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不鮭路
威爾斯親王 | 2023-5-29 23:45:35

本篇最後由 不鮭路 於 2023-5-31 02:33 編輯

2.jpg
對話時出現的沈默空檔,容易使人產生不安與尷尬。(來源:Dreamstime


在社交場合中,人們經常羨慕那些侃侃而談、舌燦蓮花的人,他們總能吸引別人目光,散發能量。或許是與生俱來的魅力,讓這些人輕鬆就能炒熱氣氛。

但事實是如此嗎?並不全然,畢竟擁有這能力的人是少數。許多人能有如此表現,是因為工作關係需要賣力演出,像是藝人、脫口秀演員或業務員。下班後,也不見得想再開口。

但為什麼我們總是特別羨幕可以炒熱氣氛的人?我發現「沈默」會讓人不知所措、感到窒息,導致很多人想避免沈默。尤其自己是聚會主角時,讓場子氣氛熱烈起來是一種責任。

侃侃而談的人不見得比保持沈默的人強大。有一種人非常健談,在聚會裡他們總是口沫橫飛,但大部份的話題是自我中心、吹噓自己的豐功偉業,或是話多沒重點,重複的事一直說。慢慢的你會發現這些話特別多的人,他的不安全感很容易被看穿;倒是話不多的人,當他說話時,你會特別專心聽他們說什麼。

沈默,是一種職場技巧

在職場上,「沈默」是種強大的力量。雖然沈默會讓人心慌,但沈默也會穿透人心。尤其在談判的時候,沈默會令對方茫然失措、誤判情勢;在對峙的時候,它會產生一種凝聚而不可動搖的神秘力量;在質疑的時候,沈默會讓對方說出不該說的話,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利用沈默,造成對方的壓力,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演講若要讓台下觀眾注意聆聽,有一個又用的技巧——在重要的地方停頓幾秒。此時空氣會凝結,全場的人屏息以待你接著要說的話,這時候再緩緩說出口的話語,將十分有聚焦力。這就是善用沈默的技巧。

在媒體訓練當中,記者很會善用沈默的技巧,他們會運用沈默的空檔,讓受訪者越講越多。這是一種心理戰術,當你覺得對方談話停頓了,好像你有責任填補這讓人尷尬的空檔。於是你急著沒話找話講,就容易說錯話、說出不該說的話。記者就是運用這種心理戰術,逼迫你說更多,而從中找出破綻,得到他想要的內容、挖出更多資訊。


面對記者時,記者問了一個有爭議性或對你不利的問題,大部分的人可能急於爭辯或解釋。當你解釋完,發現記者沒有答話,留一個沈默的空檔,受訪者就會著急,心想記者可能沒有聽懂、或不同意你的話。因此你會更急切的想多加補充、解釋,就容易說出不該說的內容。

當別人用沈默來對付你,你也可以用沈默來回擊他,你沒有責任去填補他的空檔。話不在於多,在於鏗鏘有力、在於內容精確。有時沈默是一種武器,很有力量。

沒有人該為他人開心而消耗自己

我有一位朋友,有他在的場合絕對熱鬧,人人都喜歡他。原本我以為他幽默風趣,但幾年過後他變得很沈默。我們都覺得奇怪,一聊之下才知道,以前他每次聚會完都覺得很累。他不是很會聊天的人,但因為不想讓聚會冷場,自己好像有責任填補安靜的空檔。因此,他在聚會時總是想盡辦法搞笑,讓大家都開心。後來他覺得能量耗盡,想做回自己,現在的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不想為了他人的開心而消耗自己。

能夠侃侃而談又能言之有物,是許多人想擁有的能力,這種善於表達又能激勵他人的人,是天生的領導人物。但若是還不具備這樣能力的時候,不需要急於表現、也別害怕冷場,那不是你的責任。

在一個熱絡的社交場合中,你可以積極的去和別人連結,也可以選擇沈默但保持禮貌。最重要的是,做一個輕鬆自在的自己,就能融入群體。



有些時候沈默雖然不見得是好事,但有時候沈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武器,有句話說:「沈默是金」,自然有它的道理存在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uyung + 30 + 30 感謝分享~ ^(oo)^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我是不鮭(歸),實則走正路,一同為「好市民」之路努力奮鬥吧!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3810781-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