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zhali6416
騎士 | 2010-7-12 17:40:12

最近幾天,中國殲-15艦載機在沈陽試飛視頻和照片的暴光,在互聯網上引起軍迷網友的極大關注。這是繼前段時間該機一些模糊的照片後,最具轟動效應的亮相。殲-15的公開亮相意味著中國航母計劃中,最核心的艦載機項目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隨著殲-15的暴光,各方關於他的爭議和評價接踵而至。一些國外媒體尤其是俄羅斯方面,極力貶低殲-15,聲稱他不如蘇-33。而中國國內也有一些軍迷網友附和這種論調,聲稱殲-15只是蘇-33的“山寨”版。而且是“完整”的翻版,性能肯定不如蘇-33。這種貶低殲-15吹捧蘇-33的調調由來已久,自從沈飛開始研制殲-15的消息出現起就一直沒有中斷過。那麼,殲-15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是翻版蘇-33,而且在性能上不如蘇-33呢?在此,靈雲欲以自己所知和網友們進行一下探討。因為靈雲能力有限,所寫的肯定有不足之處。還請網友們多多指教。



        本次殲-15是在試飛時,被網友拍到視頻後暴光的,這也是中國艦載機計劃自開始以來,迄今為止第一次如此完整真實的展示在世人面前。盡管該視頻時間不到1分鐘,卻基本將殲-15完整的展示出來。由於是剛剛問世的新機型,相關的資料極為有限。因此只能通過已知的照片、視頻,以及他的中國近親殲-11B和俄制蘇-33上,來大致分析其基本性能。



        殲-15是目前已知的,可以確定的中國海軍第一種國產重型艦載戰鬥機。作為目前中國唯一一種艦載機,殲-15艦載機的出現,終於打散了縈繞人們心頭良久的,即將服役的“瓦良格”號艦載機的迷霧。那麼,殲-15與蘇-33相比誰更強呢?他是不是真的就是純粹“翻版”的蘇-33呢?



        殲-15由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制造公司研制生產。其前身就是中國從烏克蘭購買的蘇-33的原型機T-10-3。從外觀上看。殲-15采用了前置全動鴨翼,這是最典型的“側衛”系列3翼面布局。而且在外形上,殲-15也頗為類似蘇-33。從這點看,殲-15與蘇-33確實頗有淵源。同時,在戰機盤旋開始著陸時放下起落架後,清楚的展示出其立柱式前起落架。而且從外觀判斷,殲-15的起落架要比陸基殲-11B粗壯得多,強度也要高得多。這也是艦載機與陸基戰機最大的差別。



        從外觀看,殲-15繼承了其前身T-10-3的大量遺傳因素。與他的俄國親戚蘇-33非常相似。但靈雲認為,不能就此武斷認定,殲-15就是純粹的“山寨”版蘇-33。



        首先,兩者盡管在外觀上高度類似,但依然存在一些差別。例如,蘇-33的尾部著艦鉤是外置式。而殲-15則是在尾部兩個發動機間,有一個內置式的尾鉤艙,這也是目前已知的殲-15在外觀上與蘇-33最大的區別。而且兩者前至鴨翼的外形也有細微差別。殲-15鴨翼比蘇-33要尖銳些,而且後掠角也更大。
        
        由於此前成功的研制出了純國產的殲-11B和殲-11BS,因此殲-15肯定會大量采用了已經服役的國產殲-11B和殲-11BS上的成熟技術。而這將是他與蘇-33的重大區別。



        由於誕生時間比蘇-27晚了20多年,殲-11B在機體材料上有巨大進步,使用了大量復合材料。而殲-15由於是艦載機,強化後的機體結構勢必增加重量。因此為盡可能的減重,殲-15充分繼承殲-11B的優點。在不影響機體整體結構強度和抗海洋鹽霧腐蝕等前提下,為減輕機體重量大量采用了中國自己研制的最新型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和鈦合金。復合材料主要使用在主翼和全動平尾上,同時還在機翼、邊條、進氣口和尾翼前緣增加了不導電材料。靈雲認為,大量使用復合材料,主要是為盡可能的減輕機體重量,提高敏捷性和載油量。而且可以提高戰機的雷達隱身性。



