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90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leochang1969
王爵 | 2010-5-18 21:30:26

林智勝1.jpg

近來有個新的觀念頗為流行,就是所謂的「推進打」概念。所謂推進打,就是指打者的攻擊造成壘上跑者推進的結果,不論是安打、犧牲觸擊,還是滾地球出局,只要結果是壘上跑者可以推進壘包都算。這個新的觀念相當有意思,事實上也有人實際去計算球隊的「推進成功率」之類的數據。

不過這個概念有幾個相當大的缺陷,所以才會到現在才變成部分球評與主播的獨到創見。

第一個就是「推進打」實在是有夠難算。

我們知道,要計算「推進打」或「推進率」,光靠賽後整理出來的紀錄是不夠的,得要調出gamelog才能夠算個清楚,這樣子比賽一多,要計算就會非常地痛苦。所以目前我們看到的推進打應用,計算的範圍不會超過一週。

既然是這樣難算的數據,那它最好要很有價值。但是第二個,推進打在各種方面都意義不大。

因為不管是統計什麼,總是希望能夠得到一個顯著的結果,而既然是跟攻擊有關的數據,那當然是希望跟得分有顯著的相關。但成功的推進打並沒有將出局與否區分開來,不論出局與否,只要造成壘上跑者前進就是成功的推進打,結果造成推進打與得分之間的相關性薄弱,遠比不上打擊率等傳統數據。

如果我們不管得分,只專注於增加獲得分數的機率的話,推進打會不會變得比較有價值呢?

不會。

張泰山.jpg


不同於合理的犧牲觸擊戰術,推進打並不考慮造成推進的出局是第幾個出局數。我們知道除非剛好輪到投手打擊,否則一般的教練並不會在一出局後下達犧牲觸擊戰術,因為這顯然對增加得分機率並無助益(在此不討論第八棒觸擊,作機會給第九棒投手這種過於細膩的情形)。但如果改統計推進打,我們就會把一堆製造第二出局數的無效打擊都算進成功的推進。畢竟三歲童蒙都知道,一出局二壘有人跟二出局三壘有人,哪一種情況比較容易得分。

最後這數據告訴我們什麼?跟得分與得分機率都相關薄弱的數據能告訴我們的,當然什麼都沒有。

如果真的對推進超有興趣,那我推薦一個數據給大家算好了,就是「殘壘率」。

(總上壘 - 總得分) / 總上壘

總上壘只要用(安打 + 保送 - 全壘打)求個概數即可,對結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意義當然就是不管怎樣推進都好,最後沒有回來得分當然都不算數,計算有多少比例的跑者留在壘包上沒有回來,當然可以反應推進的成效。

只是這個數據仍然不代表什麼。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感謝作者與給予回帖,我們才有再發文的原動力!

小弟在申請好市民達人勳章 , 請至勳章小屋 支持我吧~感溫ㄚ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