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7-15 08:47:32

211.jpg

科學家首次利用遙遠類星體觀察到,大爆炸後宇宙最初 10 億年,時間似乎以極慢速度運行(相對於現在時間),有助證實愛因斯坦膨脹宇宙謎團之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很明確:我們應該看到遙遠宇宙以慢動作上演,以往分析遙遠超新星的研究,科學家確定宇宙自 138 億年前大爆炸後一直膨脹,星系於四度空間相互遠離,使膨脹沒有客觀中心,與愛因斯坦的預測完全一致。

而宇宙膨脹的直接結果,就是過去時間「看起來」變慢,因來自古代宇宙事件的光必須經過越來越長的距離與時間才能抵達地球;與現在附近發生的同樣事件相比,極其遙遠的宇宙事件展開速度似乎更慢。當然,這並不是說早期宇宙運動速度真的變慢,對數十億年前的人(如果有)來說,時間於他們而言都是正常演變。

可惜早期宇宙很難觀察到超新星,因此天文學家將早期宇宙的時間膨脹測量希望寄託在類星體。



最近雪梨大學天文學家 Geraint Lewis 團隊 20 年來觀察 190 個類星體,首次發現這些古代天體演化速度似乎是現代速度的五分之一;或說過去時間的流逝速度與現在不同,古代每 1 秒對應現在 5 秒(相對的,如果你在這些古代星系附近,則每秒似乎都很正常,而我們速度是當下 5 倍快)。

這發現再度支持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表明類星體遵循宇宙規則。從本質講,這是關於愛因斯坦理論再次通過極端環境驗證的故事,以及他對宇宙的數學描述優秀到後人只要點頭就好。

新論文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littleglin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7-16 05:05:36

本篇最後由 littleglin 於 2023-7-16 05:11 編輯

這是宏觀的角度觀察,是需要對比才能發現差異的,似乎對個體無差別。
  但是科學角度上不否認重要性


之所以說沒有差別,是指地球的兩端 100年內的時間誤差 可能差不到1秒鐘,也就是微乎其微!
而且不管怎麼說,在別人眼中 高速度快轉的一生,慢速前進的一生!
對當事者本身,都是完整的一生!

硬要說 樹獺速度慢、鳥類速度快,都他們都適應自己的步調!
不會覺得自己的速度、別人的速度 有問題!

不過倒是感謝提供這些,讓我用有趣的方式接觸到新資訊,不能說學習到,沒有幾年苦工很難真正理解。

...............................

不過牽扯到 時間、空間 差異的問題!
這類 問題,聽說幾時年前就有了,現在終於觀察到了,不過距離掌握似乎還久遠的很!
甚至 穿越、改變歷史 這些還是相對虛無飄渺的內容
以後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是 對現在而言 這些都是挑戰上帝權柄!
引言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7-16 05:15:14

額外簡單說說:
今天 4點30起床,一邊漫不經心的復健,一邊看這些文章。
不管我是用什麼心態看這些內容,謝謝你豐富我的視野!
後面還有7~10篇,晚點在看了。

利用  清晨 整理家裡環境、拜拜 是最適合的。 不會悶熱!
這是理想情況,1個月來 第一次這麼做!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7-16 07:24:14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7-16 05:05
這是宏觀的角度觀察,是需要對比才能發現差異的,似乎對個體無差別。
  但是科學角度上不否認重要性

好友說的沒錯,時間是相對的,在100多億年前,那就是當時正常的時間,雖然和現在相比可能 慢了5倍。

廣義相對論是人類文明到目前最偉大的理論,和量子力學支撐了 整個現代文明,所以很多人說物理學已死,100年沒有進展,因為再也沒有像愛因斯坦相對論這樣石破天驚的理論出現。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