        俄制蘇-33的機體由於誕生時間早於殲-15二十多年,受技術條件限制,大量采用的是金屬材料。雖這樣然保證了堅固,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機體重量,而且十分不利於隱身性。因此,殲-15的機體重量肯定要比俄制蘇-33輕。這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意味著,殲-15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載荷,航程、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勢必要強於蘇-33。另一方面,在發動機動力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更輕的殲-15的機動性和敏捷性也會超過蘇-33,因此其近距離格鬥能力也會強於蘇-33。而且殲-15的隱身性肯定會強於蘇-33。當然,由於艦載機要強化機體結構,勢必會導致重量的增加,所以殲-15很可能會略重於陸基的殲-11B。


        在航電系統上,靈雲估計殲-15基本繼承自殲-11B和殲-11BS。座艙火控系統實現了全數字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玻璃化”座艙。包括一具國產新型平顯、兩塊國產大型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矩陣和三塊中型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矩陣。整個座艙內只保留了極少數作為備份用的機電儀表。當然,由於是海軍用艦載機,殲-15的航電與殲-11B相比,肯定會有相當區別。例如,肯定會增加與艦載起降環境,以及海洋作戰環境相關的設備,如自動著艦引導裝置等。在這方面肯定會比殲-11B更復雜。



        此外,考慮到海洋作戰復雜而苛刻的環境要求,殲-15的機艙內肯定會繼承殲-11B所裝備的,目前國產最先進的座艙綜合環境控制系統,用來保證艙內環境的舒適性以減少飛行員的疲勞度。此外,殲-11B和殲-11BS上已經運用的國產最新型頭盔瞄准顯示系統,以及綜合了國產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和激光陀螺儀等的國產新型綜合導航系統,和新型機載綜合光電/電子自衛/電子戰系統等也會得到應用。
  
        靈雲認為,殲-15與殲-11B在航電系統方面,最主要的差別是在機載雷達方面。殲-11B采用的是是國產新型1471數字化脈衝多普勒多功能大型機載火控雷達系統。該雷達系統是目前已知的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用大型機載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對空目標最大探測距離達到350公裡,可以同時跟蹤20個目標並同時引導主動雷達制導超視距空空導彈攻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具備良好的對地(海)面探測能力和對地面地形的多普勒波束銳化掃描/地圖適時測繪功能,而且具備極強的抗干擾能力。而靈雲估,計殲-15很可能采用了與新型殲-10B和殲-11BS類似的,國產新型數字式有源相控陣雷達。該型雷達在2007年通過技術評審驗收,目前正逐步交付一些重點部門。當然,也不能排除殲-15的早期型號繼續沿用殲-11B的脈衝多普勒的可能性。但這個雷達的海軍版肯定會比空軍版更強化反艦能力和對海能力。



        基於海軍對海攻擊的特殊需要,殲-15的機載雷達肯定會更強化對海搜索和反艦導彈制導能力,將擁有更高的探測精度和探測距離,以及更強的抗海面雜波干擾能力。此外,風擋右側安裝有殲-11B上裝備的目前中國國產最新型量子阱紅外光電前視探測裝置,其技術已經達到了目前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該系統綜合了國產最新型紅外/熱成像探測儀和激光測距器,可根據目標的紅外輻射源搜索、探測和跟蹤空中目標,當飛行員目視觀測可見目標時,用於確定可見目標坐標、測量距離,並完成瞄准空中和地面目標的任務。當該系統探測受到氣像條件如雲霧影響時,戰機的機載火控雷達將自動接手進行探測。左側則是可收放的空中受油管。



        與中國兄弟相比,俄制蘇-33在航電系統上要落後將近20年。蘇-33的雷達是陸基蘇-27的N-001機載雷達的改進型。與蘇-27使用的原版雷達相比,增強了對水面目標的探測能力,同時還增加了使用空-艦導彈或空對地制導武器器的能力。蘇-33采用的N001雷達對空作戰模式明顯落伍,不具備多目標同時截擊能力,空-面模式下,只具有簡單的對海作戰模式,可以控制反艦導彈攻擊中型以上水面艦艇。與殲-11B的中國造1471機載雷達相比,無論是探測距離,還是抗干擾能力以及綜合多用途作戰能力上,都有巨大差距,更不如中國新型機載國產新型數字式有源相控陣雷達。



        同時,蘇-33座艙充分展現了“蘇聯風格”,布滿了老式機電儀表。右上角有一具單色多功能顯示器,可以顯示雷達和紅外系統得到的信號圖形。唯一比老式蘇-27優越的,是采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平視顯示器。在人機工效方面遠不如采用玻璃化座艙的殲-15。蘇-33擁有一具早期型號的頭盔瞄准具,可以和火控系統以及風擋前的光電探測裝置實現交聯,用來控制大離軸的R-73近程空-空導彈。它的光電探測裝置與早期蘇-27是同一型號,作用距離和功能都不如殲-15上的中國新型產品。



