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uo123
大公爵 | 2010-7-24 12:06:08

蘋果(Apple Inc)( (US-AAPL) )與微軟(Microsoft) ( (US-MSFT) )是科技類股中兩大指標企業,而媒體也習於將這兩家以不同電腦系統起家的宿敵比較一番。
繼蘋果市值在兩個月前超越微軟,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科技公司後,市場紛紛預估蘋果的營收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超越微軟。

蘋果於週二公佈財報,上季(3月27日至6月26日)營收 157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微軟火力更強大,上季營收高達160.4億美元。
雖然目前看來微軟依舊勝出,但分析師認為這項光環恐怕在下次公佈財報時就會拱手讓給蘋果。
一旦蘋果營收超越微軟,表示消費者花在 iPod、iPad、iPhone、Mac 等蘋果產品的錢,比微軟的 Windows、Office、Xbox 多,這對兩個宿敵代表著什麼意義?
Booz & co 顧問公司的 Barry Jaruzelski 表示,「媒體很愛報導這個新聞,但我不認為這是特別有意義的比較」。他表示「過去 7、8 年裡,蘋果從電腦公司轉變成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而微軟是作業平台公司。」
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 Inc)於 2007 年將公司名稱中的「電腦」兩字消除,成為目前的蘋果公司(Apple Inc),反應公司重心的改變。目前,麥金塔電腦銷售只佔蘋果收入約 1/4,而該公司 64% 的營收來自 iPad、iPod 與 iPhone,另外則有 8% 從 iTunes 網路商店取得。
反觀微軟,該公司依然是間著重在個人電腦應用的軟體公司。Windows 與 Office 作業系統對微軟營收獲利貢獻度超過 50%。再者,逾 3/4 的微軟客戶為企業用戶;但蘋果直到最近才開始進軍這個領域。
嚴格說,蘋果的確推出了一些軟體,如 Mac 的作業系統和 iPhone 的 iOS,但這些都是用來驅動他們硬體,蘋果主要還是硬體公司。微軟後來也推出了供蘋果電腦使用的 Office 系統,但其實兩家公司並沒有與從前一般牴觸、競爭。
美國財經媒體《CNNMoney》報導指出,蘋果真正的競爭對手主要在智慧手機市場,如諾基亞 Nokia ( (US-NOK) ) (NOK1V-FI)、RIM ( (US-RIMM) ) 、摩托羅拉 Motorola ( (US-MOT) ) 等。不久後在平板電腦上可能要面對惠普 ( (US-HPQ) ) 的競爭,並在行動廣告領域與 Google 一較高下。
而目前真正與微軟競爭的,則是甲骨文(Oracle)( (US-ORCL) )、SAP ( (US-SAP) ) 與 Adobe( (US-ADBE) )等軟體開發公司。
就算蘋果營收果真在短期內超越微軟,蘋果這次公佈的 32.5 億美元獲利,依然落後微軟的 45.2 億美元獲利,更與微軟全盛期更仍存在著好大一段差距。蘋果目前市值 2360 億美元,還未達 10 年前微軟 5500 億的一半。
此外,蘋果和微軟雖在市值上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但從營業額來看,還遠不及惠普與 IBM ( (US-IBM) )。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