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cefirecar
公爵 | 2022-6-1 00:07:37

《2022 Playoffs》傷病問題拖垮熱火?談塞爾蒂克「搶七」成功的關鍵

  • 今年塞爾蒂克幾位年輕球員確實成長不少,不只是球技方面的進步,面對挑戰的態度也有所轉變。走過季初差點導致隊內革命的衝突,勝少敗多的開季成績,甚至在今年一月,塞爾蒂克的戰績僅名列東區第11名,卻在下半季蛻變,以東區第二之姿挺進季後賽,還在季後賽分別擊敗過去三季將他們淘汰出局的對手。


作者:EdotTdot_4

上一場錯失在主場關門機會的塞爾蒂克,G7前進熱火主場,儘管面臨的壓力更大,但他們的表現反而更加強勢,整場比賽一路從頭領先到尾。熱火在第四節一度將落後縮小到一球之差,不過Jimmy Butler讀秒階段錯失超前一擊,讓塞爾蒂克在驚濤駭浪中拿下勝利,前進總冠軍賽。成為NBA近41年來,首支季中勝率低於五成,卻成功晉級決賽的球隊。



提速、大對角傳球 塞爾蒂克勝出兩大關鍵
塞爾蒂克G7做出的一大調整就是加快進攻節奏,系列賽前六戰的Pace為94.5,此戰則是97.0。塞爾蒂克不只是在防守成功後發動反擊,同時也會趁著發球,對方尚未佈陣完畢之際發起Early Offense,此一轉變使塞爾蒂克此戰藉由快攻得到20分,締造系列賽新高。

儘管熱火的Butler前三節同樣受益於節奏加快,透過急功得到不少分數,不過整體而言,提速隊塞爾蒂克是較為有利的,因為塞爾蒂克主力輪替相對年輕,只有Al Horford一人在30歲以上,相較之下,熱火光是先發就有三人年屆30,在攻守回合數增加的情況下,容易在比賽後段出現續航力不足的情形。前三節轟下31分的Butler,第四節似乎受到體力下滑影響,只有4分進帳,包括那記失手的超前三分球,出手彈道明顯短了些。

塞爾蒂克另一大致勝主因,則是球隊東區冠軍賽一直都做得很出色的切傳,綠衫軍善於運用「5-out」或「4-out-1-in」的站位,拉開進攻空間,擴大對方防守佈陣範圍,增加對方協防的困難,搭配大對角傳球(skip pass),逼使對手向外撲防,再趁機attack closeout。

塞爾蒂克提升大對角傳球的使用頻率,不僅能創造更多外圍空檔,團隊C&S三分命中率優於熱火,更重要的是,可以趁著熱火輪轉不及直闖禁區,本系列賽塞爾蒂克團隊罰球出手總數比對手多出54次,在兩隊罰球命中率相去不遠的狀況下,塞爾蒂克因此在罰球線上比對手多拿45分,形成雙方進攻端的極大差距。
aspect-ZFC26rK5b0-700xauto.jpg

眾志成城的勝利 Tatum不是唯一的MVP
由於塞爾蒂克奪下東區冠軍,MVP獎項理所當然獎落綠衫軍陣營,由Jayson Tatum榮膺首屆東冠MVP,不過為何是由Tatum拿下,而非Jaylen Brown則有討論空間。事實上,兩人的數據相當接近,Tatum場均25.0分8.3籃板5.6助攻、投籃命中率46.2%,Brown則是場均24.1分7.1籃板3.0助攻、投籃命中率48.8%。

決定獎落誰家的關鍵因素,也許出在印象分數。本系列賽塞爾蒂克三度在落敗之後反彈,包含G2、G4和G7,在這三場比賽當中,Tatum平均28.0分、投籃命中率50.0%,Brown則是平均25.7分、投籃命中率42.3%。Tatum無論是在得分還是把握度上,都略勝Brown一籌,自然加深Tatum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帶領球隊扭轉頹勢的印象,幫助他在票選上加分不少。



除了雙槍Tatum、Brown在進攻端的貢獻,Marcus Smart、Al Horford和Robert Williams III三位防守組,對戰局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外圍大鎖Smart有效干擾熱火的外線射手,熱火團隊三分球在他對位下,總計23投5中,命中率僅21.7%;Horford和Williams III則是稱職扮演護框者的角色,在距離籃框6呎以內的範圍,兩人的DIFF%分別為-11.2%與-10.3%,換句話說,只要他們坐鎮禁區,熱火在籃框附近的出手命中率就會下降超過10%。



