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5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5-25 21:09:06

你必須倒掉你杯中的一切,才能品嚐我杯中茶。

單是知道是不足夠的,必須加以應用。

單是有心是不足夠的,必須加以實踐。

要掌握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東西,就要樣樣都學,學複雜的東西,甚至是根本沒有用的東西,並且由淺入深,融會貫通。

有人問李小龍的「館」�收什麼樣的人做學生,他回答說 :「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些想減肥,有些說要學點自衛的本事,不過我覺得大半到這�來的人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虛榮心。因為這種東西是外來的,他們以為他們會學到襌和打坐,我說要是你們想學什麼美的東西的話,就該去學現代舞,拳手學打坐有什麼用 ? 鞠躬,擺姿勢,都太形式化了。」

「這種所謂的防身功夫,就像在陸地上學游泳,你可以學到許多游泳姿勢,可是不下水的話,都是沒有用的。那些傢伙從沒『打』過,他們只想打斷三吋厚木板,或者是兩塊磚頭之類的,為什麼呢 ? 這樣做又不能讓他們有真的摶鬥功夫。 」

當李小龍看到別人在表演斷木碎磚的功夫時,他往往不耐煩說 : 「這種東西跟功夫有什麼關係 ? 」

李小龍認為應該熟練對你有用的東西,拋棄沒有用的。與其說愚者因智者的回答而學到東西,不如說智者因愚者的質問而得到更多。能夠克服自己,就是成功的開端。
李小龍初到美國時是教跳舞的,後來才教拳術,但是教人是不容易的,練和教是兩回事。如要教人,少不免要面對學生的發問,遇到這種情形,李小龍並不容易回答。所以那時李小龍幾乎每一個星期都寫一至兩封信給師兄黃淳樑,請教有關的問題。黃淳樑便又回信給李小龍,與他分析研究,有大半年的時間都是這樣。李小龍在教拳的過程中獲得了更進一步的領悟,所以說教學相長,是一點也不錯的。

所以真正重要的,非教授所得的內容,而是教授所得的方法。事情的成就,悲觀主義只有百害而無一利。樂觀主義是指導人在光榮途中領的聖經。目標的到達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任何事情若思考過度,不去行動的話,難以有成就。欲成功的人,應該學習如何戰鬥,如何努力,如何忍耐。抱自學志向的人,多能成創造性人物。什麼事情都做不可能的想法,不敢去嘗試,象徵一事無成.別人認為是蠢事、傻事,而你卻努去做它,將來一定有賞識的人,去利用你的成果。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