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7-28 09:57:26

211.jpg

古代帝陵名字重複率高,例如明英宗朱祁鎮和清高宗乾隆的陵墓都叫「裕陵」,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大陸北京故宮導覽員房博指出,自古帝陵重名率就很高,因為古代取名方式有規則,結合帝王生前功績及美好寓意。

古代帝陵重名率極高,並不是古人命名想省事,先秦時期為帝陵取名並沒有規則,直到西漢,帝陵起名根據所在地名稱,例如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所在地是古時的長平坂,還有漢文帝劉恆的霸陵,陵墓旁有霸河流經。

東漢後取名不按照陵墓所在地,而是結合帝王生前功績及美好寓意,選吉祥詞彙命名,同時也寄託對國家的期許,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順治、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都葬於「孝陵」,孝字是提醒後代要懂孝義,實行仁政治理國家,還有唐憲宗李純、明宣宗朱瞻基及康熙的陵墓都取名「景陵」,景字代表王朝鼎盛時期。

當時社會不管是百姓還是地名,都不能使用帝陵的字,例如雍正四年7月,皇帝發現湖廣安陸府有一個景陵縣,他便下命更改為天門縣。而功績平庸的皇帝,大多選擇較溫和的字取名,像是康、慶、惠、定、德、貞,亡國之君的帝陵沒有後代取名,因此由新朝代幫忙,多選用禪、思,例如明朝崇禎皇帝的思陵。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7-28 19:06:36

這些內容對後代來說,都是學生要背誦的歷史資料!
考完試就忘記了,不過現在才知道命名的由來!

看過後倒是有兩個想法:

第一
明代 不管是闖王李自成的起意,還是清朝的取而代之。
都是滅亡明朝的勢力,而清朝 在追封前朝的王國君主,怎麼想都怪怪的。
當然清朝也是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安撫民心,表現出尊重漢人的態度。

第二
比起稱號,我更關心還有哪些陵墓安好,沒有被挖,沒有滲水塌陷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7-28 19:38:40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7-28 19:06
這些內容對後代來說,都是學生要背誦的歷史資料!
考完試就忘記了,不過現在才知道命名的由來!

滿清這麼少的人想要統治這麼多的漢人,當然要做一下人情,讓可憐的崇禎皇帝有個像樣的帝陵,而不像闖王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還草草將崇禎皇帝給了埋了,這也種下李自成稱帝四十二天就倒台的原因之一。

我想這些陵寢除了崇禎皇帝的沒有人想要去盜墓之外,其他的都被盜墓者破壞的差不多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