Can't Ask for More—Butler進階數據完全制霸
根據東區冠軍賽MVP的投票結果,塞爾蒂克的Tatum在9張選票中囊括8票,另一票則是由熱火的Butler所獲。儘管球隊最終無緣晉級,但Butler表現可說是無可挑剔,系列賽場均25.6分7.0籃板3.4助攻。雖然他在G3-G5出現當機的情形,不過他在接下來兩場非贏不可的比賽,幾乎是燃燒殆盡,G6狂飆季後賽生涯新高的47分,G7更是一分鐘都沒有下場休息。

熱火之所以能走到現在,Butler居功厥偉。今年季後賽8度單場得分突破30分,是隊史自2013年的LeBron James之後最多的一次。甚至還在PER(球員效率值)、BPM(個人正負值)、OBPM(進攻個人正負值)、WS(勝利貢獻度)、WS/48(每48分鐘勝利貢獻度)、VORP(球員在球隊每百回合超過球隊替補的貢獻值)等六大主要進階數據,在今年季後賽領先全聯盟,比肩Kareem Abdul Jabbar、Michael Jordan和LeBron James。幾乎是一人將熱火扛在肩上。



傷兵不是失利唯一原因 熱火不容忽視的陣容配置問題
傷兵固然是熱火的輸球主因之一,球隊一整季幾乎都與傷兵共存,主力輪替當中,除了Duncan Robinson以外,其他人缺賽的場次都是十場起跳,季後賽Kyle Lowry不幸因傷打打停停,嚴重打亂他的進攻節奏,更別提年度最佳第六人Tyler Herro在東區冠軍賽後半段賽事掛傷號,這些傷病都導致教練團在調度上捉襟見肘。

然而,熱火的戰術安排、陣容配置與調度輪換,似乎也存在某些討論之處。

前一篇文章曾提到,熱火本系列賽始終存在場上球員站位分布不均,導致空間過於壅擠的問題,大大影響球隊進攻運作的流暢度。

此外,內線球員缺乏中遠距離投射能力,也是球隊的罩門。Bam Adebayo原本就不以三分見長,P.J. Tucker只要一離開底角,就變得無用武之地,因此長人在掩護之後,往往只能選擇下滑,動向變得極為容易預測,而且rollman一昧往禁區移動,反而可能擋到持球者的行徑路線,提高切入攻擊的難度,這也是為何熱火半場陣地戰時常卡頓,需要仰賴球星出面拆彈的原因之一。

教練團或許是考量到防守能力,而決定棄用擁有冠軍經驗的高砲塔Markieff Morris,他在今年季後賽只留下一場出賽紀錄,不過連嘗試都不願意給他機會,其實是有些可惜的。

相較之下,塞爾蒂克除了Williams III之外,主力輪替球員幾乎都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也就更容易拉開場上空間,並增加場上戰術的變化性。

總之,熱火內線陣容的配置顯然是需要調整的。
aspect-79OO37Jtup-700xauto.jpeg

一償宿願!塞爾蒂克從季後賽邊緣到晉級決賽
自本季Horford透過交易重返塞爾蒂克後,網路上就流傳著一張梗圖,將Tatum、Brown、Smart和Williams III比擬為忍者龜,Horford則是忍者龜們的師傅Splinter,過去是Horford帶領稚嫩的他們奮戰,如同師傅教導弟子,如今Tatum等人成長茁壯,輪到他們帶頭衝鋒陷陣。這張梗圖隱含的意義非凡,Horford生涯和不少優秀的隊友合作過,卻始終未能踏入決賽殿堂,今年重新和幾位弟子們攜手合作,終於一償宿願。Horford生涯打過141場季後賽,也是史上經歷最多場季後賽,才得以初嘗總冠軍賽滋味的球員。



今年塞爾蒂克幾位年輕球員確實成長不少,不只是球技方面的進步,面對挑戰的態度也有所轉變。走過季初差點導致隊內革命的衝突,勝少敗多的開季成績,甚至在今年一月,塞爾蒂克的戰績僅名列東區第11名,卻在下半季蛻變,以東區第二之姿挺進季後賽,還在季後賽分別擊敗過去三季將他們淘汰出局的對手。

如今,塞爾蒂克有機會為這個猶如電影情節般,高潮叠起的球季,劃上最完美的句點。



※JJ Redick為何可說是當代射手的典範?請見我的IG粉專@etbasketball,立刻追蹤查看更多籃球相關文章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