        至於操縱系統,殲-15應當和殲-11系列、殲-10系列以及殲轟-7A重型戰鬥轟炸機等國產新一代機型一樣,使用了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國產全權限數字式三軸四余度電傳飛控系統。該系統是中國在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性能比原型蘇-27使用的俄制模擬式電傳飛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一代,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將極大的提高了殲-15的操作靈活性和機動性。當然,由於是艦載機,起飛和控制要比陸基戰機復雜得多,因此殲-15的操縱系統肯與陸基戰機有很大差別,尤其是在最核心的飛控操縱軟件上差別更大。      



        殲-15火控雷達、操縱系統和航電火控以及電子戰等系統,很可能和殲-11殲-10系列以及殲轟-7A重型戰鬥轟炸機等國產新一代機型一樣,通過光纖網絡或數據總線構與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計算機交聯,構成一個整體開放式航電網絡系統,這比俄制蘇-33要領先整整一代!



        從航電角度看,殲-15由於研制時間比蘇-33晚20多年,加之中國飛速發展的電子工業技術,殲-15遙遙領先於俄軍現役的自用版蘇-33將是不爭的事實。也正是由於航電系統嚴重落後,才導致蘇-33在作戰能力上遠不如美國的F/A-18E-F和法國的“陣風”。甚至不如中國自行生產的殲-11系列。
  
        目前最關鍵一點,是殲-15的動力系統問題。采用何種動力系統,以及動力系統性能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戰機的整體性能,尤其是艦載機更是如此。國產殲-11B較早批次采用的是引進的俄制AL-31渦輪風扇發動機,後期型號則在技術成熟後換裝為兩台國產WS-10A“太行”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太行”最大加力推力13200公斤公斤,推重比為7.5,涵道比為0.8,因此在耗油率上比AL-31F低。於2006年設計定型,2008年在珠海航展首次公開亮相,目前已經開始批量服役,是新型殲-11B、殲-11BS和殲-10B的標准化通用動力系統。



        根據視頻和照片中,殲-15原型機發動機尾噴口等特征靈雲分析。目前的殲-15采用的依然是引進的俄制AL-31f。這很可能會傷很多軍迷網友的自尊心。但靈雲認為,這主要是研制方出於降低風險,以及盡可能加快進度而采取的折中方式。殲-15是中國第一代艦載機,現在這架樣機,無論是對軍隊還是對研制方都是極為寶貝的。因此他的試飛必須盡可能的力求穩重安全。與剛剛開始服役的新型“太行”相比,AL-31f的技術畢竟要成熟得多,用起來更放心。另外,國產WS-10A“太行”目前在技術上已經成熟,已經開始批量服役。但問題就在於其生產剛剛步入正軌,產量和產能非常有限,只能有限滿足空軍現役殲-11B和殲-11BS的需求。而目前引進的這種AL-31f的外部布局和是尺寸等,是按中國方面要求專門改進的,可以同WS-10A“太行”互換。因此從長遠分析,未來定型後的殲-15的動力系統依然將是國產型號。此外,通過一些國外媒體的報道,以及衛星照片資料等分析,殲-15已經解決了對艦載機至關重要的折疊機翼技術!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在機載武器上,殲-15應該和現役殲-11B、殲-11BS大同小異。但由於是海軍型號,因此會更強調對海攻擊能力,尤其是具備強大的使用反艦導彈能力。固定武器為一門30毫米機炮,可以攜帶使用目前所有國產精確打擊武器,如“霹靂”-8/9/10近程空-空導彈、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遠程空-空導彈、鷹擊-91超音速遠程反艦/反輻射導彈、鷹擊—83亞/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KD-88遠程空地導彈、飛騰-2型反輻射導彈以及“雷石”系列制導炸彈等,而且可以使用和俄制蘇-30戰鬥轟炸機配套引進的各種俄制精確打擊武器如Kh-59ME遠程防區外空地導彈。由於載彈量大,還可以使用重型反艦導彈如國產的鷹擊-62或俄制KH-41“白蛉”。主要用於執行航母編隊中、遠程防空任務,以及突入敵方大縱深奪取局部制空權任務。也可以作為航母上的重型遠程打擊火力,執行中、遠程程對地/海打擊任務。或者進入敵方大縱深,執行遠距離攻擊任務。



