和空重的优势,说起来,H-2A,H-2B的一二级载体都很好,主要就是搭了个SRB-A这个废材。。


長征5那的YF100都是25公尺的助推火箭   SRB-A才15公尺長而已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3 + 3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ianmoxiangfu
見習騎士 | 2010-6-22 00:19:03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6-22 22:37 編輯

58# black69


來,樓主問你個正事,一具LE-7A(包括100噸燃料)和SRB-A(65噸燃料)的成本是多少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3 + 3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0-6-22 23:49:52

本文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0-6-23 00:23 編輯

54# ken_1233



你貼的照片是擷取自NHK的影片  那影片我觀看過
那節目式介紹HTV的  你貼圖的地方是說到日本開發中的次世代太空船(HTV後繼機)
日本有人太空船發射火箭實驗從H2A202  204 到 H2B 與 H2B改  都有   不過該太空船可能會有15噸  
真的能發射的至少要H2B以上才夠看
31dab7ce88c8.jpg
使用H2B的
scn0908040734000-p1.jpg

還有使用LE-X的構想   下圖介紹的是使用4具直徑4公尺助推火箭(共8具LE-X)
第一級火箭使用的LE-X應該只有一個也是4公尺的火箭  不過太空船可能不是這樣才對   
018l.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9 + 9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9  金幣 + 9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