       與殲-15相比,俄軍現役的蘇-33的機載武器要有明顯差距。武器品種太少,而且受載機火控系統限制,對地/海精確打擊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綜合作戰能力明顯不如殲-15/殲-11B。但這兩者都有個通病,就是受滑躍起飛方式限制,都不能滿油全掛載升空,載彈量和作戰半徑受到嚴重制約。
      
       盡管殲-15是脫胎於蘇-33,但兩者絕非簡單的誰仿制誰,殲-15更不可能向某些人所謂的“照抄版”!中國科研人員能借鑒的,只有蘇-33最初的原型機T-10-3。但問題是,俄國現役的蘇-33與原型相比,存在很多較大的區別。例如T-10-3就不具備至關重要的折疊翼功能,在航電和火控以及操縱系統上也都有很大差別,而且不具備飛行能力。因此中國能在T-10-3身上得到的,主要是其機體結構、氣動布局設計等資料,尤其是重要的艦載機起落架和承力結構等技術。而一些細節,尤其是事關戰機重量和機體強度、抗疲勞性的機體材料的選擇和生產等,盡管中國可能通過檢驗金屬材料成分等手段獲取一定數據,但這距離真正的俄國原始資料依然有極大差距。因此,在很多方面如材料學等依然需要中國完全自己研制開發。



       因此,說殲-15是“照抄”了T-10-3是極為荒唐的。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講,T-10-3與俄國現役蘇-33還有很大差別,甚至不具備最起碼的飛行能力。如果中國真的如某些人所謂的純粹“照抄”了T-10-3,將面臨無法預料的極大技術困難。按這麼個不會飛的東西抄出來的家伙是不可想像的,殲-15項目絕不可能有目前如此快的進展。通過之前20年對蘇-27系列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摸索,以及自身技術能力的增長發展,中國技術人員積累了極為豐富堅實的技術基礎。才能自行研制出殲-11B/BS這樣優秀的中國版本。正是由於有如此深厚的基礎,結合對T-10-3的深入研究。中國才能在不長的時間裡,迅速推出殲-15。說穿了,就算給一架正宗的蘇-33。如果不是自身擁有深厚的技術基礎,吃透“側衛”系列的相關技術,想仿制都將無從入手。印度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總體看,靈雲認為殲-15應當是中國在蘇-33原型機T-10-3基礎上,大量結合在國產殲-11B和殲-11BS上取得的成熟技術而研制出的一種全新艦載機。他的機體結構和氣動布局與蘇-33驚人相似,但他的皮肉、心髒、神經和眼睛(靈雲注:即機體材料、航電火控雷達系統和操作系統)等則是純種的中國技術。因此從嚴格意義上,可以看作是俄國蘇-33和中國殲-11B的混血兒,但其中國血統明顯更多。殲-15明顯屬於殲-11系列一個新的變種,他和之前的殲-11B和殲-11BS一道,標志著“側衛”系列在中國最終扎根並繁衍開來,成功的演化出一個全新的東亞分支。縱觀世界範圍內,除其母國俄羅斯外,目前能將“側衛”掌握的如此嫻熟,並依靠自身力量將其發展壯大的只有中國。殲-15將發展成一種優異的重型多用途艦載戰鬥機。隨著未來使用彈射器的國產大型航母服役,殲-15航程遠、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大的優勢將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作為重型戰鬥機,殲-15為中國海軍航空兵提供一個潛力巨大的、強大的通用化重型改裝平台。可以以一種殲-15為基本平台,改裝出一系列特種艦載機。如艦載固定翼反潛機、電子戰機和加油機等。這樣將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技術。中國海軍可以通過這種改裝,最終形成一個以殲-15艦載戰鬥機為主,包括多種不同用途的改進型的龐大的系列化殲-15艦載機機族。這樣將可以作到艦載機各機種零、部件等系統最大限度的通用化。將極大的減輕艦載航空兵地勤人員和後勤部門的壓力,有效節約經費,具有極佳的效費比(靈雲注:關於艦載特種戰機的改進詳見靈雲ら蒼月《中國航母上的鷹!:展望中國特種艦載機的發展》)。



       綜合比較,由於出生時間晚20多年,加之中國高速發展的軍用航空技術。殲-15/11B在航電系統、機體材料、隱身能力、機載武器系統和綜合作戰能力以及多用途等方面將明顯優於俄軍現役的蘇-33。實際上,自從殲-15亮相以來,國外很多權威機構對他的評價都是相當高的。反對和貶低聲音主要來自俄國。其中重要因素,就為維護並壟斷中國戰鬥機市場,以及扼制中國海軍的崛起,俄國在現代化戰鬥機等高端軍事技術領域,對中國的防範和封鎖是非常嚴密的。尤其在艦載機項目,長期堅持只賣飛機不給技術。這最終導致了中、俄蘇-33交易的失敗。俄國人曾經堅信,沒有他們的支持,中國艦載機技術將是非常艱難的。



       但是,就在其強力封鎖下,中國人硬是靠自己的努力在不長的時間裡放飛了殲-15!這無疑打了俄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最終宣告了俄國在艦載機項目上,企圖宰中國一刀這一圖謀的破產。這是俄國人難以在感情上接受的。這才有了其對中國殲-15的不斷貶低。實際上,俄國人很多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例如,他們一口咬定,殲-15的中國產電傳飛控系統有重大問題體,而且還引申出殲-11B同樣如此。但事實卻正好相反——使用中國產電傳飛控系統的殲-11B已經大量服役,而自服役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大的事故!這充分證明了中國技術的可靠性,和俄國人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心理。而某些中國網民,處於各種目的,不顧事實,不斷的去跟風貶低殲-15或殲-11B,甚至於公然明目張膽的造謠,去誣蔑這兩種中國人自己生產的飛機而吹捧俄國飛機如蘇-35。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出現在網絡上所謂的“殲-11B太落後將停產”、“殲-11B性能垃圾不能高估”等。如此行為不僅是極為錯誤的,更是極其可恥和愚蠢的!這無疑是對中國軍事科研人員,甚至是對中國軍用航空工業的侮辱!
      
       作為航母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化艦載機的技術難度是相當大的,遠遠超過陸基戰鬥機。因此,目前世界上能研制現代化陸基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不少,但能獨立研制、生產現代化艦載機的國家卻鳳毛麟角。殲-15是已知的,除俄國蘇-33外,現今世界上唯一的一種重型艦載噴氣式戰鬥機。靈雲認為,盡管將面臨很多挑戰,自身也有一些不足,但殲-15的誕生對中國無疑將具有劃時代的深遠的意義!



       首先,他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極少數幾個可以獨立生產重型現代化艦載機的國家。中國發展航母和遠洋海軍最大的技術壁壘宣告滅亡。從此,中國遠洋海軍的核心航母計劃,將步入快車道為。



       最重要的,殲-15對中國海軍,乃至整個中國軍用航空工業來說,其意義已經不是區區一架飛機這樣簡單!靈雲認為,此前中國在艦載機技術上幾乎是一片空白,與世界同行相比粗乃極大的差距。通過殲-15的研制過程,中國科研人員積累了大量艦載機研制的寶貴經驗教訓和技術。通過殲-15項目,中國鍛煉並培養出了一大批相關人才,擁有了一支優良精干的技術隊伍,而這無疑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與任何其他資源相比,擁有屬於自己的人才和技術無疑是最重要的,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他們將為今後中國發展自己的航母編隊,以及研制、發展完全屬於中國自己的現代化艦載機打下了堅實的技術!而這,正是殲-15帶給中國海軍,乃至整個中國國防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殲-15現在就像一只剛剛開始學飛的雛鷹,還略顯稚嫩蹣跚。但我們堅信,在中國人的精心撫育下,他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於祖國的海天振翅翱翔!!〔 作 者:靈雲ら蒼月 〕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8 + 8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zhali6416
騎士 | 2010-7-12 17:42:34

引言 使用道具
jinhua007
男爵 | 2010-7-21 21:41:32

可喜可贺{:3_304:}
引言 使用道具
米格29
公爵 | 2010-7-22 01:44:42

殲15跟蘇33的內部還是不太一樣的只是外形象罷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2 + 2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2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nv8812
子爵 | 2011-11-16 06:47:02

呵呵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Govek
公爵 | 2011-11-16 18:00:56

idf304 發表於 2011-11-16 08:50
一個被俄羅斯淘汰掉的飛機的被淘汰掉的發展失敗飛機都吹成這樣

F16也不過是美國淘汰的飛機不也被你當成寶一樣供著
引言 使用道具
t8811103
勳爵士 | 2011-11-17 23:00:35

回覆 zhali6416 的文章

中國殲-15真的很強哦!可是我覺得飛機利不利害在於1.航電2.飛行員的訓練3.武器的搭配3種缺一不可,可是重中共最近一直在武器現代化,這些問題會被依依實現這樣我們台灣空軍真的是危險了.希望台灣也可以製造出比這架要強的戰機而不是改良的雄鷹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